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类 》 《诗经》心得 》
第65节:第六章(6)
刘绪义 Liu Xuyi
——王风·君子阳阳
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开端。从此以后,周天子的权威如江河日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真正到了《天下无贼》中黎叔所说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的时代。
这就是春秋的时代,五霸继起,战火纷飞,原来“郁郁乎文哉”的宗周盛世成了人们的追忆,快乐之吟不再,而黍离之悲声起。所以李白说:“王风多蔓草。”按理说,《王风》中似乎不应该出现《君子阳阳》这样一种其乐融融、其乐陶陶的镜头。这样一种现实,显然与东周之风格格不入。在我看来,实则正是一种醉生梦死的写照。
后世尤其是现代人都把这首《君子阳阳》读成是一首情人相约出游、载歌载舞的游乐诗。他们认为,《毛诗序》所说的,“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的说法实在牵强,于是干脆另起新说。
然而,通观现代人对这首诗的解说,却有诸多不通之处。如“君子阳阳”的“阳阳”,他们都解为“洋洋得意”,认为,“阳阳”通“洋洋”。其实,这种解释更加牵强。“阳”字在古代通“佯”而不通“洋”,意为假装。《诗经》中另有“洋洋”一词。“洋”是盛多、广大的意思。如《尔雅》注,“洋,溢也”。《卫风·硕人》有“河水洋洋”一句,《陈风·衡门》也有“泌之洋洋”,都是“盛大”之意,而没有“洋洋得意”之解。 毛传释“阳阳”,意即“无所用心”之意。这种解释似更合理。同样,“君子陶陶”,也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乐陶陶”之意,而恰恰和“阳阳”一样,也是指无所用心。这里面有一个词义转变在内,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去套古人。
再如,他们把“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译作“左手拿笙簧,右手招我去游逛”,显然是不伦不类。“由房”为一种房中乐。毛传:“由,用也。国君有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君子享受乐舞时的无所用心。
快乐有好几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也快乐吗?但是这种快乐是为君子所不耻的。孔子就是反对这一种快乐的。他认为,快乐应该出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声色犬马。君子,即居上位者当先知民间疾苦。而这首诗中的君子却在大跳房中乐舞,显然是违背了作为“君子”应有的道德规范。
《左传》载,鲁昭公元年,郑国子产到晋国聘问,探视晋侯的病情,叔向问及晋侯之病当为何神所祟时,子产认为该病是“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并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就是说晋侯之病是违背了君子四时,在不该享乐的时候享乐,不该办公的时候办公,这就妨碍了哀乐之气的宣泄。
晋侯只是一个例子,诗中的“君子”显然也是这样。不问民情,不关心国家大事,却在一边醉生梦死,这样的“君子”不正是一种讽刺吗?
“君子”一词极有可能是周人的发明,所见甲骨卜辞和殷商旧典中均未发现君子一词。但在西周人嘴里,“君子”是经常听到的。在周初文献中,君子常与小人对举,言其地位尊卑。在如今君子的含义中,仍有这层意思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多少带有因地位、生活来源差别所导致的追求不同之意。战国中期,孟子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其所谓君子也偏重于劳心劳力的差别。
殷商崇神尚力,周人崇文尚德。相比殷商,周代的文化是一种“新文化”。“君子”一词最初还有道德品行之义。上层贵族兼而有品德者,才是真正的君子。只有贵族身份而没有品德者往往成了《诗经》所讽刺的“君子”。这是周人的等级观念和尚德精神交汇的产物。我们还可发现,《诗经》中对君子的赞颂声中,“德”字不绝于耳。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失落,社会出现阶层分化,一些贵族在战争中失去了原有的贵族身份,沦为平民;而一些平民,由于掌握了贵族的文化,逐渐上升为新的贵族,原有的君子观念有所改变,而加上德观念的不断下移,对君子的含义,更加重了品德方面的内容。所谓“君子比德于玉”(《礼记》),玉成了君子修养、磨炼的象征,也就是正如玉是通过对石的磨炼而成一样,君子更需要后天的修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第一章(1) | 第2节:第一章(2) | 第3节:第一章(3) | 第4节:第一章(4) | 第5节:第一章(5) | 第6节:第一章(6) | 第7节:第一章(7) | 第8节:第二章(1) | 第9节:第二章(2) | 第10节:第二章(3) | 第11节:第二章(4) | 第12节:第二章(5) | 第13节:第二章(6) | 第14节:第二章(7) | 第15节:第二章(8) | 第16节:第三章(1) | 第17节:第三章(2) | 第18节:第三章(3) | 第19节:第三章(4) | 第20节:第三章(5) | 第21节:第三章(6) | 第22节:第三章(7) | 第23节:第三章(8) | 第24节:第三章(9)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