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见地多么深刻的女人!李夫人明白,刘彻之所以对她恋恋不舍,就是因为她平日的面目姣好。如今她形销骨立,容颜枯萎,已非故人,刘彻见后必然厌恶,今后哪里还会思念着她,更甭提关照她的兄弟了。
大病之后,李夫人很快就香销玉殒。李氏尽管只是夫人,但刘彻却以皇后的待遇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李夫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刘彻虽然被拒见面后有些恼怒,但念着与李夫人的旧情,依然尽力为这位宠妃办事。后来,李夫人的哥哥和弟弟都当了大官。哥哥李延年也不用填词作曲,更不必唱歌跳舞了,他成了协律都尉。李夫人的弟弟李广利更不得了,被提拔为贰师将军,并封为海西侯。
由于刘彻没有见过大病之中李夫人可恐的模样,所以他脑子里时常萦绕出那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在他甘泉行宫的墙壁上,到处画的都是李夫人的画像。当刘彻听说齐地(今山东)有一个名叫少翁的方士,有招魂之术,立即将他请进宫来,希望能够把李夫人招来,再见一面。
晚上,这位大师点燃蜡烛,挂好幕布,备上酒肉,开始招魂。他让刘彻坐到另外一个帷帐里,远远观看。一会儿,幕布上隐约出现一个美人,与李夫人的容貌很像,她一会儿痴痴呆坐,一会儿又慢慢走动。刘彻想上前看个真切,李夫人倏忽又不见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位招魂大师最多也就是民间艺术大师,他玩的把戏显然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皮影戏。只不过在那个时代,这东西还属于“高科技”表演,一般人不明就里。
这番招魂,使汉武帝刘彻对李夫人更加思念,随即写下一首类似于今天“梨花体”的诗:“幕布上的美人,是你?不是你?我站着望你,你为什么姗姗来迟。”这首诗除了给后人留下一句“姗姗来迟”的成语,几乎乏善可陈。
由于挡不住对李夫人的思念,后来刘彻又为她写下一首赋。这首赋不算太长,相比较于阿娇向司马相如花钱买的《长门赋》,刘彻的这首在文辞上自然不如文豪,但情感却要真切得多。感情毕竟不是花钱能买来的。
汉武帝刘彻死后,托孤大臣霍光体念帝心,请求继位的汉昭帝追谥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并将其衣物与武帝合葬,以慰藉其相思之情。所以从理论上说,李夫人是刘彻的第三位皇后,而且是与他谥号一致的皇后。
汉武帝一生中,身边女人无数,但真爱过的,恐怕只有李夫人一人。可能正是因为李夫人身体不好,死得早,才得以善终。如果她要像卫子夫那样长寿,命运又会怎样呢?
所以,人,不仅要死得其所,还要死得其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