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中外建筑的文化脉络:追逐建筑 》
都市流向(1)
刘元举 Liu Yuanju
城市的现代锋芒是无法收敛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嘛,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得净光。
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对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
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颇有意思的。北方大连曾喊过口号:建成北方香港。喊了好多年了,也不知道现在建没建成,即使建成了,我也不知道其意义何在。我只知道这个城市每年都在搞服装节。
城市人的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要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口,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时兴了超短?再看上衣,马夹,一些两件套装,三件套装,一些原本属于附助性的衣服倒变成了正宗服饰,几乎取代了西服上衣西服裙,而且,这种取代没商量,马夹也好,上衣也好,越来越短,短到了可以露出肚脐眼。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因脱节而断层,透出的那一条子皮肤的白皙度犹如一道灿然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会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郁的古典柱廊以及浮雕的阴暗凹处,也会被这道肤线的光芒洞穿吧?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
睡衣式的服饰可以堂然出现在闹市,男人忘记的背心却以一种新的面料成为了女性的抢眼时装,还有人愿穿翻领衣裙吗?越短越好,越漏越好,越透越薄越性感越好,为什么牛仔裤被体形裤取代?又被裤袜特别是那种裤子式的裤袜代替?还有短裤,更具超越优势。过去人们出趟国,到日本,或者到香港深圳,回来给亲友捎带的最普遍的礼物就是丝袜裤袜,哪一位女性的家中没有一迭未拆封的塑料包装的梭角分明的长短丝裤袜呢?买的时候,肯定像藏书似的,看不看没关系,先买来搁家里摆着放着,那是一种喜悦,一种满足。那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会有一天不再喜欢吧?时氅的女孩子现在谁还会在大热天往光滑的腿上套一条丝袜?不穿那东西是一种纯朴,而纯朴则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泳装更说明问题。比基尼正在成为一道风景线,尤其是海滨的城市。
由此,我想到了南方的园林建筑。那种奇妙的造园手笔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漏、透、瘦、皱。比如,扬州的瘦西湖,一条挺窄的小溪,却叫成个湖,这是最瘦的湖了,也充分体现出江南人的聪明才智。我不知道如果不叫这个名字而换成了别的,比如窄河什么的会不会大煞风景?太湖石真好,造园没有太湖石是不可思议的。太湖石就具备这种漏与透的特性,而且,很有灵性。太湖石可真够瘦了,像骷髅,而作为人们向往的减肥药却无论如何不可能把肥肉减到这种味道。至于皱呢?就是多一些褶子,多一些曲线,这跟皮肤的打折无关。总之,这四个字体现了造园艺术的精髓,体现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韵。当然,按照这四个字造出的园林,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是直白的,单调的,其中的含蓄是可以让游人驻足且流连忘返的。而流行时装的这几个字则正好与园林艺术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目录 | 寻找建筑文脉(1) | 寻找建筑文脉(2) | 寻找建筑文脉(3) | 寻找建筑文脉(4) | 寻找建筑文脉(5) | 寻找建筑文脉(6) | 寻找建筑文脉(7) | 寻找建筑文脉(8) | 寻找建筑文脉(9) | 西方的诱惑(1) | 西方的诱惑(2) | 西方的诱惑(3) | 西方的诱惑(4) | 西方的诱惑(5) | 西方的诱惑(6) | 西方的诱惑(7) | 西方的诱惑(8) | 广州有个佘俊南 | 张锦秋之于西安(1) | 张锦秋之于西安(2) | 建筑学巨擘陈植(1) | 建筑学巨擘陈植(2) | 建筑学巨擘陈植(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