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紅樓夢魘   》 五詳紅樓夢(2)      張愛玲 Zhang Ailing

  "風月寶鑒"一收入此書,書中就有了太虛幻境。太虛幻境的册子與麯文都預言湘雲早寡:"展[即'轉']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廝配得才貌仙郎……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
  已經是"斜輝",夕陽西下了,而且"終久",顯然並沒有再婚。如果當時還沒有衛若蘭這人物,那麽她嫁的還是寶玉──"才貌仙郎"不會是無名小卒。但是從來沒有寶玉早死之說,而且麯文明言金玉姻緣成就,若是婚後寶釵早卒,續娶湘雲後寶玉也早死,成了男女主角三人都早死。所以還是衹能是"風月寶鑒"一搬過來就添寫了個短壽的衛若蘭,作湘雲的配偶。從此湘雲的命運就是早寡守節,不能與任何人偕老。"白首雙星"顯然是早本回目,因此衝突。這早本沒有衛若蘭,已有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當然就是指此回的寶玉湘雲。
  ──"四詳"認為"白首雙星"原指衛若蘭與湘雲偕老,書中有了太虛幻境之後,十二釵都屬薄命司,纔改湘雲早寡,是錯誤的。──
  顯然早本有個時期寫寶玉湘雲同偕白首,後來結局改了,於是第三十一回回目改為"撕扇子公子追歡笑,拾麒麟侍兒論陰陽"(全抄本),但是不愜意,結果還是把原來的一副回目保留了下來,後回添寫射圃一節,使麒麟的預兆指嚮衛若蘭,而忽略了若蘭湘雲並未白頭到老,仍舊與"白首雙星"回目不合。脂批諱言改寫,對早本嚮不認賬,此處並且一再代為掩飾。
  畸笏嗟嘆"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該是整個一回本遺失,類似己卯本、庚本的第六十四、六十七回,都是寫得相當早的,編十回本時找不到了,與藉閱者遺失的那"五六稿"不同,不是遺稿。
  第二十二回"寶玉悟禪機",黛玉看了他寫的偈與詞,告訴襲人"作的是頑意兒,無甚關係"。庚、戚本句下批註:"黛玉說無關係,將來必無關係。餘正恐顰玉從此一悟則無妙文可看矣,不想顰兒視之為漠然,更曰'無關係',可知寶玉不能悟也。蓋寶玉一生行為,顰知最確,故餘聞顰語則信而又信,不必定玉而後證之方信也。"看這一段的語氣,批者是初看此書,還不知道結局怎樣。第二十二回來自極早的早本,這條批該是初名"石頭記"時批的。
  稍前寶玉填了詞,"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庚、戚本句下批註:"前夜已悟,今夜又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墮落無成也。"在這最初第一個早本裏,顯然寶玉後來並未出傢。
  與湘雲白頭偕老,自然是沒有出傢。如果晚年喪偶後出傢,那是為了湘雲,不是為了黛玉了。
  出傢的預兆在第三十、三十一回,兩次都是寶玉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你死了我做和尚",一次嚮黛玉說,一次嚮襲人說。第二十九至三十五回這七回是在書名"紅樓夢"期前或更早,加金釧兒的時候改寫的,除了幾段保留下來的原文,都沒有回內批。出傢的預兆是否這時候插入的,不得而知,因為這幾回後來又還改寫過一次。反正預言出傢這兩段是後添的。
  此書初名"石頭記",改名"情僧錄"。第一回甄士隱抱着女兒站在門口,街上來了一僧一道,"看見士隱抱着英蓮,那僧便哭起來"。甲戌本批:"奇怪。所謂情僧也。"情僧原來是茫茫大士,二仙之一。這與楔子衝突。楔子裏空空道人把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一部書抄了來,看了此書"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情僧是空空道人覺悟後的禪號。
  空空道人入山"訪道求仙",似乎是個道士,而不是隨便取的別號。道士改名情僧,非常奇怪。但是我們一旦知道情僧本來是茫茫大士,就恍然了。最初楔子較簡短,石上刻的文字是茫茫大士錄了去的,因此書名一度改為"情僧錄"。此後添寫空空道人這人物,與石頭問答,藉石頭口中發揮此書與一般才子佳人的小說不同處。但是改由空空道人抄錄"石頭記",不得不犧牲"情僧錄"書名,因此使空空道人改名情僧,"情僧錄"就仍舊保留在那一係列書名內。
  先後兩次"情僧錄"都是指情僧作的記錄。如果雙關兼指情僧的故事,即寶玉為情削發為僧的故事,也是書名改為"情僧錄"之後的事了。初名"石頭記"的第一個早本內,寶玉沒有出傢。
  楔子末尾那一係列書名,按照時序重排,是初名"石頭記",改名"情僧錄",十年五次增刪後又改名"金陵十二釵";增刪時將"風月寶鑒"收入此書,棠村就主張叫"風月寶鑒";最後畸笏建議總名"紅樓夢",但是到了一七五四年,脂硯又恢復"石頭記"原名(見"二詳")。十年改寫期間,大概前期仍舊書名"石頭記",後期已改"情僧錄"。
  楔子裏後加的空空道人一節,內有:
  本
  空空道人聽了此話,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名再細閱一遍。
  加空空道人時,書名仍是"石頭記",但是作此批時,書名已改"情僧錄"或"金陵十二釵"或"紅樓夢",因此在"石頭記"下註明"本名"。但是此回回首還提起過"石頭記",並沒有批註"本名":
  此開捲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藉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雲雲。
  劈頭第二句,批者决不會錯過此處的"石頭記"。唯一可能的解釋是作批時還沒有這一段。
  第一、二回甄士隱賈雨村的故事是不可分的。顯然自述一節起初並沒提甄士隱賈雨村,而是這樣:──括弧內文字是後加的──
  此開捲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藉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雲雲。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當此則自欲將已(以)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並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竈繩床,其晨夕風露,氨柳庭花,亦未有防(妨)我之襟懷筆墨。[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雲雲。]
  初名"石頭記",就是指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記錄。所以那篇楔子是一直就有的。楔子前的這段作者自述卻與楔子衝突──楔子裏這部書沒有作者,是憑空出現,刻在大石上的。自述一節當是隔了個時期添寫的,此後發覺矛盾,因又插入一段解釋:是將真事隱去,所以"藉通靈(玉)──即石頭──之說"自譬。加解釋的時候,已經添寫了甄士隱賈雨村兩個人物,趁此說明二人命名由來。畸笏把這篇自述收入"凡例"內,大概就是為了隔離作者自述與楔子,因為一旦隔開了,楔子是作者所著小說的一部份,楔子內此書出現的奇跡當然是虛構的,不必另加解釋,因此刪去"藉通靈之說"這句,成為:"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夢幻識通靈'。"(甲戌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紅樓夢未完(1)紅樓夢未完(2)紅樓夢未完(3)紅樓夢未完(4)紅樓夢未完(5)紅樓夢未完(6)
紅樓夢未完(7)紅樓夢未完(8)紅樓夢未完(9)紅樓夢未完(10)紅樓夢插麯之一(1)紅樓夢插麯之一(2)
紅樓夢插麯之一(3)初詳紅樓夢(1)初詳紅樓夢(2)初詳紅樓夢(3)初詳紅樓夢(4)二詳紅樓夢(1)
二詳紅樓夢(2)二詳紅樓夢(3)二詳紅樓夢(4)二詳紅樓夢(5)二詳紅樓夢(6)二詳紅樓夢(7)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