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紀念王小波辭世十周年:王小波十年祭   》 第65節:重說“黃金時代”/艾曉明(1)      李銀河 Li Yinhe

  重說《黃金時代》
  艾曉明
  作為一個我們這一輩人曾十分熱衷的詞,“黃金時代”的詞義正在淡化,如同我們的大好年華一樣逐漸飄然遠逝。那個黃金時代,正好是國傢和民族的災難年代,它從“傷痕文學”開始,已經被講過多遍,以至於快成為一個老得不得了的故事了。不過,假如我們同意故事學大師普洛普(Vladimir Propp)的論斷: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重述一個老故事,那麽王小波的小說集《黃金時代》,則是1994年的中國文壇上一個很值得註意的重述。
  一、走出混沌
  《黃金時代》分為三輯,包括總題為《黃金時代》的《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這三個中篇,另外書中還收有中篇《革命時期的愛情》、短篇《我的陰陽兩界》。這個作品集子中的主人公都叫王二,他是故事的人物,又是敘述者。王二多少有些邪性,沒正經,在年輕時,時而是“流氓”,時而是畫淫畫的嫌疑犯;歲數大一點,又是個陽痿、“小神經”,按某種文化社會學的意見,屬於次文化或邊緣文化一類。總之,在人群中是異類。而王二們,還要算是異類中的異類。比方說,同是受到迫害,張賢亮筆下的章永麟還是《資本論》的信徒,王二們不在這個範圍裏。他們一點不錯是搞了男女關係,犯了打人錯誤或者婚前同居、婚後搞婚外戀。在這一點上,他們大致是把主流文化不當回事的一群,或者說是混沌的一群。這群人,在性愛這個社會生活中最多禁忌的區域裏,他們放浪形骸,挑釁成規和傳統。性愛,並且不合社會成規之性愛,正是王小波這個集子中反復分析的題材論域。《黃金時代》開篇便挑出一個邏輯上的悖論:陳清揚找我證明她不是破鞋,我一本正經地嚮她建議舉行一次性交。這種直言不諱是王小波敘事的基調,基本的風格。豈止是直言不諱,他還要肆意發揮,敞開想象,把人們歷來恥於言說的性、性意識、性的感覺、性在人的肉身上的表現形態、性的惶惑、睏境與奇妙情趣說個透徹,令其擺脫混沌而被洞悉、澄明。無論是否贊賞作者的手段,它産生的效果首先是令人驚異。
  王二和陳清揚的戀愛故事整個地包括在一個罪惡與情欲的衝突形式中,這個衝突是如此的激烈,男女主人公被迫逃離了人群到深山裏野合。他們很快就成了搞破鞋的人犯,陪鬥的節目。有意味的是,作者利用了被指控有罪與人物供認不諱的荒謬關係,以自供狀的敘述,言說了性愛驚人的力量和美麗。男女歡愛在性禁忌的年代成為罪惡、罪名,這不稀罕,罕見的是還從來沒有人如此理直氣壯,如此汪洋恣肆地寫其出於生理本性的自然、單純。王二與陳清揚多次做愛(作案),衹是因為他們年輕、他們樂意。王小波還原性愛的單純性,正好戳穿了逼供者的潛意識。誇張、張揚、恬不知恥的敘述姿態,調戲了那時代集體性的窺春癖。偷情者的對話,也充滿戲謔風格:“我把小和尚拔出來,把精液射到地裏。她在一邊看着,面帶驚恐之狀。我告訴她:這樣地會更肥。她說:我知道。後來又說:地裏會不會長出小王二來,——這像個大夫說的話嗎?”
