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講義 》
顔淵第十二(4)
李裏 Li Li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司馬牛憂愁地說,人們都有兄弟,衹有我一個人沒有。“亡”,通“無”。據史載,司馬牛不是沒有兄弟,他的兄長作惡多端,隨時可能會因叛亂而死去,這是司馬牛在同學當中說的話。子夏聽後就說,我曾經聽老師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意思是寬慰司馬牛,不要因兄弟的遭遇難過,各人有各人的命。人的命有兩種,一種是你可以主宰的,一個是你不可以主宰的。你不可以主宰的,像死生、富貴、出身等,對此就衹有順應。可以主宰的是你自己的德行。怎麽主宰呢?君子尊敬他人,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有禮貌。其實,“恭而有禮”是“敬而不失”的外在表現,一個是內容,一個是形式,你心中敬了,行為上就會恭而有禮;你心中不敬,行動上就不會恭而有禮。你做到了敬而不失,恭而有禮,那麽四海之內都是你的兄弟,又何必擔心沒有兄弟呢?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一邊聽天命,一邊要盡人事,聽天命才能無怨,盡人事才能無悔。天命不能改變,衹有改變我們自己。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子張來問明,明是和無明相對的,開了智慧就見到光明,沒有開智慧就是癡,就是迷,除迷斷惑謂之明。孔子說,“浸潤之譖”。“譖”音zèn,讒言。偶然的一句兩句壞話,是不容易使人相信的。但是“浸潤”, 像水一樣慢慢地滲透,不知不覺地,一天說兩句,一天說兩句,慢慢就自然而然地讓人相信了,這就叫“浸潤之譖”。“膚”就是肌膚,“愬”音sù,表示誣陷。“膚受之愬”就是直接遭受的有切膚之痛的誣陷。我們一般遭受了有切膚之痛的誣陷必定會發怒。對像水一樣慢慢滲透的讒言,你不信,對有切膚之痛的直接誣告,你不發怒,就可以算是明智了。不僅是明,還是遠,明和遠,明是結果,遠是原因。遠,才能夠明。“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廬山的原因是因為你離廬山太近了,近了人就容易迷惑,離得遠了,跳出這個圈子,再來看的時候,一下就明白了。不然為什麽說當局者昧,旁觀者清呢?因此,為了明,你就必須遠,怎麽使自己遠呢?你要時時讓自己跳出所在的圈子來看待事物——生活在其間,又不被其所牽製。比如,我雖然遭到別人的誤解、冤枉,我仍然能從這件事中跳出來思考,想一想如果是別人會怎麽處理這件事,這就是遠,如此才能明。人們總有很多睏惑,多半是因距離太近而造成的。為什麽夫妻之間有這麽多矛盾呢?你想一想,矛和盾是兩個東西,矛和盾要彼此針對,纔會産生矛盾。如果矛和盾分別放在兩邊,矛看不見盾,盾也看不見矛,就沒有了矛盾,什麽原因?遠。近了就會有矛盾,近了以後人就迷惑,一拉開距離,人就不迷也不惑了,所以距離是相當重要的。距離産生美感就這麽來的。跳出來看問題,問題就清楚了。你老是拘泥於“我”,你就永遠不明,你跳出來,一切就明瞭瞭。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怎麽為政。孔子說,為政之道有三個要素,第一是足食,使老百姓都能吃飽;第二是足兵,使國防軍事得到保證;第三使老百姓信任執政者。先有吃的,再有軍事,還使老百姓能夠相信政府。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必須在這三樣裏去掉一項,那麽先去哪一項呢?孔子說,如果這三項非要去掉一項,那就是兵,因為老百姓有吃的、對政府有信任的話,就可以團结,團结就是力量。子貢說,如果在民信和足食這兩項裏還要去一項,去哪個呢?孔子說,“去食”。為什麽溫飽問題都可以去掉呢?孔子說自古以來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對政府不信任了,國傢就面臨崩潰,所以執政者絶不可失信於民,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老百姓雖然糧食很少,但信任這個政府, 再大的睏難都可以同心同力去剋服。我們國傢五十年代就創造了這個奇跡。那個時候新中國很窮,糧食供應緊張,軍隊裝備也不強,但是舉國上下團结一心,所以能打贏美帝國主義,保傢衛國,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憑的什麽呢?一種信念。這段話深刻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什麽,其實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就成了我們民族重要的價值觀。不過“去食”、“去兵”都是在非常情況下,在正常情況下,對百姓的溫飽、國傢的安全孔子還是非常看重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 | 序三 讀《〈論語〉講義》 | 序論(1) | 序論(2) | 序論(3) | 學而第一(1) | 學而第一(2) | 學而第一(3) | 學而第一(4) | 學而第一(5) | 學而第一(6) | 學而第一(7) | 學而第一(8) | 學而第一(9) | 學而第一(10) | 學而第一(11) | 學而第一(12) | 學而第一(13) | 學而第一(14) | 為政第二(1) | 為政第二(2) | 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