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各自的朝聖路 》
第65節:點與面2
周國平 Zhou Guoping
可是,你偏偏不是行人,而就是那個父親。
即使如此,你又能怎樣呢?你用柔和的目光撫愛着孩子的臉龐,悄聲對她說話。孩子很聰明,開始應答,用小手抓摸你,喊你爸爸,並且出聲地笑了。儘管你沒有忘記那個必然到來的結局,你也笑了。有一天孩子會發病,會哭,會經受臨終的折磨,那時候你也會與她同哭。然後,孩子死了,而你仍然活着。你無法知道孩子死後你還能活多久,活着時還會遭遇什麽,但你知道你也會死去。如果這就是生活,你又能怎樣呢?
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和苦難都是平凡的,它們本身不是奇跡,也創造不出奇跡。是的,甚至苦難也不能創造出奇跡。後來那個可憐的孩子死了,她衹活了一歲半,你相信她在你的心中已經永恆,你的確常常想起她和夢見她,但更多的時候你好像從來沒有過她那樣地生活着。隨着歲月流逝,她的小小的身影越來越淡薄,有時你真的懷疑起你是否有過她了。事實上你完全可能沒有過她,沒有過那一段充滿幸福和苦難的日子,而你現在的生活並不會因此就有什麽不同。也許正是類似的體驗使年輕的加繆寫下了這樣的句子:"每當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義時,正是它的簡單令我震驚。"
三
那個時候,你還不曾結婚,當然也不曾離婚,不曾有過做父親然後又不做父親的經歷。你甚至沒有談過戀愛,沒有看見過女人的裸體。儘管你已經大學畢業,你卻單純得令我吃驚。走出校門,你到了南方深山的一個小縣,成為縣裏的一個小幹部。和縣裏其他小幹部一樣,你也常常下鄉,跋涉在崎嶇的山路上。
有一天,你正獨自走在山路上,天下着大雨,路滑溜溜的,你深一腳淺一腳地走着。遠遠看去,你頭戴鬥笠、身披塑料薄膜(就是罩在水稻秧田上的那種塑料薄膜)的身影很像一個農民。你剛從公社開會回來,要回到你蹲點的那個生産隊去。在公社辦公室裏,一邊聽着縣和公社的頭頭們佈置工作,你一邊隨手翻看近些天的報紙。你的目光在一幅照片上停住了。那是當時報紙上常見的那種黨和國傢領導人接見外賓的照片,而你竟在上面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影,相應的文字說明證實了你的發現。她是你的一個昔日的朋友,不過你們之間已經久無聯繫了。當你滿身泥水地跋涉在滂沱山雨中時,你鮮明地感覺到你離北京已經多麽遙遠,離一切成功和名聲從來並且將永遠多麽遙遠。
許多年後,你回到了北京。你常常從北京出發,應邀到各地去參加你的作品的售書簽名,在各地的大學講臺上發表學術講演。在忙碌的間隙,你會突然想起那次雨中的跋涉,可是絲毫沒有感受到所謂成功的喜悅。無論你今天得到了什麽,以後還會得到什麽,你都不能使那個在雨中跋涉的青年感到慰藉,為此你心中彌漫開一種無奈的悲傷。回過頭看,你無法否認時代發生了滄桑之變,這種變化似乎也改變了你的命運。但你立刻意識到在這裏用"命運"這個詞未免誇張,變換的衹是場景和角色,那內在的命運卻不會改變。你終於發現,你是屬於深山的,在僅僅屬於你的綿亙無際的空寂的深山中,你始終是那個踽踽獨行的身影。
四
一輛大卡車把你們運到北京站,你們將從這裏出發奔赴一個遙遠的農場。列車尚未啓動,幾個女孩子站在窗外,正在和你的同伴話別。她們充滿激情,她們的話別聽起來像一種宣誓。你獨自坐在列車的一個角落裏,李賀的一句詩在你心中反復回響:"我有迷魂招不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 第2節:苦難的精神價值 | 第3節: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 第4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1 | 第5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2 | 第6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3 | 第7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4 | 第8節:孤獨的價值1 | 第9節:孤獨的價值2 | 第10節:孤獨的價值3 | 第11節:勇氣證明信仰1 | 第12節:勇氣證明信仰2 | 第13節:守望的角度 | 第14節:被廢黜的國王 | 第15節:在沉默中面對 | 第16節: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 | 第17節:名人和明星 | 第18節:讀書的癖好1 | 第19節:讀書的癖好2 | 第20節:讀書的癖好3 | 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 第22節:讀書的癖好5 | 第23節:都市裏的外鄉人 | 第24節:記住回傢的路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