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藝文類聚   》 捲六十五 産業部上      歐陽詢 Ouyang Xun

  ○農 田 園 圃 蠶 織 針 市
  ◇農
  《管子》曰:先王者,為民興利除害,故天下之民歸之,所謂興利者,利農事也,所謂除害者,禁害農者也,《屍子》曰:有虞氏身有南畝,妻有桑田,神農並耕而王,所以勸耕也。
  《韓子》曰:歷山農者侵畔,舜往耕,期年讓畔。
  《史記》曰:棄為兒時,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耕稼穡之,民皆法則之。
  《漢書》曰: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
  又曰:楊季,官至廬江太守,漢元鼎間避仇,後溯江上,處岷山之陽,曰郫,有田一壥,有宅一區,世世以農桑為業。
  《東觀漢記》曰:樊重世善農稼,好貨殖。
  【賦】晉束晳勸農賦曰:惟百裏之置吏,各區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賤職,美莫當乎勸農,專一裏之權,擅百傢之勢,及至青幡,禁乎遊惰,田賦度乎頃畝,與奪在己,良薄决口,受饒在於肥脯,得力在於美酒,若場功畢,租輸至,錄社長,召閭師,條牒所領,註列名諱,則豚雞爭下,壺榼橫至,遂乃定一以為十,拘五以為二,蓋由熱啖紆其腹,而杜康咥其胃。
  ◇田《傢語》曰:虞芮二國,爭田而訟,連年不决,乃相謂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質焉,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朝,則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虞芮之君曰:嘻,吾儕小人,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以其所爭為間田。
  《漢書》曰:陳平少時傢貧,好讀書,治黃帝老子之術,有田三十畝,與伯居,伯常耕,縱平使遊學。
  又曰:貢禹上書曰:臣禹年老貧,傢資不滿萬錢,妻子糠豆不贍,短褐不完,有田百三十畝,陛下過意徵臣,臣賣田百畝,以供車馬。
  又曰:張禹為人謹厚,內殖貨財,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皆涇渭溉灌,極膏腴。
  又曰: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涇水,首起𠔌口,尾入櫟陽江[《太平御覽》八百二十一作涇。]渭中,溉四千五百餘頃,因名白渠,民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𠔌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插為雲,决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華嶠《後漢書》曰:周燮專精禮易,不讀非聖之書,不修賀問之好,有先人草廬,結於岡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給,非身所耕漁不食。
  《晉中興書》曰:郭翻少有志操,居貧無業,起往古荒田,先立表題,經年無主,然後乃作,將熟,有認之者,翻悉推與之。
  蕭廣濟《孝子傳》曰:原平墓下有數十畝田,不屬原平,每農月,耕者恆裸,原平不欲使慢其墳墓,乃歸賣傢資,買此田,三農之月,輒束帶垂泣,躬自耕墾。
