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
第65节:文坛是如何看待《洪水淹没我的灵魂》的(5)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许金龙 Xu Jinlong
的确,在我来说,尽管接连获得国内外的一些文学奖,却开始失去来自读者的支持……毋宁说,我更认为是已经失去了读者。这种情况使我进行了自省,因为与日本纯文学在文学市场上的一般性衰退所不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能对我本身。比如说,没能对自己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建设性反省。还是那部《同时代的游戏》,我觉得好像是那条路线的分歧点。有时我甚至在想,倘若用另一种方式来写,或许有可能成为与自己的读者恢复关系的契机。不过,正因为有了以那个方式写成的《同时代的游戏》,才有了我其后的文学。尽管失去了读者,我还是作为生存于狭隘空间里的作家存活下来了。
当时写的那些不提前在报刊上连载的新小说,总之,截至一九七九年为止,其发行量全都在十万部以上,出版社把书装订为硬封面的精装本销售,就在那个势头里,出版了《同时代的游戏》,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发行量仍然超过了十万部。然而,正式发行后不久,我就开始担心"虽然像以往那样买了我的书,可能够通读这部作品的人该不会很少吧?"从我在讲演会上回答提问以及周围那些人的反映中,我清醒地意识到,这部作品没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没能与读者实现沟通。
而且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我热衷于新的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把自己在书本里读到且认为有意义的理论写到了自己的作品里,并因此而进入了封闭的回路系统。在自己与海外作家、理论家们之间,却打开了看似非常自信的通道,致使《同时代的游戏》成了写作者孤芳自赏的小说。当时我曾做过这样一番反省。读者开始减少,自己的主题本身,甚至都没有传达到业已为数不多的读者,在这种考虑下,为了让少年们也能读懂,我尝试着改写出了《M/T与森林中的奇异故事》。
然而,对于小说家来说,竭尽全力去写绝对无法成功的作品这种做法,夸张地说,却是具有宿命般难以避开的魅惑。当然,一如我所预感到的那样,这次仍然没有成功。不过我也在考虑,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来看,当时把自己逼进了那般混沌的处所,现在仍然能够作为本我而生活至今,除此之外的所有道路却都已经失去。而且,在我重新阅读这部作品时,觉得那时尽力把自己所接受的文化理论具体融汇到小说里去,试图将其作为小说意象表现出来的努力,其实还是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我确切地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经历,在我迄今为止的文学人生中,这部作品才能成为巨大的支柱。从那时起直至现在,在我的实际人生中,《同时代的游戏》里的某个意象会像令人怀念的记忆一般复苏,再度成为我的新小说的内容,这种情况可谓不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1) | 第2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2) | 第3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3) | 第4节:多余的序言 文/莫言 | 第5节:作家生活五十周年来临之际 | 第6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1) | 第7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2) | 第8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3) | 第9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4) | 第10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5) | 第11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6) | 第12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1) | 第13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2) | 第14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3) | 第15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4) | 第16节:立志要当小说家(1) | 第17节:立志要当小说家(2) | 第18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1) | 第19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2) | 第20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3) | 第21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1) | 第22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2) | 第23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3) | 第24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4)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