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論北大 》
第64節:不能遺忘的思想遺産(6)
錢理群 Qian Liqun
毛澤東:“革命傢”,還是“偉大的馬列主義者”?
這一代人是在毛澤東時代長大的,如前文所引,對競選人的調查表明,他們中許多人從小就崇拜毛澤東,並積極響應毛澤東的號召,參加“文化大革命”;因此,如何評價毛澤東,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1980年的競選者和他們的同代人對毛澤東的評價,有兩個值得註意的特點。其一,在對16位競選者的調查中,談到對毛澤東的評價,除一人表示“待研究”外,其餘15人都認為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即使“犯有嚴重錯誤”也不失其“偉大”。另一方面,在被問及“你最敬佩誰”時,衹有一人回答:“還是毛澤東”,其餘都另有選擇,其中有5人選擇了周恩來,還有一人選彭德懷,一人選陳雲。
在競選人看來,“對於毛澤東主席的評價的變化,是中華民族思想和政治改革與進步的重要標志”。這是因為,正是長期以來,將毛澤東視為“黨的絶對權威和‘神聖的神’”,由此形成的“跟着毛主席就是勝利”的觀念,使得無論是老一輩的革命者,還是年輕的一代,都在“文化大革命”中盲從於毛澤東,“從而幾乎摧毀了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我國人民幾十年積纍的人力、物力,我國人民幾千年創造的文化財富。這是中國共産黨建黨以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沉重的教訓之一”。他們又指出,“在我國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傳統的社會科學理論體係中,對曾被譽為我黨、我軍和我國的唯一締造者的毛澤東主席的評價是較核心的問題之一。對這個問題的重新考察,勢必引起一係列與之密切相關的理論問題”的重新思考,以及對傳統理論進行“徹底的批判和審視”,這都將帶來思想、理論的新的解放。
在破除了神話、迷信以後,如何科學地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競選人中就産生了不同的意見。在前引調查中,16名競選人中有10人認為毛澤東儘管有嚴重錯誤,仍不失為“偉大的馬剋思主義者”,有5人認為毛澤東僅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傢”,1人表示“待研究”而沒有正面發表意見。有論者認為,毛澤東“對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起到了某種意義上看來是决定性的貢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不愧為偉大的中國革命傢”。他強調,毛澤東緊緊抓住的是馬剋思主義的“實踐性和革命性”,認為馬剋思創造的龐大的理論體係,“其目的衹是一個,就是要證明無産階級造反不是胡闹,而是有道理的是必然的”,因此,他的着力點在革命實踐,是一個革命傢,而對馬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的認識不充分。
如競選人所意識到的那樣,對毛澤東的評價不僅是一個尖銳的現實政治問題,而且涉及其實踐中的錯誤背後的思想文化根源,以及許多更深層次的理論問題。由於競選運動本身的限製,自然不能充分展開。而對毛澤東的評價及相關的理論問題,都是後來者所不斷遇到和不能回避的:在這個意義上,1980年的思考和辯論,衹是一個開始,但又是一個重要的開始。
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及社會主義實踐的反思
在對競選人的調查中,還有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我國目前社會性質”。說不能回避,是因為“目前社會性質”既是歷史發展的結果,也是未來發展的基礎與前提;因此,無論反思歷史,還是設計改革,都先要弄清“我國目前社會性質”。而且這個問題還要不斷地提到每一個觀察、思考中國歷史與現實問題的人們的面前。在這個意義上,看看1980年人們的思考與論爭,是很有意思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1) | 第2節: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2) | 第3節: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3) | 第4節: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4) | 第5節: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5) | 第6節: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1) | 第7節: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2) | 第8節:漫說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1) | 第9節:漫說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2) | 第10節:漫說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3) | 第11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 | 第12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2) | 第13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3) | 第14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4) | 第15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5) | 第16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6) | 第17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7) | 第18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8) | 第19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9) | 第20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0) | 第21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1) | 第22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2) | 第23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3) | 第24節: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