  【詩】宋陶潛雜詩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梁劉孝綽報王永興觀田詩曰:重門寂已暮,案牘罷囂塵,輕涼生筍席,微風起扇輪,浮瓜聊可貴,溢酒亦成珍,復有寒泉井,兼以瑩心神,睠彼忘言客,閑居伊洛濱,顧已慚睏地,徒知薑桂辛,但原崇明德,無謂德無鄰。
  【議】晉陸機大田議曰:臣聞隆名之主,不改法而下治,陵夷之世,不易術而民怠,夫商人逸而利厚,農人勞而報薄,導農以利則耕夫勤,節商以法則遊子歸。
  【論】魏王粲務本論曰:古者之理國也,以本為務,八政之於民也,以食為首,是以黎民時雍,降福孔皆也,故仰司星辰,以審其時,俯耕籍田,以率其力,封祀農稷,以神其事,祈穀報年,以寵其功,設農師以監之,置田畯以董之,黍稷茂則喜而受賞,田不墾則怒而加罰,都不得有伏民,室不得有懸秬,野積逾鼕,奪者無罪,場功過限,竊者不刑,所以競之於閉藏也,先王藉田以力,任力以夫,議其老幼,度其遠近,種有常時,耘有常節,收有常期,此賞罰之本,種不當時,耘不及節,收不應期者,必加其罰,苗實逾等,必加其賞也,農益地闢,則吏受大賞也,農損地狹,則吏受重罰,天火之焚人也,甚於怠農,慎火之力也,輕於秬秐,通邑大都,有嚴令則火稀,無嚴令則燒者數,非賞罰不能齊也。
  ◇園
  《易》曰:賁於丘園。
  《詩》曰:樂彼之園。
  又曰:園有桃。
  又曰:無逾我園。
  又曰:遊於北園。
  子建詩曰:清夜遊西園。
  古詩曰:鬱鬱園中柳。
  《說文》曰:樹果曰園,樹菜曰圃。
  《莊子》曰:漢陰丈人灌園,鑿隧而入井。
  《韓子》曰:昔彌子瑕有寵於衛,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
  《史記》曰:公儀休相魯,拔園葵,去織婦。
  又曰:董仲舒下帷講誦,三年不觀於捨園。
  《漢書》曰:和帝詔有司,自京師果園,悉假與貧人。
  《國語》曰:趙簡子田於螻,螻園名。
  《三秦記》曰:漢武有名園曰樊川,一名禦宿,有大梨如五升,名含消。
  《漢書》[案本條,本書九十八,《初學記》二,《太平御覽》十二,八七二引作魏明帝與東阿王植詔,疑漢當作魏。]曰:明帝詔,先帝時靈芝生芳林園中,自吾建成承露已來,甘露復降芳林園。
  《淮南子》曰:夫臨江之鄉,其人汲水以溉其園,江水弗減也。
  又曰:山有猛獸,林木為之不斬,園有螫蟲,藜藿為之不采。
  謝承《後漢書》曰:法真隱居大澤,講論術藝,歷年不問園圃。
  又曰:吳祐遷膠東侯相,時濟北戴宏父為縣丞,宏年十六,從在丞捨,祐每行園,常聞諷讀之音,甚奇之,與為友,宏卒成儒宗,知名東夏,為河間相,因自免歸傢,不復仕,灌園蔬,以經書教授,年九十八卒。
  《華陽國志》曰:何隨傢養竹園,人盜其筍,隨行遇見,恐盜者覺怖走,竹傷其足,挈履徐步而歸。
  桂陽先賢記曰:蘇糹冗嘗除門廷,有衆賓來,糹冗告母曰:人招糹冗去,已種藥著後園梅樹下,可治百疾,一葉愈一人,賣此藥過,足供養。
  《魏志》曰:明帝起景陽山於芳林園中。
  又曰:京城內有園,患無水,傅玄先生[按本條見魏志二十九杜夔傳註傅玄敘馬鈞事,傅文中稱馬鈞為先生,此衍傅玄二字。]乃作翻車,令童轉之,灌水更入,其功百倍。
  嚮秀別傳曰:秀常與呂安灌園於山陽,收其利以供酒食之費。
  晉宮闕名曰:洛陽宮有瓊圃園靈芝園石祠園,鄴有鳴鵠園蒲萄園華林園,世說曰: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又曰:王子敬入會稽,經吳門,顧闢強有名園,先不識主人,遙往其傢,值顧方集賓友,酣燕園中,而王遊歷既畢,指麾好惡,傍若無人,顧勃然曰:不足齒之傖爾,使驅其左右出門,王獨坐輿上,展轉顧望,而僕從不至,遂移時。
  又曰: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之。
  法顯記曰:捨衛精捨東北六百裏,毗捨佉母作精捨,請佛及藉此處,故在秖洹捨大園落,有二門,一門東嚮,一北嚮,此園即須達長者布金錢買地處也,精捨當中央,佛住此處最久,說法度人,經行坐處,亦盡起塔,皆有名字。
