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千古中医故事 》
本草耀神州(4)
孙立群 Sun Liqun
王立群 Wang Liqun
李时珍提出大脑才是人类的思维器官的观点,是对几千年来的中国人认识误区的一次彻底纠正,也是对中医医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李时珍对于中医的贡献还有哪些呢,《本草纲目》被西方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王世贞曾经说过,《本草纲目》乃“格物之通典”,世界闻名的“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就把《本草纲目》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涉及的无机物、植物动物数量在一千多种以上,好多人称李时珍为博物学家,也是恰如其分的。植物药、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占了六成,在这方面,李时珍多有创见,也有非常多的发现。我就介绍两个,李时珍对外来植物的引进、推广的研究。
第一个例子,葡萄。我们今天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吃葡萄,但是大家应该知道,葡萄不是汉语,葡萄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在古代伊朗的语言当中,葡萄叫,但后来在古代汉语当中,把它翻译成“葡萄”。李时珍讲,“葡萄,《汉书》做蒲桃,可以造酒,《汉书》言,张骞使西域,始得此种。”所以我们看到,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参考了大量多的历史典籍,他在《汉书》当中,注意到这个史实,并且也注意到,葡萄可以酿酒。仅仅如此,李时珍还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他对这个《汉书》的记载不满足,他认为张骞通西域前,陇西(甘肃西部)就已经有葡萄了。为什么呢?因为李时珍发现,《神农本草经》里面已经把葡萄列为上品,认为葡萄是比较好的东西。所以李时珍还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药物学的知识,对中国的传统史籍提出置疑,提出新的见解。李时珍认为,大规模的在内地种植葡萄应该是张骞回来以后,但是并不等于说,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才带回来的。现在从好多考古的发现来看,从我们的史学研究来看,李时珍的意见是对的,在新疆,好多古代遗址当中,我们就发现有葡萄藤,而且在新疆,好多考古遗址当中都有。
第二个例子,西瓜。西瓜也是我们今天经常要吃的,《本草纲目》对它的记载就非常地详细而有趣。李时珍讲,“按胡乔《陷虏记》言,乔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传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而南方味稍不及。”李时珍指出,西瓜是从回纥那里来的。我们知道,在唐或者唐以前,西北有一支少数民族叫回纥,由于一场战争,有人在那里发现了西瓜的种子,就把它引进来,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南北皆有,中国都已经有西瓜了,但南方的西瓜味道不及北方的。我是南方人,我长年在北京生活过,我知道,西瓜是北方的甜,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北京的西瓜,没有新疆的甜。大家到吐鲁番去吃西瓜,会发现手是黏的,糖份更高,李时珍的记载非常地精确,可以和我们个人的经验相吻合。而李时珍更指出,“五代以前,浙东地区,已经有西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及中国耳”,说只不过五代时候的西瓜,还不叫西瓜。当然可惜的是,李时珍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浙东的西瓜叫什么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这种植物类的研究,李时珍是研究得多么深入,多么透彻。
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植物、动物、矿物质、无机物等等都可入药,因此《本草纲目》不但对于植物有着精深的研究,同时对于动物也有着细致深入的观察,而对动物习性的研究,正是为了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
《本草纲目》里边,有四百多种动物类的药,分为17类,李时珍对它们也做了非常细致、深入地研究和观察,纠正了许多持续千年的错误看法。李时珍是非常有科学精神的人,他亲自饲养观察,甚至亲自动手解剖这些动物。这就比起前人来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的资料。我们都知道穿山甲,穿山甲主要是吃什么的?吃蚂蚁。可是中国古代人认为穿山甲是怎么吃蚂蚁的呢?中国古代人以为,它是靠身上的甲,穿山甲靠晃动甲来引诱蚂蚁爬过来,然后把蚂蚁吃了。正是李时珍通过解剖,才发现穿山甲是靠自己的舌头去吃蚂蚁的,直接用晃舌头把蚂蚁引过来,然后就把蚂蚁给吃了。在李时珍之前,没有这个认识。一直认为它靠鳞甲来起作用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诊病圣手(1) | 诊病圣手(2) | 诊病圣手(3) | 诊病圣手(4) | 诊病圣手(5) | 扁鹊之谜(1) | 扁鹊之谜(2) | 扁鹊之谜(3) | 扁鹊之谜(4) | 附录(1) | 神医传奇(1) | 神医传奇(2) | 神医传奇(3) | 神医传奇(4) | 华佗之死(1) | 华佗之死(2) | 华佗之死(3) | 华佗之死(4) | 附录 | 医圣之路(1) | 医圣之路(2) | 医圣之路(3) | 医圣之路(4) | 医圣之路(5)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