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黄鹤楼原是三国之时吴国军事瞭望塔,位于蛇山之脚、长江之岸。相传有仙人于此骑鹤升天,因而成名。后改为酒楼,为文人墨客、权贵商贾宴饮之所。至唐朝开元年间,已是五百年形胜。登楼而望,但见风帆点点,烟火万家,雉堞参差,鳞次如画;鹦鹉洲静卧江中,汉江水迤逦而来;景色如画,美不胜收。
李白辞别方湾,已是日暮。夕阳映着黄鹤楼,金顶碧檐,流光溢彩,雄伟壮观。李白无心赏景,缓缓入楼,早有小厮上前招呼。李白言寻蜀地来客丹砂,小厮连忙挑起灯笼,引着李白,来到黄鹤楼后院驿馆。丹砂见李白归来,一身风尘,憔悴不堪,不由放声哭道:“想煞小人!我日日登临黄鹤楼,极目长江,过尽千船皆不是,惆怅不已。主人今日如梦而至,好不让人欢心。你先品茶歇息,我去给主人弄好饭菜。”丹砂抹去泪水,退出驿舍。
李白舒口长气,顿觉饥饿难耐,困倦不堪。片刻,丹砂端来酒食,李白亦不言语,一顿狼吞虎咽,狂饮佳酿,便倒头睡去……
一场大梦!
醒来之时,已是翌日日暮。丹砂照顾李白洗漱已毕,见主人虽面容沧桑,已略略恢复神采,不由上前言道:“三日前,有一长者登临黄鹤楼,应人所求,即席赋诗,诗文行云流水,层递自然,获得酒楼满堂喝彩。酒客皆蜂拥而至,极尽恭维之词,那长者却道:‘我有一弟李白,字太白,诗文瑰丽壮美,豪迈不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我做此诗,乃思他而作。”
“那诗如何?”李白道,“可否记起?”
“此诗尚记于心上。”丹砂略一思索,口中诵道: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香。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此诗闲话清淡,细腻入微,韵味十足,诗意盎然。李白闻诗,叹道:“我知此人。”泪已潸然落下。丹砂接道:“我心惦记主人,向他打听主人踪迹,并说起小人是你书童,按主人吩咐,于此等待主人。那长者闻言,激动得胡须飞舞,定邀小人同坐共饮。他让我转告主人,若见不到你,就于黄鹤楼不走。”
李白惊喜而起,催问道:“他今于何处?快带我前去!”
丹砂忙道:“若无意外,定还在黄鹤楼上。”李白闻言,扯起丹砂,大踏步便向黄鹤楼去。
孟浩然正在黄鹤楼上与一群食客斗拳行令。猛见李白,不由愣住!继而大笑,踉跄而至,一拳捶来:“李白,李太白至矣!”
李白见到孟浩然,此刻只想放声大哭!数月来,江湖险恶,李白失去桃红、吴南,自己亦险些丧命长江。今仓皇至此,竟遇兄长,恍若梦中。
黄鹤楼上食客惊闻李白至此,纷纷上前,众星拱月一般围着李白,不管读过还是未读过李白之诗,口中皆称颂赞誉之辞。黄鹤楼店主得知李白至此,慌忙而出。让小厮备下文房四宝,扯住李白手臂道:“太白,一定要为黄鹤楼题诗,以期传诵千古!”众食客一片附和之声。李白见孟浩然亦微笑颔首,只好略一思索,脱口而出:
水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
清江浮暖日,黄鹤弄青烟。
积水移冠盖,遥风逐管弦。
南游不知归,遗憾此山川!
李白吟罢,酒楼里一片宁静。旋即响起一片喝彩之声:“好诗!好诗!”黄鹤楼店主品味数遍,招手小厮,当众吩咐道:“太白若于本楼小住,酒食全免!”话音未落,又惹得食客一阵喝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