  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對性的感知又反映着、聯繫着人的內在資質,他們的性格、行為方式。《黃金時代》中反復出現兩類人,李先生一類,王二們一類,前者是窮睏潦倒但執迷不悟的成年人,後者是無法無天、搗蛋闖禍的頑劣少年。不過這兩類又可以說是一類,一群想按自己的價值觀念、精神欲求生活的人,無論他們是書呆子還是小神經。李先生感到情人的乳頭涼冰冰,就動了格物緻知的心思,想問一個“對頭嗎”?這個微妙的心理活動與另一個李先生(耽讀西夏文,以致丟了飯碗)的破內褲、內褲裏露出的屁股(“像個風幹的蘋果”)一樣,是具揭示性的。格物緻知的內心惡習與抽狗屁煙、喝狗尿茶、聽狗屎收音機的物質享受極不般配又自然渾成,使得中國李先生們在日瓦戈醫生等同類中决不會被搞混。格物緻知又是少年王二們性成熟過程中重要的青春體驗。王小波在描寫敘述者——小說傢王二的精神成長時,一些優美獨特的語言意象依然與性愛相依存、並由此引嚮人對自我的追問。他寫到人物感知着生命的鬆動,落葉遍地,王二仿佛頂着落葉的黃金雨。他念詩給女友聽:“走在寂靜裏,走在天上,而陰莖倒挂下來。”還有,他這樣描寫戀人的夜:“滿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場凍結了的大雨。這是媚人的星空。”《黃金時代》開始於搞破鞋的交代回憶,中間由《三十而立》過渡——這個過渡包含雜耍性的現實生活片斷,又包含關於精神與肉體各種欲望故事的插麯——最後終結於對似水流年、生命的終極價值的體認。性愛、歷史、生命與藝術在此融為一體,敞開了王小波所用強光投射出的一個價值境界。
  二、自由敘事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第一部在國內引起專業批評傢關註與喝彩的小說集,這一反響實則姍姍來遲。在此之前,集中的《黃金時代》單篇和未收入集中的另一小說《未來世界》也先後獲臺灣聯合報係第13、16屆中篇小說大奬。此外,王小波還曾出版過一部短篇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如果再把王小波尚未出版但已在一定範圍內流傳的長篇傳奇《紅拂夜奔》、《尋找無雙》以及《我的舅舅》等計算在內,那麽他實在不能算作一位小說新人,最起碼也不是生手了。
  《唐人秘傳故事》已經透露了王小波與衆不同的創作路徑,這就是對老故事的重說、重新講述。所謂“秘傳故事”,作者何以得之?顯然,作者在此故弄玄虛的標題下乘虛而入,嘗試移花接木、故事新編。他將現代人的愛情與唐人傳奇相拼貼,或將唐人傳奇現代化,在其中貫註現代情趣。
  不過王小波始終沒有滿足過僅僅是說故事,對說的興趣固然反映了作者對小說其形式自由的熱愛,而他的熱愛自由更見之於通過這種自由發揮的敘事遊戲,表達當代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知識分子中特定人群的感受,表達對他們生存狀況的俯瞰。這在他從美國留學歸國後寫的一係列作品中可以見出。我說俯瞰,是因為王小波在這些作品中發展出一種由敘事者隨心所欲地穿行於古今中外的對話體敘事。如他改寫唐傳奇的《紅拂夜奔》,其中數學家王二的故事與古代大科學家李靖的故事對話,他們各有各的命運,有各自對愛情、生命、自由和死亡的想法,他們互相映照又各行其是。在寫實與幻想寓言兩種體裁的穿插中,王小波做着他對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存體製限製下知識分子處境的俯瞰,看出智慧、創造、愛情這些生命的永恆價值與極權、昏庸、世俗之間長久的對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美術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
第3節:成長歲月/艾曉明(2)第4節:成長歲月/艾曉明(3)
第5節:成長歲月/艾曉明(4)第6節:成長歲月/艾曉明(5)
第7節:成長歲月/艾曉明(6)第8節:成長歲月/艾曉明(7)
第9節:成長歲月/艾曉明(8)第10節:成長歲月/艾曉明(9)
第11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0)第12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1)
第13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2)第14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3)
第15節:母親的憶念/宋華(1)第16節:母親的憶念/宋華(2)
第17節:母親的憶念/宋華(3)第18節:我的女婿王小波/李剋林(1)
第19節:我的女婿王小波/李剋林(2)第20節:吾弟小波/王小芹
第21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1)第22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2)
第23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3)第24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