  又曰:拘夷那竭城東行,到毗捨離城北,有大林,重閣精捨,佛住處,及阿難半身塔,其城裏本菴婆羅女傢,為佛起塔,今故在城南三裏道西,菴婆羅女以園施佛住處。
  【詩】宋陶潛雜詩曰: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澤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竹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秋菊有佳色,總露掇其英,汎此忘憂物,遠我達世情。
  宋謝靈運還舊園詩曰:浮舟千仞壑,總轡萬尋顛,流沫不足險,石林豈為艱,夫子昭情素,探懷授往篇。
  宋謝莊北宅秘園詩曰:夕天霽晚氣,輕霞澄暮陰,微風清幽幌,餘日照青林,收光漸窗歇,窮園自荒深,緑池翻素景,秋槐響寒音,伊人儻同愛,弦酒共棲尋。
  齊竟陵王遊後園詩曰:託性本禽魚,棲情閑物外,蘿徑轉連綿,鬆軒方杳藹,丘壑每淹留,風雲多賞會。
  齊王儉春日傢園詩曰:徙倚未雲暮,陽光忽已收,羲和無停晷,壯士豈淹留,苒苒老將至,功名竟不修,稷契匡虞夏,伊呂翼商周,撫躬謝先哲,解紱歸山丘。
  梁簡文帝遊韋黃門園詩曰:息車冠蓋裏,停轡仲長園,檐疏遠興積,賓至羽觴繁。
  又夜遊北園詩曰:星芒侵嶺樹,月暈隱城樓,暗花舒不覺,明波動見流。
  又臨後園詩曰:隱淪遊少海,神仙入太華,我有逍遙趣,中園復可嘉,千株同落葉,百尺共尋霞。
  梁元帝遊後園詩曰:暮春多淑氣,斜景落高舂,日照池光淺,雲歸山望濃,入林迷麯徑,度渚躍危峰。
  又晚景遊後園詩曰:高軒聊騁望,煥景入川梁,波橫山渡影,雨罷葉生光,日移花色異,風散水文長。
  梁瀋約宿東園詩曰:槿籬疏復密,荊扉新且故,樹頂鳴風飈,草根積霜露,驚紝去不息,徵鳥時返顧,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夕陰帶層阜,長煙引輕素。
  又行園詩曰:寒瓜方臥壠,秋菰亦滿陂,紫茄紛爛漫,緑芋鬱參差,初菘嚮堪把,時韭日離離。
  【賦】漢枚乘梁王兔園賦曰:脩竹檀欒,夾池水旋,兔園並馳,鸇鶚鷂雕,翡翠鴝鵒,巢枝穴藏,被塘臨𠔌,聲音相聞,啄尾離屬,於是晚春早夏,邯鄲襄國,相與雜沓而往款焉,高冠扁焉,長劍閑焉,左挾彈焉,右執鞭焉,日移樂衰,遊觀西園,從容安步,鬥雞走兔,俯仰釣射,煎熬炰炙,極樂到暮,若夫采桑之婦,連袖方路。
  齊謝朓遊後園賦曰:積芳兮選木,幽蘭兮翠竹,上蕪蕪兮陰景,下田田兮被𠔌,左蕙畹兮彌望,右芝原兮寫目,山霞起而削成,水積明以經復,於是敞風闥之藹藹,聳雲館之迢迢,周步檐以升降,對玉堂之泬寥,爾乃日棲榆柳,霞照夕陽,孤蟬已散,去鳥成行,惠氣湛兮帷殿肅,清陰起兮池館涼。
  梁裴子野遊華林園賦曰:諒無庸於殿省,且棲遲而不事,譬籠鳥與池魚,本山川而有思,伊暇日而容與,時遨遊以蕩志,正殿則華光弘敞,重臺則景陽秀出,赫弈翬煥,陰臨鬱律,絶塵霧而上徵,尋雲霞而蔽日,經增城而斜趣,有空壠之石室,在盛夏之方中,曾匪風而自慄,溪𠔌則沱潛泒別,峭峽則險難壁立,積峻竇溜,闌幹草石,苔蘚駮犖,叢攢既而,登望徙倚,臨遠憑空,廣觀逖聽,靡有不通。
  梁江淹梁王兔園賦曰:或重古輕今者,僕曰:何為其然哉,無知音則已矣,聊為古賦體,以奮枚叔之製雲,於是金塘緬演,緑竹被陂,繚繞青翠,若近復遠,水鳥鴐鵝,雛鴟鴇雁,上飛衡陽,下宿沔漢,十十五五,忽合而復散,於是大夫之徒,稱詩而歸,春陽始晚,未華未稀,卒逢邯鄲之女,蕙色玉質,綺裳下見,錦衣上出。
