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一時英豪(7)      梅毅 Mei Yi

  由於石勒為政較為寬和,趙國境內的人民在兵荒馬亂之後,稍得喘息。同時,石勒和河南的晉臣祖逖也修書示好,雙方罷戰,兵事不興了好一陣子。
  石勒為人,雖是文盲出身,但重視教育,常親自到大學、小學去視察,賞賜學士老師衣物。軍旅之中,他也常讓儒生讀史書給他聽,並往往做出超出常人的議論和判斷。一次,石勒聽人讀《漢書》,當他聽見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後人為君,石勒大驚,說:“如果這樣,又怎能統一天下啊?”儒生接着又讀張良的諫言,石勒喘口大氣,說:“幸虧有留侯的好主意。”
  東晉元帝太興四年(321),石勒軍隊進攻晉朝幽州刺史段匹襌,並生俘了段氏兄弟,盡有幽州之地。轉年二月,石虎以四萬精兵在泰山攻殺降而復叛的晉將徐龕,使徐州、兗州也附於後趙。公元323年,石勒軍隊又進攻東晉青州守將曹嶷(曹嶷原為漢將,反降於東晉),坑殺三萬軍士,俘斬曹嶷。324年,石勒軍隊又攻取了東晉的下邳、東海和彭城等地。
  公元325年6月,石勒大將石生占據洛陽後,進攻東晉的司州刺史李矩。李矩等人不敵,就派人嚮前趙的劉曜投降。劉曜派中山王劉嶽率一萬多精兵馳援,並在孟津和石梁打敗後趙軍隊,俘殺五千多人。至此,前趙後趙完全撕破臉面,公開交戰。
  石勒大怒,馬上命中山公石虎率四萬步騎飛馳成臯關,與前趙中山王劉嶽大戰於洛水。劉嶽大敗,退守石梁。劉曜親率大軍增援,夜中軍營多次無故潰亂,衹得撤回長安。最後,石虎攻剋石梁,俘虜了劉嶽等前趙將領八十多人,坑殺前趙士兵一萬多人。此戰過後,石勒的力量已經擴展至淮河流域。
  東晉成帝鹹和三年(328),石勒發動了滅前趙的戰役。但劉曜一戰小勝,大敗石虎於高侯原(山西聞喜)。前趙乘勝前進,但沒有直接撲嚮襄國,而是包圍了洛陽。年底,石勒孤註一擲,親自率兵前往,與劉曜决戰。洛陽一戰,石勒大勝,擒殺前趙皇帝劉曜,滅了前趙(詳見《血海中原的狼頭大纛》)。
  大勝之後,群臣功進。東晉成帝鹹和五年(330),石勒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不久,他索性直接稱帝,改元建平。至此,中國北方幾乎全部歸於趙土,此後,一直到石勒去世,後趙與東晉也沒有特別大的戰事,雙方以淮水為界,暫時休戰,各自經營內務。
  滅前趙,稱皇帝,石勒的後趙達到了鼎盛時期。夷漢賓服,四方來朝。得意之際,在一次宴見高句麗使臣的大會上,石勒酒酣之餘,問身邊的近臣徐光:“朕與古代君主相比,能和誰相仿呢”?徐光當然撿好聽的話講:“陛下神武籌略比漢高祖劉邦還高,雄藝英武可比魏武帝曹操,有史以來,軒轅皇帝第一,陛下您排第二。”
  石勒聞言大笑,說:“愛卿所言太過。人應該有自知之明啊!朕若逢漢高祖,當北面而事之。若遇光武帝劉秀,當與其並驅中原,鹿死誰手,亦未可知。大丈夫行事應磊磊落落,朕終不效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母,狐猸以取天下也。所以,朕之才能當在劉邦、劉秀之間的樣子,又怎能與軒轅皇帝相提並論呢?”
  群臣皆頓首稱萬歲。心服、口服,不得不服。
  帝王最難身後事石勒稱趙王後,其心腹謀臣張賓已經去世。石勒當時深加痛惜,哭嘆說:“老天不欲我成就大事,怎麽這麽早就奪去我的右侯呵1後來,他與謀士徐光、程遐等人議事,常常覺得這些人水平太低,使他時時感嘆:“右侯(張賓)捨我去,令我與此輩共事,豈非酷乎1
  石勒後期,繼承人問題也是他很矛盾的事情。其太子石弘,“幼有孝行,以恭謹自守”,自小跟隨漢儒學典籍,文質彬彬。想起自己的太子平素親近文士,石勒也很擔憂,對徐光說:“太子文弱,殊不似將傢子弟。”徐光回曰:“漢高祖以馬上取天下,孝文帝以玄默守之,聖人之後,必有勝殘去殺者,天之道也。”石勒聞言大悅,覺得很有道理。
  徐光因之進言:“皇太子仁孝溫恭,中山王(石虎)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死亡),臣恐社稷必危,應漸奪中山王威權,使太子早參朝政。”石勒點頭。
  右僕射徐遐是皇太子石弘的親舅,他更加擔心國傢的安危,也嚮石勒進言:“中山王石虎勇武權智,群臣莫及,但其本性殘忍,驕橫不法,其諸子皆掌兵權。陛下在,自當無事,應早除之,以安天下大計。”
  石勒不聽:“今天下未平,太子年輕,正要依靠中山王輔佐。”
  徐光、程遐二人日夜憂心,合計道:“中山王石虎深恨我們兩人,一旦主上晏駕,皇太子必遭他的毒手,我們兩人也難逃殘戮,為了安國寧傢,要拼死勸諫皇上除掉中山王。”
  於是,趁另一次進見之機,徐光問石勒:“陛下拓平八州,帝有海內,但神情之間仍有不悅、憂慮之色,為什麽呢?”
  石勒答道:“吳蜀未平,書軌不一,司馬氏猶據有江東,恐後人譏笑我未為一統天下之帝王,故而憂形於色。”
  徐光進言:“臣還以為陛下是為腹心之患而憂,誰知您在為四肢小患而憂!陛下您鼎定中原,占據洛陽、長安二都,為中國堂堂帝王,天命所歸,誰能不服?因此,司馬氏江東之患,四肢之小疾也;中山王石虎,憑藉您的神威,攻伐四剋,自言英武衹在您之下,此人殘暴多姦,見利忘義,常有怏怏不足之色。近日宴集,多有輕視皇太子之色,陛下隱忍容之,臣恐陛下萬年之後,宗廟必生荊棘,此人才是您腹心大患,應早予除之1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