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65節: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1)
納蘭秋 Na Lanqiu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鬆岡。
--蘇軾·《江城子》
關於蘇軾,關於一個豪放男人的似水柔情。
心理學家稱,如果一個人兼具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話,那麽這個人將會有極好的人緣。這就好比男人的細膩被女人所看重,女人的大度被男人所看重一樣,蘇軾無疑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中國古代作傢中人氣最高的一位,生前死後都討人喜歡。東坡燒的肉叫"東坡肉",東坡沏的茶叫"東坡茶",東坡釀的酒叫"東坡酒",東坡用的硯臺叫"東坡硯"等等,千古文人,能受到如此待遇的,唯有蘇軾一人了。
蘇軾曾經妒嫉過柳永的紅,而柳永卻打心眼妒嫉蘇軾的人緣。
蘇軾的似水柔情與十年有關。
十年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千年是神話,百年不現實,衹有十年,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這樣一種真實的滄桑,更能震撼我們的心靈。
十年前,他可以牽她的手,十年後,他從她身邊走過,可是他的眼裏已經沒有她。
十年前,陸遊和唐琬在瀋園相依相偎,十年後,他們在瀋園相遇,而她已經嫁作他人婦,而他另娶她作妻。
又有楊過和小竜女,十年前他們在戰亂中流失,十年後他們在絶情𠔌重逢,蕩氣回腸的感情在經歷了十年的考驗後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蘇軾的十年呢?
十年前,他十八歲,他娶了十五歲的王弗為妻,之前他們沒有任何接觸,這是一樁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然他們也門當戶對。不料,無心插柳,成就了一段千古佳緣。
十年後,王弗去世。又十年,是王弗的周年,王弗進入他的夢中,醒來後,惟有淚千行,遂作《江城子》,緬懷他摯愛的妻子。
蘇軾這樣一個男子,之所以有很多人喜歡,尤其是一些多情女子,是因為蘇軾本人也是一個多情多義的男子。但他的多情與柳永的多情是不相同的,柳永的多情是在同一時間同時愛着多個女子,而蘇軾的多情則是在不同的時段一心一意的愛着某一位女子。所以,柳永是浪子,蘇軾是千載難逢的好男子。
王弗是蘇軾的第一任妻子,但卻不是他的初戀。蘇軾的初戀是他的堂妹,史書上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在蘇軾的紀念詩文中,他親切的稱她為"小二娘"。蘇軾十八歲之前所有美妙的回憶都與小二娘有關,她是一個天使一般的女孩,純潔、健康、可愛,郭沫若曾在回憶錄裏坦白,年少的他很想去摸一摸新婚嫂子那纖細的手,情竇初開的少年蘇軾,也曾懵懂的想去牽她的紅酥手,不料她的紅酥手卻被另外一個叫柳仲遠的男人牽去了。
少年蘇軾平生第一次嘗到了失戀的滋味,那是一種淡淡的似乎又很美好的憂傷,後來他為小二娘寫情詩,曰:"羞歸應為負花期,已是成蔭結子時。"小二娘死的時候,蘇軾曾用"情懷割裂"、"心如刀割"這樣慘烈的詞語來形容他的心情,並為小二娘寫一往情深的祭文: "……萬裏海涯,百日訃聞。拊棺何在,夢濕濡茵。長號北風,寓此一尊。"可見,當年的蘇軾對小二娘是動過真情的。
小二娘的紅酥手被別人牽走了,他也牽到了屬於自己的紅酥手。他的妻子王弗,是一個安靜而又靈敏的女人,既有大傢閨秀的端莊,又有小傢碧玉的賢淑,如果把蘇軾比作李世民,那麽王弗就是長孫皇后了。
堪稱古代第一賢妻,是蘇軾絶無僅有的賢內助。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幹政的,"婦人之仁","頭髮長,見識短",女子一幹政,就沒有好下場。李世民之所以成為千古一帝,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心胸寬廣的男人,他尊重女人,尊重他的妻子,他把朝廷上的事情拿來問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拒絶回答,李世民赦她無罪,於是她委婉說出自己的意見,從而避免了李世民在朝政上一些錯誤的决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 | 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 | 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 | 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 | 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 | 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 | 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 | 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 | 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 | 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 | 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 | 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 | 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