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 成就你的君子风范:礼乐人生 》
第64节:礼仪践行与古礼寻访(7)
彭林 Peng Lin
韩国人的饮食礼
韩国礼仪非常注重突出老人的地位。老人卧床休息之前,晚辈都要为之铺好床褥,问寒问暖。每逢过年过节,晚辈都要向长辈行跪拜礼。平时老人宴席上,如果老人不抽烟,年轻人都不敢抽,只有得到老人允许,才可以抽烟。年轻人向长者敬酒,轻轻碰杯之后,要侧转身体饮酒,因为面对面饮酒是平辈之间的礼节。无论是在公共汽车上,还是在地铁中,年轻人见到老年人,一般都会主动让座。韩国社会普遍流行的尊老风尚,正是从这些非常细小、具体的礼节上培养起来的。
诸如此类的礼仪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得彼此的关系变得非常温和、亲切,人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处处得到他人的尊重,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日本的孩子从小都要在家庭中受到系统的礼仪教育。例如,见到客人要鞠躬,鞠躬时要双脚并拢,双手紧贴裤线,弯腰的时间不得少于三秒钟,等等。日语中的敬语和谦语更是复杂,使用时有严格的规定,其难度足以令外国学生望而生畏。由于日、韩两国的礼仪情况非常相似,这里就不再细谈了。
除了韩、日两国之外,海外华人世界的情况又如何呢?本文仅就华裔非常集中的东南亚地区略谈一些情况。
东南亚的华裔长期脱离故乡,在异国求生存、图发展,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世代相传的中华礼仪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所以每每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我曾经从东南亚华人报纸上看到整整一版“讣闻”,有一则讣闻说到,家属在处理死者遗体时,如何为之“饭含”、“小敛”、“大敛”;而从讣文的整个内容上来看,丧主已经入了天主教,不可能再按中国传统丧礼行事,但他们依然使用中华传统丧礼的词语。此外,有一则妻子死亡的讣闻,落款写作“杖期夫某某”。“杖期夫”是传统丧礼的专门名词,表示丧主的父母已经故去、自己为亡妻服一年之丧。可见,中国传统礼仪的某些因子还非常顽强地存活在当代华裔的观念之中。
当然,毋庸讳言,由于他们生活在异国的土地之上,必然要入乡随俗,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原有的文化传统就会流失殆尽,成为没有“根”的族群。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为此,他们不断从祖国大陆邀请学者前往介绍传统文化,或者撰写普及性的小册子,帮助他们的孩子学习和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
2002年,笔者应菲律宾华人团体之邀,前往马尼拉作讲演,主题是朱熹的礼学。没想到,我在上海飞往马尼拉的飞机上,就看到菲律宾报纸上已经对这次讲演发了消息,可见当地对这类活动的关注。讲演那天,听众很多,其中有专程从马来西亚赶来的,提问非常踊跃。有一位记者拿了一本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问笔者,要求介绍它的背景和价值。场面非常感人。
去年,马来西亚某文化团体给我来信,希望为他们撰写一本关于中华传统礼仪的小册子。来信说,这本小册子是他们的系列出版计划中的一种,读者对象是当地华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希望我尽可能写得通俗一些,有可能的话,最好配一些图。编撰这套丛书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出版费用由华裔捐助,作者也都是尽义务,不取稿酬。我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
最后,我们来看看到海外旅游的中国公民的表现。近年,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出国观光的国民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缺乏礼仪教育,许多人表现粗俗,没有修养,海外媒体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他们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喊叫,旁若无人;有求于工作人员帮忙时,毫无礼貌。每当从报纸、电视中看到这类报道时,我常常觉得脸上发烧。我们这个曾经向海外输出衣冠文物的礼仪之邦,如今在国外的形象居然如此,连礼仪文化的ABC都不懂,真是发人深思。为了改变这种令国人丢脸的局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004年6月9日《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
后记
本书收入了我近几年撰写的十多篇文章,其中,有几篇是关于礼乐文化的讲演稿,还有一些是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论文。最早建议我出版这本文集的,是郑州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人孟巧颖女士。可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沉重压力,使我始终无暇来着手整理它。其后,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先生也多次鼓动我结集出版此书,可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一再违约,迟迟不能结稿。而祝先生锲而不舍,不断给我提出新的交稿日期,令我深感惭愧,于是利用今年的寒假,日夜兼程,终于完成这部文稿的修订工作。
本书的修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些讲演长达两三个小时,而节目播出的长度有限,所以做了比较多的压缩。由于同样的原因,有些媒体记者的访谈稿,在刊登时也多有删节。这类文稿都做了必要的恢复。二是讲演的主题都与礼乐文化相关,而听众则每次都不同,所以往往要先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背景。这些讲稿单篇出现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把它们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显得重复芜累了。因此,这类文稿都做了删节和润饰。三是有些讲演并没有完整的文稿,只有一份提纲,现场也没有录音。这类文稿基本上是靠记忆追写成的。由于上述原因,彼此的风格不尽一致。传统礼学,学者历来惮其繁难,要在大众层面介绍礼学就更是难乎其难。若引用文献过多,则不仅有“掉书袋子”之嫌,而且令听众厌烦。若不引文献,则成无根之谈。为此,尽可能将大段文献消化成白话文,只将最关键的文字引出,这是折衷的方法,不得不为此。这些都是需要首先向读者朋友说明的。
书中还收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02级高雅同学撰写的《无怨无悔的礼道人生》一文。她是清华学生通讯社的记者,也是选修过我的课的学生,这篇文章是她对我的访谈,后来发表在《学生清华》上,其中提到了我的一些经历,关心我的读者或许可以由此了解我与礼乐文化的关系,征得作者同意,把它收进了本书。记得当年高雅同学采访我时,还是一个怯生生的大一学生,一转眼,已经临近毕业,并且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踌躇满志,行将赴美国读研究生,令人唏嘘不已。
本书所谈的内容,都是传统礼学的基本知识,卑之,无甚高论。但对现在的青年读者而言,却未必人人熟知。希望藉由本书的出版,让礼学成为大众的财富。
限于学力,本书的疏漏谬误之处,恐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祝安顺先生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在此谨致三申谢忱之意。
彭林谨识于清华园寓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