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從中關村到中國社會:中國的新革命   》 第64節:三次浪潮,潮起潮落(4)      凌志軍 Ling Zhijun

  這都是王江民來到中關村最初一周的事。那時候中關村遠不像今天這樣華麗,白頤路兩邊全是工地,到處塵土飛揚,一片混亂。可是街上活躍着家乡沒有的氣息,讓這個陌生人分外着迷。像所有中關村的創業者一樣,他喜歡這場商業遊戲,陶醉於把自己的發明變成鈔票的那份快感。當他功成名就之後,有一次對清華大學數百個用崇拜眼光望着他的學生說:"你們衹要下苦功夫,開發出一些新東西。中關村這個環境,是個東西就能賣,是個好東西人傢就會搶着賣。"他的舉止粗俗,滿嘴膠東腔調,走路一瘸一拐,看上去很土,即不像學者,也不像商人。有個記者說他"是中關村辦企業的人中最富有詩人氣質的一位",看來也不靠譜,但是當他說出"機遇都在空中飄着,到處都是"的時候,再也沒人敢懷疑他的智慧和專業能力。
  他1951年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這是伸嚮太平洋的一個半島的最頂端,三面環海,距離北京有800公裏,以當時的交通狀況,大約需要兩天路程。由於小兒麻痹癥導致的殘疾,王江民自幼便與孤獨為伍。"我衹知道自己下不了樓,"他在回憶孩提時代的時候說,"每天衹能守在窗口,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用一張紙撕成一些小條條,然後,擰成一些轉轉兒從樓上往下扔,看着轉轉兒一直飄到樓下去。"在我們的國傢裏,像這樣的殘疾者至少有5000萬人,他們似乎終其一生都是聽天由命。王江民是個例外,他選擇了抗爭。他說他喜歡蘇聯作傢高爾基的一句話,"人都是在不斷地反抗自己周圍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拖着殘腿爬山,騎自行車,跳進冰冷的海水裏考驗耐力,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當成一個必須忍受地獄般折磨的苦行僧。雖然他一生都在渴望一副健康的軀體,但是他卻越來越仰賴於精神的力量。他後來成為一個熱心殘疾人事業的慈善傢,以施財助人為樂事。但是誰都知道,他的徵服人的力量不是物質的,而在於他總是能夠用健全的精神來支配傷殘的肉體。
  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北京電視臺的編導、《計算機報》的記者、還有一些作傢,都曾用了很大精力去采訪王江民。他們非常瞭解他,但卻都對他能把一個如此虛弱的肉體和一個如此強悍的靈魂集於一身,感到迷惑不解,謂之"不可思議的傳奇"。有個人說,"都說中關村不再相信傳奇,但王江民的傳奇就發生在現在,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第二個人說:"無論這個時代多麽地依賴和提倡集體協作,但個性的張揚永遠不會泯滅,永遠讓人激動不已。"第三個人說:"每一個想在中關村追求成功和傳奇的人,都會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希望和信心,因為王江民各方面的起點都非常之低,低到在外人看來憑着外在條件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人人都說計算機世界是年輕人的天下,王江民卻極為罕見地開創了大器晚成的先例。除了身體殘疾,他的教育背景也是先天不足。他在初中畢業之後進入工廠做工,一開始幹的是機械設備,後來又做光學儀器。他依靠業餘學習彌補知識的匱乏。他在早期獲得的最重要的榮譽幾乎都同他的"先天不足"有關,包括"全國青年自學成纔標兵"和"全國自強模範"。如果時代不曾改變,他的名字就可能永遠衹留在"身殘志堅"的光榮榜上。
  但是計算機改變了這一切。1989年王江民花800塊錢買來一臺"中華學習機"。這一年他已38歲。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見過計算機。他的電子學知識幾乎全部來自童年時代自己動手安裝的晶體管收音機。又過了一年,他纔有了一臺真正的個人計算機,那是"IBM8088"。他開始學習Basic語言。"我沒有感覺我老了,也沒有感覺我不行,"他說,"衹感到英語基礎不好。"一開始,他是為了教育他的剛剛上小學的孩子。他把小學初年級的數學和語文課程編成教學軟件,刊登在《電腦報》上,賣給對它有興趣的教師。那時候出賣軟件不叫"賣",而叫"交流"。《電腦報》與他達成協議,每"交流"出去一套軟件,付給他25元。這樣的"交流"持續了三個月,王江民得到800元。因為這次成功的交易,他意識到軟件是可以掙錢的,而且掙的錢遠遠高於工資。他再接再厲,開始為工廠開發工業控製軟件。有一段時間,用戶總是抱怨他的軟件不好用,他以為是自己的技術有問題,但很快就發現有可能是一種病毒居中作祟。當他用手工方法把病毒除去之後,問題立即解决了。於是他設法再現自己的殺毒過程,這成為他的第一個殺毒程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前言(3)
第4節:試驗區(1)第5節:試驗區(2)第6節:試驗區(3)
第7節:試驗區(4)第8節:試驗區(5)第9節:試驗區(6)
第10節:試驗區(7)第11節:試驗區(8)第12節:試驗區(9)
第13節:試驗區(10)第14節:試驗區(11)第15節:試驗區(12)
第16節:轉變的年代(1)第17節:轉變的年代(2)第18節:轉變的年代(3)
第19節:轉變的年代(4)第20節:轉變的年代(5)第21節:轉變的年代(6)
第22節:轉變的年代(7)第23節:轉變的年代(8)第24節:轉變的年代(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