  周庾信小園賦曰:若夫一枝之上,巢甫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緑墀青瑣,西漢王公之宅,餘有數畝弊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臈,聊以避風霜,雖復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嶽面城,且見閑居之樂,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鑿壞,琴號珠柱,書名玉杯,有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非臺,猶得欹側八九丈,從斜數十步,榆柳三兩行,梨桃百餘樹,撥蒙密兮見窗,行欹斜兮得路,蟬有蓊兮不鳴,雉無羅兮何懼,草樹混淆,枝格相交,山為匱覆,水有堂坳,崎嶇兮狹室,穿漏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坐帳無鶴,支床有龜,鳥多閑暇,花隨四時,心則歷陵枯木,發則睢陽亂絲,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離披落格之藤,爛熳無叢之菊,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傢,是謂愚公之𠔌,誠偃息於茂林,乃久羨於抽簪,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恆沉,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薄晚閑閨,老幼相攜,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樹搔搔而風急,天慘慘而云低,聚空倉而雀噪,驚嬾婦而蟬啼,昔早濫於吹噓,藉文言而慶餘,門有通德,傢藏賜書,遂山崩川竭,水碎瓦裂,關山則風月凄愴,隴水則肝腸斷絶,百齡兮倏忽,菁華兮已晚,不雪雁門之羈,先念房陵之遠,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不曝骨兮竜門,終低頭兮馬阪。
  【頌】晉潘尼後園頌曰:芒芒在昔,悠悠結繩,大樸未散,玄化霑凝,羲皇繼踵,三代相承,五德更王,文質迭興,天命匪諶,祐謙輔信,乃眷我皇,光有大晉,應期納祚,天人是順,和氣四充,惠澤旁潤,神祇告祥,四靈效質,遊竜升雲,儀鳳翳日,甘露晨流,醴泉涌溢,華夏既寧,八荒靜謐,人亦有言,吾何以休,乃延卿士,從皇以遊,長筵遠布,廣幕四周,嘉餚惟芳,旨酒思柔,岩岩峻嶽,湯湯玄流,翔鳥鼓翼,遊魚載浮,明明天子,肅肅庶官,文士濟濟,武夫桓桓,講藝華林,肆射後園,威儀既具,弓矢斯閑,恂恂謙德,穆穆聖顔,賜以宴飲,詔以話言,黍稷既登,貨財既豐,仁風潛運,皇化彌隆,徵夫釋甲,戰士罷戎,遐夷慕義,絶域望風,無或慢易,在始慮終,無或安逸,在盈思衝。
  【引】謝莊懷園引曰:鴻飛從萬裏,飛飛河岱起,辛勤越霜霧,聯翩溯江汜,去舊國,違舊鄉,舊海悠且長,回首瞻東路,延翮嚮秋方,登楚都,入楚關,楚地蕭瑟楚山寒,歲去冰未已,春來雁不還,風肅幌兮露濡庭,漢水初緑柳葉青,朱光靄靄雲英英,離禽喈喈又晨鳴,菊有秀兮鬆有蕤,憂來年去容發衰,流陰逝景不可追,臨堂危坐悵欲悲,試託意兮嚮芳蓀,心綿綿兮屬荒樊,想緑蘋兮既冒沼,念幽蘭兮已盈園,夭桃晨暮發,春湋旦夕喧,青苔蕪石路,宿草塵蓬門。
  【詠】晉湛方生遊園詠曰:諒茲境之可懷,究川阜之奇勢,水窮清以澈鑒,山鄰天而無際,乘初霽之新景,登北館以悠矚,對荊門之孤阜,傍漁陽之秀嶽,乘夕陽而含詠,杖輕策以行遊,襲秋蘭之流芬,幕長猗之森脩,任緩步以升降,歷丘墟而四周,智無涯而難恬,性有方而易適,差一豪而遽乖,徒理存而事隔,故羈馬思其華林,籠雉想其臯澤,矧流客之歸思,豈可忘於疇昔。
