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佛 Buddha   》 第64节: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3)      季羡林 Ji Xianlin

  第二部是慕克吉的《提婆达多的传说》(B?Mukhevjee,Die ?berliefemngvon Devadatta,M?nchen 1966)。这是-部专门研究提婆达多的书,在以上诸书中是水平最高的。它把提婆达多的事迹分为主要传说、附属传说、个别记载三大项,主要传说包括四件大事:一,作为和尚的提婆达多;二,提婆达多想夺取领导权;三,夺权斗争和他的恶行;四,他那破僧的尝试,然后加以综述并分析其可靠性。附属传说包括提婆达多的家谱、他的青年时期、杀死大象、参加射箭比赛、想毒死佛陀从而堕入地狱。个别记载对象仍然是上述诸大事。最后一部分是资料的鉴别和评价。作者根据提婆达多传说各异本,主要是上座部、法藏部、化地部、说一切有部和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五部律,分析事件的过程,确定其先后次序。他触及了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佛陀派阿难或舍利弗到王舍城去宣布提婆达多非法(第52~54页),提婆达多的五法(第41~45页,第104页),提婆达多与阿阇世和晡剌拿的关系(第126页)。作者指出了提婆达多代表正统方向,这是本书的高明之处。但是其高明也就到此为止。作者一点也没有认识到,这在佛教开创时期是一场两条路线的斗争,也没有分析提婆达多思想与晡剌拿的关系。因此,我们只能说,他的认识有极大的局限,没有搔到痒处。
  欧美和印度学者的著作就引到这里为止。我不想求全,因为没有那个必要。这几部著作是有代表性的,鼎尝一脔,豹窥一斑,欧美、印度的研究水平一目了然。这些著作和我没有引用的众多著作,基本上都没有脱开正统佛典的羁绊。哪一部书也没能真正认识提婆达多事件的重要意义,这一件事真成了千百年来印度佛教史上待发之覆。多少年来,我个人就对此事有所怀疑。因此,在搞其他研究工作之余,随手搜集了一些有关提婆达多的资料,现在加以整理,希望能够用新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还提婆达多事件以本来面目。同时也希望对印度佛教史的研究增加点新东西,在某一些方面改变对印度佛教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如果我的观点能够站得住脚的话,将来再写佛教史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改换一下写法。
  二、佛典中对于提婆达多的论述
  为了解决提婆达多问题,我想从分析佛典中关于他的记载入手。现存的佛典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和再传弟子们的一家之言。提婆达多是斗争的失败者,对于他根本不可能有真实的记载,既然不真实,就必然自相矛盾。这情况有点像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著作(如果有的话)都已荡若云烟,今天要想了解他们,只能从他们那些胜利了的论敌的诬蔑不实之辞中去细心地爬罗剔抉。对于提婆达多,我们也只能利用现存的佛典,剔抉其矛盾之处,然后努力摄取真相。
  佛典中关于提婆达多的论述多如牛毛。想全面地介绍提婆达多,困难不在于材料太少,而在于材料太多。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以唐义净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基础来加以叙述(以下简称《破僧事》),于必要时采用一些其他佛典的说法。《破僧事》实际上类似一部佛传,我只选取其中与提婆达多关系密切的事件加以介绍。《破僧事》的梵文原文已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Gilgit)发现,但残缺不全,只剩下最后一段Gilgit Manuscripts,vol?Ⅲ,part Ⅳ,Calcutta,1950?请参阅 Charles S.Prebish,Vinaya and Pratimoksa: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t Ethics,见A .K.Narain,Studies in History of Buddhism,Delhi,1980,P?237。,对我们参考价值不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华艺出版社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第2节:羡林按(1)
第3节:羡林按(2)
第4节:羡林按(3)
第5节:羡林按(4)
第6节:羡林按(5)
第7节:羡林按(6)
第8节:羡林按(7)
第9节:羡林按(8)
第10节:羡林按(9)
第11节:羡林按(10)
第12节:羡林按(11)
第13节:羡林按(12)
第14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1)
第15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2)
第16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3)
第17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4)
第18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5)
第19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6)
第20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7)
第21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1)
第22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2)
第23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3)
第24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