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视评论 》 法律与影像的结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65节:专论一:偷情与法律(6)
徐昕 Xu Xin
结 语
从法律与电影的视角讨论“偷情与法律”,如同苏力先生在阅读和翻译《性与理性》一书那样,“是一个焦躁、反感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与愉悦交织的过程”。“焦躁”是因为,偷情这个时尚话题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中国社会的忌讳;“反感”是因为,看到很多家庭因一方或双方偷情而破裂;“痛苦”是因为,看到如此的是是非非,痛从心起;“愉悦”不仅是因为这一题材的有趣或刺激,更因为看到中国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对偷情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理性规制。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观念变革、人口流动、城市化、晚婚晚育、性知识的普及等因素,对性道德、性法律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仅从法律与电影的视角,面对中国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 第1节:目录 | 第2节:评《圣皮埃尔的寡妇》(1)(图) | 第3节:评《圣皮埃尔的寡妇》(2)(图) | | 第4节:评《圣皮埃尔的寡妇》(3) | 第5节:评《暴劫梨花》(1)(图) | 第6节:评《暴劫梨花》(2) | | 第7节:评《因父之名》(1)(图) | 第8节:评《因父之名》(2) | 第9节:评《失控的陪审团》(1)(图) | | 第10节:评《失控的陪审团》(2) | 第11节:评《完美世界》(1)(图) | 第12节:评《完美世界》(2) | | 第13节:评《少数派报告》(1)(图) | 第14节:评《少数派报告》(2) | 第15节:评《少数派报告》(3) | | 第16节:评《他不坏,他是我爸爸》(1) | 第17节:评《他不坏,他是我爸爸》(2) | 第18节:评《律政俏佳人》(图) | | 第19节:评《亚当的肋骨》(图) | 第20节:评《永不妥协》(1)(图) | 第21节:评《永不妥协》(2) | | 第22节:评《陌路人》(1)(图) | 第23节:评《陌路人》(2) | 第24节:评《魔鬼代言人》(1)(图) | |
| 第 [I] II [I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