  【啓】梁張纘謝東宮賚園啓曰:性愛山泉,頗樂閑曠,雖復伏膺堯門,情存魏闕,至於一丘一壑,自謂出處無辨,常原卜居幽僻,屏避喧塵,傍山臨流,面郊負郭,依林結宇,憩桃李之夏陰,對徑開軒,采橘柚之秋實,而王畿陸海,畝號一金,涇渭土膏,豪傑所競,徙居好畤,必待使越之裝,別館河陽,亦資牧荊之富,此園左帶平湖,修陂千頃,右臨長薄,清潭百仞,前逼逸陌,朝夕爽塏,後望鍾阜,表裏煙霞,每賸春迎夏,華卉競發,背秋嚮鼕,雲物澄霽,窺瞰戶牖,不異登臨,升降階墀,已窮歷覽,舟楫所屆,纍日不能究其源,魚鳥之豐,山澤不能逾其美。
  ◇圃
  《毛詩》曰:折柳樊圃。
  又曰九月築場圃。
  傳曰:晉侯取蒍氏之圃以為囿。
  《論語》曰:樊遲請學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
  《列子》曰:三畝之圃不能耘。
  《楚辭》曰:忽死蘭圃,楚有蕙圃。
  《山海經》曰: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即懸圃也。]
  《淮南子》曰:昆侖山有曾城九重,其高萬一千裏,懸圃涼風在昆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滿足潢水。
  《穆天子傳》曰:舂山之澤,清水出泉,溫和無風,飛鳥百獸之所飲,先王之所謂懸圃。
  【詩】梁庾肩吾從皇太子出玄圃詩曰:春光起麗譙,屣履步山椒,閣影臨飛蓋,湋鳴入洞簫,水還登故渚,樹長蔭前橋,緑荷生倚葉,丹藤上細苗,顧循慚振藻,何用擬瓊瑤。
  【銘】隋江總玄圃石室銘曰:仙山石〈口咼〉,仙宇石墻,地雲正域,道示修羊,紫煙碧露,絳雪玄霜,廣成不踐,王烈未翔,移華甲觀,徙構震方,遠跨飛梁,俯臨倒景,瓊蕊珠樹,金階玉井,映日分暉,搖風共影,岫濃翠合,林虛桂靜,朔去偷桃,董來貨杏,檐非刻削,戶恣登臨,迎春花近,避暑涼深,秋雲捲闇,鼕霰停陰,桐棲鳳采,竹化竜吟,輕飛亂色,激溜成音,天縱儲睿,生知作兩,弦誦餘隙,仁智為賞,河麯停遊,洛濱息往,祥梨吐秀,瑞燕流響,一物或鎸,萬國斯仰。
  ◇蠶
  《禮記》曰: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室,奉種浴於川,桑於公桑。
  又曰:季春之月,後妃齊戒親桑,以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以供郊廟之服。
  《東觀漢記》曰:明德馬後,置織室,蠶於濯竜中,數往來觀視,內以為娛樂,外以先女功。
  《續漢書》曰:貴人助蠶,玳瑁釵,加簪珥。
  又曰:光武建武二年,野蠶成繭,野民收其絮。
  《玄中記》曰:大月氏有牛,名曰日及,割取肉一二斤,明日瘡愈,漢人入國,示之以為珍異,漢人曰:吾國有蟲,大如小指,名曰蠶,食桑葉,為人吐絲,外國復不信有之。
  《古今註》曰:元帝永元四年,東萊郡東牟山,有野蠶為繭,繭生蛾,蛾生卵,卵著石,收得萬餘石,民以為蠶絮。
  【賦】晉楊泉蠶賦曰:惟陰陽之産物,氣陶化而播流,物受氣而含生皆纏綿而自周,伊夫蠶之為物,功巨大而弘優,成天子之袞冕,著皇后之盛服,昭五色之玄黃,作四時之單複,是以王者貴此功焉,使皇后命三宮之夫人。又世婦之吉者,親桑於北宮,二月初吉,遂布令於天下,百闢兆民,使鹹務焉,是以仲春之月,吉日庚午,既差我馬,惟蠶之祖,編使童男,作以童女,溫室既調,蠶母入處,陳布說種,柔和得所,晞用清明,浴用穀雨,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濕是候,逍遙偃仰,進止自如,仰似竜騰,伏似虎趺,員身方腹,列足雙俱,昏明相推,日時不居,粵召役夫,築室於房,於房伊何,在庭之東,東受日景,西望餘陽,既酌以酒。又挹以漿,壺餐在側,敷修在旁,我鄰我黨,我助我康,於是乎蠶事畢矣,大務時成,閣紆捲薄,灑掃宮庭,蠶母須飾,從容自寧,至於再宿三日,乃開闔啓房,是瞻是觀,方者四張,員者紆盤,縱者相屬,橫者交連,分薪柴而解著,繭係互而相攀,競以挐攫,再笑再言,惰者悅而忘解,劣者勉以增勤,是月也,天子以太牢之禮,獻繭於寢廟,皇后親繰三盆,然後辨於夫人世婦,至於百闢卿士,下及兆民,鹹趨繰事,爾乃絲如凝膏,其白伊雪,以為衣裳,冠冕服飾,禮神納賓,各有分職,以給百禮,罔不斯服,夫功也起於綿,綿成於翼,翼頌之難,周論之罔極,殷斯勤斯,如何勿憶。
