作家评传 百年巴金   》 文學界人士談巴金 老人是一面鏡子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1904年11月25日,
  原名李堯棠的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李堯棠卻最終成為一名令中國文學界為之動容的作傢而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的一個世紀的筆跡將被一代代傳承下去。今天就是巴老的百歲華誕文學界的後輩們面對這個走過一個世紀的老人想說些什麽﹖
  ★鄒靜之:詩人、散文傢、編劇
  巴老文字不帶表演
  巴金先生的作品我不是每一部都讀過,但是通過他的作品,我瞭解了那個時代的家庭,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他通過他的文學,傳達了那個時代的氣息和風貌,以及在封建社會結束的時候,那種新型的家庭關係以及年輕人對新生活的矛盾和渴望。
  令我敬佩的是,在解放後,尤其是“文革”後,巴金先生又寫出了讓我們感覺到自由自在的文字,甚至覺得“文革”後的巴金先生的文字對我的直接影響更大,我認為他的生命、他的文學是偉大的。巴金先生在“文革”後寫的一些文字是由衷的,不帶表演的,希望現在的年輕人應從網絡文學的表皮走嚮內心深處,那裏肯定有讓我們感到新鮮、驚訝的東西。
  ★石康:新生代作傢
  他在所處的時代是最優秀的作傢
  巴金沒有什麽最大的成就吧!就是一個作傢嘛,一個最早拿稿費的作傢。在追求真理上,巴金不是最突出的。在文學上,他的那種老範兒的書跟現代生活沒什麽聯繫,沒有生命力。對他的作品不太瞭解,總共沒看過幾本,衹是翻閱,所以說不出什麽,但他在他們那撥作傢裏是好的,就是和他年齡相當,或上下四五歲的作傢中是最優秀的。
  ★從維熙:當代著名作傢
  建“文革”博物館是給巴老最好的禮物
  巴老在晚年最輝煌壯麗的一筆就是在《隨想錄》中把“講真話”的問題提出來。講真話按說不是問題,但是在十年殘酷的“文革”時期,這是無法實現的。隨想錄中最核心的一筆就是講真話,而其中談到的建立“文革”博物館,則是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巴老寫出了自己“文革”中被殘酷批鬥時,不得不說假話的經歷。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建立“文革”博物館是激勵中華民族自視殘缺,同時自立的最好途徑。現在在中國,各種博物館拔地而起,惟獨“文革”博物館遲遲不見蹤影。我們應完成巴老的願望,而不衹是鮮花和蛋糕,真實的應做的就是建立博物館。
  有成績唱頌歌,有不足回頭一看就應改正。不提是不應該的,我們不能遺忘。
  ★王幹:《中華文學選刊》總編
  巴老是一面鏡子
  巴老三十年代的《傢》《春》《秋》很好地把中西方文化傳統細緻結合。堅持中國傳統文學比較好。是100年來新文學的大師,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貢獻有目共睹。巴老後期作品語言簡單,有返老還童之特點,講的道理並不高深,文字也不復雜。
  巴老在真理追求方面也是有一些挫折,不過一直嚮着光明,也達到了高深的境地。
  巴老的文學精神、藝術精神對青年人有傳承性的影響,教青年人要真誠面對現實,不要矯情,要講真話。
  巴老跨越了兩個世紀,巴老的文學創作和做人精神給文學工作者、給從事文學創作的人提供了一面鏡子,講真話,不虛假等等都是現在一些作傢要汲取的。巴老的精神改變了一批人的命運,巴老的文學作品影響了一代人的生活。
  ★李敬澤:《人民文學》副主編
  巴老是那個時代人道主義思想的啓蒙者
  巴老在新文學傳統中有重要意義。要學習巴老的精神。
  巴老確立一種人道主義的思想傳統。是一種啓蒙的、人道主義思想的主要人物,由於巴金自己對個性解放的追求,對個性自由追求、對封建枷鎖的反抗,以及個人與社會、歷史復雜的關係,確定了那些重要的主題。實際上他確定的那些主題不是他的,是屬於他的那個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一直延續和應對着正是巴金當年所關註、所激動的問題。這就是巴金啓蒙地位的所在。
  晚年的巴金表現的對個人的、真誠的、自我批判精神,對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建設起到非常重要的啓示作用。這兩個方面構成巴金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貢獻。
