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奧運說禮儀:國際禮儀金說 》
第65節:第10講 不必過謙(2)
金正昆 Jin Zhengkun
在國際交往中,因為人和人之間不瞭解,國和國之間存在差異,所以要善於宣傳和推廣自己。其實,這跟自吹自擂不是一碼事兒。因為在國際交往過程中,我們適當的表揚、肯定、推薦是必要的。
在國際交往中,我們中國人因為傳統習慣和傳統思維方式的問題,往往有些所作所為在外方人眼裏有些虛偽,有些假客套。他們稱之為"東方式客套"。
據說,清朝洋務派領袖李鴻章有一次出國,在一傢外方餐館請客吃飯,李鴻章的祝酒詞說:"感謝各位政府的達官顯貴來給我捧場,本應認真招待,但時間有限,準備不夠充分,略備粗茶淡飯,希望各位不要見怪。"第二天這些話見了報,餐館的老闆非常氣憤要找李鴻章打官司,說:"李鴻章你自己駡自己就行了,你沒時間你活該,但為什麽說我的菜是粗茶淡飯?"
所以,諸如此類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有的時候自謙不僅是自己的問題,還會産生連鎖效應會影響到別人。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講了一句話"偉大就是偉大,不凡就是不凡,實在沒有必要過分的自我貶低。"有社會交往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國內和國際交往中,過分的狂妄和過分的謙虛,都是在走極端,都會有礙交往效果。你要是不太註意這一點將會比較麻煩並會影響到溝通。
有一次,我在俄羅斯參加酒會,席間過來一位文化處的官員,稱贊我國的一位女同志:"你不僅人長的非常漂亮,而且服飾非常的有品位。"給予很高的評價。結果,我們的這位女士回答說:"哪裏哪裏,其實我也不很會打扮,你過奬了!"結果令這位俄羅斯文化處官員感覺到莫大的侮辱。
這是為什麽呢?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有的時候衹考慮到自己要謙虛,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人和人打交道是互動的。官員私下跟我說:"難道我沒有品位嗎?難道我的藝術鑒賞水準就那麽大失水準了嗎?"所以,我們要明白一條,對方在稱贊、贊美你時,從某種意義上是在自我表現。歌德曾說過"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錯誤的!"所以,今後在國際交往中我們不要假客氣,不要過分謙恭。過分謙恭不僅是一己之事,而且涉及來自交往對象的評價和認同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互動"問題。就是在你說每一句話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你的交往對象的感受。
在國際交往中,我們要做到"不必過謙",必須具體註意以下四點:
第一,在國際交往中,要善於肯定自我。
在國際交往中要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沒有必要過分地貶低自己、否定自己、委屈自己。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在國際交往中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是有教養有品位的人,是一個具有現代修養的現代文明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1) | 第3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2) | 第4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3) | 第5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4) | 第6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5) | 第7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6) | 第8節:第2講 遵守慣例(1) | 第9節:第2講 遵守慣例(2) | 第10節:第2講 遵守慣例(3) | 第11節:第2講 遵守慣例(4) | 第12節:第2講 遵守慣例(5) | 第13節:第2講 遵守慣例(6) | 第14節:第2講 遵守慣例(7) | 第15節:第2講 遵守慣例(8) | 第16節:第2講 遵守慣例(9) | 第17節:第2講 遵守慣例(10) | 第18節:第2講 遵守慣例(11) | 第19節:第3講 入鄉隨俗(1) | 第20節:第3講 入鄉隨俗(2) | 第21節:第3講 入鄉隨俗(3) | 第22節:第3講 入鄉隨俗(4) | 第23節:第3講 入鄉隨俗(5) | 第24節:第3講 入鄉隨俗(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