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自然在即位的优势上明显高于多尔衮。但是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征战多年,并且有勇有谋,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在军中也多有威信,因而一些崇拜多尔衮或者受他威慑的官员自然就愿意多尔衮继位,更何况他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等。
就在两派意见不一的时候,豪格却以为自己明显占优势,为了笼络人心,表示出自己谦逊的一面,竟然略有谦让,称自己能力不足,不料反而显示出了自己的软弱。多尔衮一伙抓住这个顺水推舟的机会,更加激烈地拥护多尔衮。而礼亲王代善见阿济格、多铎等人反攻激烈,便圆滑地选择了靠在多尔衮一边,声称多尔衮能继位,也是清国的福音,而如果多尔衮不继位的话,就得立皇子了。而且,他不再坚持立皇子豪格,而是笼统地认同立皇太极之子。实际上,皇太子的儿子当中,只有长子豪格最有实力,对于其他的儿子,他们即位后也多半会由多尔衮来摄政。
对于大臣们的争论,多尔衮迟迟没有做出表态。此时,拥护他的两白旗的大臣们,纷纷向豪格发起进攻,坚决反对豪格继位。多铎甚至急躁地声称,如果多尔衮不继承皇位的话,他就立自己或者代善继位。形势越来越复杂,圆滑的代善急忙以年老告辞。而此时,黄旗的大臣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早就剑拔弩张,看形势不妙,都佩剑上前,称宁死也要立先帝的儿子为帝。此时,就连正镶蓝旗主旗贝勒济尔哈朗也表示坚决支持豪格,八旗中已经有五旗明显站在了豪格一边。一时间,多尔衮看到了自己与豪格相比,的确没有什么优势,但是,他又绝对不能容忍豪格继位。于是,多尔衮做出了一个语惊四座的决定,立皇太极的儿子继位,但并不是立豪格,而是立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
这个决定打破了争论不休的局面,大臣们总不能真的要兵刃相见吧?只能勉强认同了多尔衮的决定。并建议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一同辅政,等到福临长大后,他们必须归还全部政权。
多尔衮的这个决定的确十分精妙,既排除了豪格的势力,又为自己谋取了实权。不过,就在会议结束两天后,大臣们围绕立嗣问题又再次掀起波澜。代善的儿子贝子硕托、孙郡王阿达礼图谋推翻协议,拥立多尔衮为帝。当时,拥立皇太极之子已经成定局,如果再有变动,恐怕整个清国就要真的天翻地覆了。多尔衮为了顾全大局,亲自将贝子硕托等人的图谋揭发出来。随后,代善为国着想,忍痛将儿孙诛杀。
崇德八年(公元1644年)八月二十五日,福临即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称摄政王,共同辅政。多尔衮野心勃勃,一手掌管了刑法、政务等大小国事,而济尔哈朗只掌管出兵等事宜。
多尔衮摄政,极大地暴露出了他的野心勃勃。不过,从当时剑拔弩张的形势上看,多尔衮拥立福临,的确避免了满洲贵族们的分裂和混战,还争取到了两黄旗部分重臣对自己的支持,如启心郎索尼、固山额真谭泰、护军统领图赖等,这对清兵后来顺利入关,取得彻底胜利是十分有利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大臣的支持,多尔衮独揽大权的行为才更加有恃无恐。十二月,多尔衮借口参政大臣们众口不一,耽误国家政务,连同济尔哈朗将贝勒们共同参政议政的权利废除,只准许贝子、公等管理部务。实际上,贝子、公等是要直接向摄政王负责的。多尔衮削弱诸王贝勒权力,增加自己实权的同时,也将各部尚书、侍郎以及都察院的权力握在手中,并命督察院监视诸王贝勒。
多尔衮的权力与日俱增,他的野心也越发膨胀。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为了防止诸王贝勒与外界联系,避免诸王贝勒起叛心,多尔衮又下令诸王贝勒不得收外国馈赠的礼物。此外,多尔衮还巧妙地利用了济尔哈朗,他施计让济尔哈朗宣布各个衙门办理事务都要事先通知两位摄政王,并且一切公文只以多尔衮的名义签发,无形中就把济尔哈朗排挤于己下。
至此,诸王贝勒的权力被严重削弱,同为摄政王的济尔哈朗也甘拜下风,多尔衮几乎权倾满清,一手遮天。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威慑礼部达成决议,宣布摄政王居内及出猎行军的仪礼,诸王不得与摄政王平起平坐。野心勃勃的多尔衮,名义上只是摄政王,实际则享受了皇帝般的权力与威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