  ◇織
  《毛詩》曰: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魏志》曰:中山恭王裒,徙封濮陽,太和二年就國,尚儉約,敕妃妾紡績織紝,習為傢人之事。
  《博物志》曰:近世有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查來,此人乃立於查上,忽忽不覺晝,奄至一處,有城郭屋捨,望室中多見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驚問此何處,答曰:君可詣蜀,問嚴君平。
  《搜神記》曰: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
  【詩】古詩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濯素手,札札弄機杼。
  梁簡文帝詠中婦織流黃詩曰:翻花滿階砌,愁人獨上機,浮雲西北起,孔雀東南飛,調絲時繞腕,易躡乍牽衣,鳴梭逐動釧,紅妝映落暉。
  梁劉孝威在郄縣遇見人織寄婦詩曰:妖姬含怨情,織緯起秋聲,度梭環玉動,踏躡珮珠明,經稀疑杼澀,緯斷恨絲輕,蒲萄始欲罷,鴛鴦猶未成,雲棟共徘徊,紗窗相嚮開,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曨曨隔淺沙,的的見妝華,鏤玉同心藕,雜寶連枝花,紅巾嚮後結,金篸臨鬢斜,機頂挂流蘇,機傍垂結珠,青絲引伏兔,黃金繞鹿盧,豔采裙邊出,芳脂口上渝,百城交問遺,五馬共踟躕,直為閨中人,守故不要新,夢啼漬花枕,覺淚濕羅巾,獨眠真自難,重衾猶覺寒,玄憶凝脂緩,彌想橫塵歡,行驅金絡騎,歸就城南端,南端稍有期,想子亦勞思,羅襦久應罷,花釵堪更治,新妝不點黛,餘還自畫眉。
  陳徐陵詠織婦詩曰:纖纖運玉指,脈脈正蛾眉,振躡開交縷,停梭續斷絲,檐前初月照,洞戶未垂帷,弄機行掩淚,彌令織素遲。
  陳蕭詮賦婀娜當軒織詩曰:東南初日照秦樓,西北織婦正嬌羞,綺窗猶垂翡翠幌,珠簾半上珊瑚鈎,新妝入機映春牖,弄杼鳴梭挑纖手,何曾織素讓新人,不掩流蘇推中婦,三日五匹未言遲,衫長腕弱繞輕絲,綾中轉躡成離鵠,錦上回文作別詩,不惜紈素同霜雪,更傷秋扇篋中辭。
  【賦】後漢王逸機賦曰:帝軒竜躍,庶業是昌,俯覃聖恩,仰覽三光,爰製布帛,始垂衣裳,於是取衡山之孤桐,南嶽之洪樟,結靈根於盤石,託九層於岩傍,性條暢以端直,貫雲表而剴倉,儀鳳晨鳴翔其上,怪獸群萃而陸梁,於是乃命匠人,潛江奮驤,逾五嶺,越九岡,斬伐剖析,擬度短長,勝復回轉,剋像乾形,大匡淡泊,擬短則川平,光為日月,蓋取昭明,三軸列布,上法臺星,兩驥齊首,儼若將徵,方圓綺錯,微妙窮奇,蟲禽品獸,物有其宜,兔耳跧伏,若安若危,猛犬相守,竄身匿蹄,高樓雙峙,下臨清池,遊魚銜餌,瀺灂其陂,鹿盧並起,纖繳俱垂,一往一來,匪勞匪疲,於是暮春代謝,朱明達時,蠶人告訖,捨罷獻絲,或黃或白,蜜〈蟲葛〉凝脂,纖纖靜女,經之絡之,爾乃窈窕淑媛,美色貞怡,解鳴珮,釋羅衣,披華幕,登神機,乘輕杼,覽床帷,動搖多容,俯仰生姿。
  晉楊泉織機賦曰:伊百工之為伎,莫機巧之最長,似人君之列位,象百官之設張,立匡郭之制度,如城隔之員方,應萬機以布錯,實變態之有章,是以孟秋之月,首殺庶物,工民呈材,取彼椅梓,楨幹脩枝,名匠騁工,美乎利器,心暢體通,膚合理同,規矩盡法,因事作容,好無不媚,事無不供,於是乎女工就,素絲輕,貫綜紀,簡姦清,織女揚翬,美乎如芒,麗姿妍雅,動有令光,足閑蹈躡,手習檻匡,節奏相應,五聲激揚,濁者含宮,清者應商,和聲成柔,慷慨成剛,屈申舒縮,沉浮抑揚,開以厭間,闔以高梁,進以懸魚,退以俠彊,氣變相應,陰感乎陽,黽勉不及,進卻頡頏,事物之宜,法天之常,既合利用,得道之方。
