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永恆的性感尤物:夢露的最後歲月   》 第64節:夢露的最後歲月(64)      米歇爾-施奈德 Michelle - Schneider

  斯特恩多年以後說:"有的時候,當一樣東西完美得無可挑剔的時候,它反倒不顯得美了,它會讓人負擔過重,令人害怕。為了戰勝這種害怕,我們就會對自己說,沒有人會如此完美。然而,瑪麗蓮使人産生了一種想要完美的欲望,因為她有不完美的地方。她脆弱,她的身體和她的臉會因為時間和照明的變化而産生變化,她的嘴唇不完美吧,正是這給了別人想要親吻她的欲望。"
  塔霍湖,卡內瓦旅捨
  1962年7月28日-29日
  在瑪麗蓮生命的最後三十五天裏,她與格林遜見了二十七次面,與恩格伯格見了二十四次面,每個人都給她註射了一些鎮靜劑和一些"葆春註射物"(他們在調查時都不願明講究竟是什麽藥物)。7月初,《生活》雜志的記者在對她進行最後一次采訪時,看到她中斷采訪跑進廚房,讓恩格伯格給她打了一針,然後她變得興奮起來,一直持續到深夜。
  這期間她沒去紐約,但離開洛杉磯好幾次,在加州和內華達州邊界處的卡內瓦旅捨過了兩個周末。那個賭場屬於弗蘭剋·辛納屈和薩姆·吉安卡納共有,由綽號"瘦子"的保爾·達馬托負責日常運作。第一個周末是辛納屈邀請她過去的,說是為了慶祝她與福剋斯公司重新簽訂了合同,並有望於八月的最後一周再次開拍《瀕於崩潰》。他還建議她再去商討拍攝一部新片,由他和瑪麗蓮擔任男女主角。據拉爾夫·羅伯茨說,瑪麗蓮一開始並不太想去,但當她得知迪安·馬丁那個周末會在《名人廳》裏表演節目,她便去了。辛納屈帶着瑪麗蓮上了他那架"剋裏斯蒂娜"號私人飛機,這架飛機裝修豪華,地上鋪着化纖地氈,四周金碧輝煌,有客廳兼酒吧、鋼琴和豪華浴室,還有一張供梳妝用的電熱椅。她被安排住進第52號客房,這些房間是專為貴賓使用的。瑪麗蓮總是裹着黑色頭巾、戴着墨鏡,大部分時間在臥室裏的床上待着。
  她第二次飛往卡內瓦是在死前的最後一個周末。這一次並非普通朋友之間的聚會,也不是慶祝她對福剋斯公司的勝利,而是一些奇怪的人的聚會,這些人的目的是要讓她不要再理肯尼迪兄弟,並想要她閉嘴。人們看到她處於一種精神病人的第二狀態,像幽靈似的逛來逛去,還跟達馬托講了一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晚上,塔霍湖邊下起了霧,人們看到瑪麗蓮站在遊泳池邊,赤着腳,身體前後搖晃着,眼睛直盯着山岡的高處。當她的主人們幾個小時後找到她時,她已處於因藥物和酒精引起的昏迷中。他們把驚恐的、雙臂下垂的她送往雷諾機場,擡上私人飛機,和當初拍攝《不合時宜的人》時一樣。她堅持要雙引擎飛機降落在聖莫尼卡,但夜間這個機場是不開的,衹好改降洛杉磯機場。她大叫着要他們送她回傢。當他們把她交給她的醫生和管傢莫瑞時,她發着抖,開始明白他們叫她去卡內瓦的原因。"發生了一些沒人講過的事情。"達馬托簡短地說了一句。
  據說,幾天後,辛納屈將一捲膠捲交給攝影師比利·伍德費爾德衝洗。在暗室裏,他發現神志不清、服了藥物的瑪麗蓮在薩姆·吉安卡納和弗蘭剋·辛納屈在場的情況下被姦污的照片。衹有迪安·馬丁明白瑪麗蓮的問題所在,遠非藥物、酒精和這種無止境迷失的小女孩的演出。事隔多年之後,他告訴一位記者說,其實她無法承受她無意中發現的秘密,以及關於薩姆·吉安卡納,強尼·羅塞裏和那些"親愛的肯尼迪混蛋們"的故事,這些黑暗的故事伸展在夢幻之國的後面,她與那些花錢從銀幕上欣賞她的觀衆們分享這些故事。她想回到仙境的國度中,但卻不能。她知道了一些別人不願相信的事情。迪安早就看出來了:她將不久於人世。"如果她不閉上嘴,那人傢甚至連藥物都不用就可以送她上西天。"所有這些,瑪麗蓮透過她迷失方向的純潔都看到了,這使她非常害怕。迪安不說,他所知道的,別人也都知道:關於夢露,關於肯尼迪,關於薩姆·吉安卡納,關於這些消失在天使之城的謊言和夾雜在閃光片組成的幽靈之中的灰色真相之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第2節:夢露的最後歲月(2)第3節:夢露的最後歲月(3)
第4節:夢露的最後歲月(4)第5節:夢露的最後歲月(5)第6節:夢露的最後歲月(6)
第7節:夢露的最後歲月(7)第8節:夢露的最後歲月(8)第9節:夢露的最後歲月(9)
第10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0)第11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1)第12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2)
第13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3)第14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4)第15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5)
第16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6)第17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7)第18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8)
第19節:夢露的最後歲月(19)第20節:夢露的最後歲月(20)第21節:夢露的最後歲月(21)
第22節:夢露的最後歲月(22)第23節:夢露的最後歲月(23)第24節:夢露的最後歲月(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