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类 》 《詩經》心得 》
第65節:第六章(6)
劉緒義 Liu Xuyi
——王風·君子陽陽
平王東遷,標志着東周的開端。從此以後,周天子的權威如江河日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真正到了《天下無賊》中黎叔所說的“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的時代。
這就是春秋的時代,五霸繼起,戰火紛飛,原來“鬱鬱乎文哉”的宗周盛世成了人們的追憶,快樂之吟不再,而黍離之悲聲起。所以李白說:“王風多蔓草。”按理說,《王風》中似乎不應該出現《君子陽陽》這樣一種其樂融融、其樂陶陶的鏡頭。這樣一種現實,顯然與東周之風格格不入。在我看來,實則正是一種醉生夢死的寫照。
後世尤其是現代人都把這首《君子陽陽》讀成是一首情人相約出遊、載歌載舞的遊樂詩。他們認為,《毛詩序》所說的,“君子陽陽,閔周也,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的說法實在牽強,於是幹脆另起新說。
然而,通觀現代人對這首詩的解說,卻有諸多不通之處。如“君子陽陽”的“陽陽”,他們都解為“洋洋得意”,認為,“陽陽”通“洋洋”。其實,這種解釋更加牽強。“陽”字在古代通“佯”而不通“洋”,意為假裝。《詩經》中另有“洋洋”一詞。“洋”是盛多、廣大的意思。如《爾雅》註,“洋,溢也”。《衛風·碩人》有“河水洋洋”一句,《陳風·衡門》也有“泌之洋洋”,都是“盛大”之意,而沒有“洋洋得意”之解。 毛傳釋“陽陽”,意即“無所用心”之意。這種解釋似更合理。同樣,“君子陶陶”,也不是我們現代所說的“樂陶陶”之意,而恰恰和“陽陽”一樣,也是指無所用心。這裏面有一個詞義轉變在內,不能用我們現在的理解去套古人。
再如,他們把“左執簧,右招我由房”,譯作“左手拿笙簧,右手招我去遊逛”,顯然是不倫不類。“由房”為一種房中樂。毛傳:“由,用也。國君有房中之樂。”鬍承珙《毛詩後箋》:“由房者,房中,對廟朝言之。人君燕息時所奏之樂,非廟朝之樂,故曰房中。”這首詩表達的是一種君子享受樂舞時的無所用心。
快樂有好幾種,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也快樂嗎?但是這種快樂是為君子所不恥的。孔子就是反對這一種快樂的。他認為,快樂應該出自內心,而不是來自聲色犬馬。君子,即居上位者當先知民間疾苦。而這首詩中的君子卻在大跳房中樂舞,顯然是違背了作為“君子”應有的道德規範。
《左傳》載,魯昭公元年,鄭國子産到晉國聘問,探視晉侯的病情,叔嚮問及晉侯之病當為何神所祟時,子産認為該病是“出入飲食哀樂之事也”,並說,“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就是說晉侯之病是違背了君子四時,在不該享樂的時候享樂,不該辦公的時候辦公,這就妨礙了哀樂之氣的宣泄。
晉侯衹是一個例子,詩中的“君子”顯然也是這樣。不問民情,不關心國傢大事,卻在一邊醉生夢死,這樣的“君子”不正是一種諷刺嗎?
“君子”一詞極有可能是周人的發明,所見甲骨卜辭和殷商舊典中均未發現君子一詞。但在西周人嘴裏,“君子”是經常聽到的。在周初文獻中,君子常與小人對舉,言其地位尊卑。在如今君子的含義中,仍有這層意思在。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多少帶有因地位、生活來源差別所導致的追求不同之意。戰國中期,孟子說,“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其所謂君子也偏重於勞心勞力的差別。
殷商崇神尚力,周人崇文尚德。相比殷商,周代的文化是一種“新文化”。“君子”一詞最初還有道德品行之義。上層貴族兼而有品德者,纔是真正的君子。衹有貴族身份而沒有品德者往往成了《詩經》所諷刺的“君子”。這是周人的等級觀念和尚德精神交匯的産物。我們還可發現,《詩經》中對君子的贊頌聲中,“德”字不絶於耳。
到了春秋戰國之際,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失落,社會出現階層分化,一些貴族在戰爭中失去了原有的貴族身份,淪為平民;而一些平民,由於掌握了貴族的文化,逐漸上升為新的貴族,原有的君子觀念有所改變,而加上德觀念的不斷下移,對君子的含義,更加重了品德方面的內容。所謂“君子比德於玉”(《禮記》),玉成了君子修養、磨煉的象徵,也就是正如玉是通過對石的磨煉而成一樣,君子更需要後天的修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章(1) | 第2節:第一章(2) | 第3節:第一章(3) | 第4節:第一章(4) | 第5節:第一章(5) | 第6節:第一章(6) | 第7節:第一章(7) | 第8節:第二章(1) | 第9節:第二章(2) | 第10節:第二章(3) | 第11節:第二章(4) | 第12節:第二章(5) | 第13節:第二章(6) | 第14節:第二章(7) | 第15節:第二章(8) | 第16節:第三章(1) | 第17節:第三章(2) | 第18節:第三章(3) | 第19節:第三章(4) | 第20節:第三章(5) | 第21節:第三章(6) | 第22節:第三章(7) | 第23節:第三章(8) | 第24節:第三章(9)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