  ◇針
  《吳書》曰:虞翻年十二,有客詣翻兄,不遇之,翻乃與客書曰:磁石不受麯針。
  【賦】楚荀況針賦曰:有物於此,生於山阜,處於室堂,無知無功,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窬而行,日夜合離,以成文章,已能合從。又善連橫,下覆百姓,上飾帝王。
  漢曹大傢針縷賦曰:鎔秋金之剛精,形微妙而直端,性通遠而漸進,博庶物而一貫,惟針縷之列跡,信廣博而無原,退逶迤以補過,似素絲之羔羊,何鬥筲之足筭,鹹勒石而升堂。
  ◇市
  《列子》曰: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問之,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魯連子曰:孟嘗君逐於齊,譚子曰:富貴則就,貧賤則去,此物之必至,而理固然也,原君忽怨,請以市論,市朝則盈,夕則虛,非朝愛而夕則憎之也,勢使然。
  《漢書》曰:楚王戊與吳通,申公白公二人諫,不聽,衣之赭衣,使杵臼椎舂於市。
  又曰:刺綉文,不如倚市門,此言末業貧者之資。
  又曰:司隸校尉解光,奏王根曰:縱橫恣意,大治室第,中立土山,而立兩市,殿上赤墀,戶下青璅。
  《東觀漢記》曰:樊重治傢産業,起廬捨高樓連閣,陂池灌註,竹木成林,閉門成市。
  華嶠《後漢書》曰:宋登為汝陰令,為政明能,號稱神父,出為潁川太守,市無二價,道不拾遺。
  《漢名臣奏》曰:太尉屬應劭等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故自漢興於茲,數犯障塞,且無寧歲,吏民創禁,不與交關,唯至鬍市,乃成靡服,非畏威懷德,實玩中國珍異之故耳。
  戴延之《西徵記》曰:洛陽舊有二市,一曰金市,在宮西大城內。
  【詩】梁庾肩吾看放市詩曰:旗亭出禦道,遊目暫回車,既非隨舞鵠,聊自入看書,懸龜識季主,榜酒見相如,日中人已合,黃昏故未疏。
  陳張正見賦得日中市朝滿詩曰:雲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塵飛三市路,蓋入九重城,竹葉當爐滿,桃花帶綬輕,唯見爭名利,安知大隱情。
  【教】梁簡文帝移市教曰:臨淮作守,白鹿隨而忘反,蕭令解綬,黃雀從而不歸,況復衛卒遮車,追民擁榜,瞻言前古,眇愧弘多,吾旅泊鼕川,阻茲涸水,日中總會,交貿遷移,雖樊無外取,晏得所求,而旗亭舊體,自有常處,不容近違孔奮,遠逐曹參,正恐舊肆盈虛,或成彫廢。
  周庾信答移市教曰:昔張楷碩儒,尚移弘農之市,宜官[原訛宮,據馮校本改。]妙篆,猶緻酒垆之客,況復德總郇周,聲高梁楚,希風慕義之士,舉袂成帷,臥轍反車之流,磨肩相接,遂使王充閱市之處,遠出荒郊,石苞販鐵之所,翻臨涯岸,聖德謙虛,未忘喧湫,欲令吹簫舞鶴,還反舊鄽,賣卜屠羊,請辭新闠,而交貿之黨好留,豳岐之衆難遣。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 天部上 據明本補捲二 天部下 據明本補捲三 歲時上 據明本補捲四 歲時中 據明本補
捲五 歲時下捲六 地部、州部、郡部捲七 山部上捲八 山部下、水部上
捲九 水部下捲十 符命部捲十一 帝王部一捲十二 帝王部二
捲十三 帝王部三捲十四 帝王部四捲十五 後妃部捲十六 儲宮部
捲十七 人部一捲十八 人部二捲十九 人部三捲二十 人部四
捲二十一 人部五捲二十二 人部六捲二十三 人部七捲二十四 人部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