  ★信報記者李冰鬍勁華趙海旭
  ●巴金不僅僅是文學家
  上海市華東醫院的病房裏,住着一位老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他排名第四。可惜,排在首位的魯迅,早在1936年就去世了。八年抗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風風雨雨,他都沒趕上。第二、三位的郭沫若、茅盾,分別活到1978年享年86歲、1981年享年85歲。然而迎來新時代之際,雙雙已年邁力衰,未能再寫出扛鼎之作。
  惟獨這位文壇老四1976年他已72歲,在改革開放後寫了《隨想錄》,那是“一代知識分子的覺醒和痛苦的思考的結晶”丹晨:《對張放對巴金的批評的批評》。
  這位老人就是文壇巨星巴金,今年11月25日,他將喜迎百年華誕。
  當塵埃落定,後世重新審視他時,會發現,巴金不僅僅是文學家,也不僅僅是藝術傢、作傢、文藝傢。
  巴金首先是偉大的道德思想傢,社會改革傢,他在20世紀的中國,猶如盧梭在18世紀的法國,列夫·托爾斯泰在19世紀的俄國。
  他提倡說真話,然而,由於客觀原因,他未必能“竹筒倒豆子”,把心裏話統統說出來,所以蕭乾晚年用“盡量說真話,堅决不說假話”來勉勵自己。
  1982年4月,意大利政府在佛羅倫薩授予巴金“但丁國際奬”。正面是但丁浮雕像,背面刻有巴金的名字。
  1983年5月,法國政府授予巴金“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這種榮譽勳章是法國國傢最高勳章。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到上海來,嚮巴金頒發這枚勳章,並緻詞說:
  “大師,我很榮幸地以法國政府的名義授予您榮譽軍團勳章。我的國傢在此推崇現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傢之一,《傢》、《寒夜》、《憩園》的不朽作者,藝術不倦的創作者。您的自由、開放與宏博的思想,已使其成為本世紀偉大的見證人之一。……您就是中國形象本身,一個經過若幹世紀的考驗所錘煉的,並且不斷從自身産生復興動力的、兄弟般的中國的形象本身。”
  ●巴金的人品和文品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往往有一個或不止一個女人付出代價。從這一點來說,巴金是一切有成就的男子的楷模。
  蕭乾曾經說:“巴金寫戀愛,然而不談戀愛。”
  是啊,巴金熱衷於寫作,根本顧不得談戀愛。年輕的女學生蕭珊是他的崇拜者,是她主動給巴金寫信,約他跟自己見面的。兩人一道逃難,相愛八年後纔成傢,因為巴金生怕養傢糊口會耽誤自己的寫作。她一輩子稱巴金為“巴先生”。“文革”期間,蕭珊處處保護丈夫,受盡皮肉之苦,過早地離開人世。
  蕭珊沒能看到巴金今天的輝煌,然而她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因為偉大的巴金自始至終衹愛她一個人。她去世時,巴金不過68歲,三十多年來,他對妻子堅貞不渝,他筆下的《懷念蕭珊》一文,使這位善良的東方女子的形象永遠銘刻在千千萬萬讀者心裏。
  感謝現代的醫學,一次次地使巴老轉危為安,創造着奇跡。中國讀者,世界讀者,不能沒有巴金,他是不可代替的。時代造就了他,民族的危難錘煉了他。
  1989年春,我曾到華東醫院病房去探望巴老,目睹醫務人員對他進行康復治療。1990年6月的一天,又陪蕭乾赴滬,到武康路巴金的住處去看望了他。巴老興致勃勃地跟蕭乾談了不少話,還堅持送我們到大門口。1995年6月蕭乾最後一次到華東醫院去探視,巴金是躺在病床上接見老友的,從此成為永訣。巴金的生命力着實頑強。
  我堅信,巴金老人在長壽方面會繼續創造奇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第三章 美麗的夢(1)第三章 美麗的夢(3)
第三章 美麗的夢(4)第三章 美麗的夢(5)第三章 美麗的夢(6)
第三章 美麗的夢(7)第三章 美麗的夢(8)第三章 美麗的夢(9)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第三章 美麗的夢(11)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