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宇宙、地球和生命的进化:时间的1000个瞬间   》 第64节:二、生命演化(15)      Lin Weimin

  剑龙类
  剑龙 剑龙是剑龙类的代表。剑龙生活在侏罗纪,为了保护自身,它们全身披挂着坚固的盔甲。在从脊背的正中最高处稍微向下一点的位置上,长着一连串的直立的三角形骨板,平行且交错地排列成两行。在尾巴的末梢伸出四根大尖刺,这种骨刺多半是驱逐其他恐龙用的,以免它们靠得太近。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大型恐龙,前肢比后肢小很多。它的脑袋和弯龙相似,但它脊背的形状却很特殊,从小小的脑袋起到高耸的臀部,沿陡峭的曲线形成拱桥形,然后又下降到尾巴的末端。巨大的身躯由极强壮的腿支撑着。
  甲龙类 甲龙 甲龙是白垩纪武装恐龙的代表,但是它的外貌却没有侏罗纪的剑龙那样威武壮观。用来保护身体的脊背上的鞘甲和尾巴的骨锤从效果上来看,在甲龙类中可以说是最发达的。
  这类恐龙说起来也就是古代的穿山甲,当遭受到肉食恐龙攻击的威胁时,就将身体蜷缩成一个球形,或者在地上将身体伸展,总之,在敌人停止攻击之前,一动不动地争取早些脱险。但是有的时候这类恐龙也不光是致力于防御,它们大多在尾巴的末端长有长锤或大棒,这是用来击退敌人进攻的唯一武器。
  角龙类 在白垩纪期间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角龙。
  鹤鹅嘴龙 鹤鹅嘴龙是在蒙古高原的晚期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是一种小型的两足式恐龙,它是近似于角龙始祖的动物。这种小动物的头骨已经很发达,而且明显地具有角龙特有的嘴巴。脚的形状也和角龙相符合。
  原角龙 在蒙古高原的后期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名为原角龙的小型的四足式恐龙化石。这就是脖子周围有褶皱的角龙类的最早的一批。原角龙的身长只有1.5米左右,最多也不超过2米。
  三角龙 三角龙是最有名的角龙类。这种恐龙长约6~9米,用四足行走,臀高2.5米。三角龙的腿很强壮,并将肚子抬高离开地面。三角龙的头长占身体全长的1/3,长约2米的头边有一个大褶皱,褶皱延伸到脖子和肩上。额头变窄,形成钩状的像鹅嘴似的尖嘴,和任何一种角龙一样,三角龙的眼睛上衬着一双特别尖而且硬的角,另外在鼻子上也具有一只粗角。
  白垩纪末期,各种各样的角龙繁荣兴盛。这些恐龙的角和褶皱的发达情形,根据种类各有不同。名叫隙龙的角龙只有很小的角。独角龙在眼睛的上方各有一只小角(眉角),在鼻子上方有一只大角(鼻角)。对于朗龙来说,眼睛上边的角小,但鼻子上边的角大,而且在褶皱的四周具有好多个前端尖利的枝状物。
  在恐龙类中,角龙最后登场,充分繁荣了这一时期,接着和其他恐龙一起从地面上消失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1节:一、时间荒漠第2节:二、时间零点(1)第3节:二、时间零点(2)第4节:二、时间零点(3)
第5节:二、时间零点(4)第6节:二、时间零点(5)第7节:三、物质形成(1)第8节:三、物质形成(2)
第9节:三、物质形成(3)第10节:三、物质形成(4)第11节:三、物质形成(5)第12节:三、物质形成(6)
第13节:三、物质形成(7)第14节:三、物质形成(8)第15节:三、物质形成(9)第16节:三、物质形成(10)
第17节:三、物质形成(11)第18节:一、恒星(1)第19节:一、恒星(2)第20节:一、恒星(3)
第21节:一、恒星(4)第22节:一、恒星(5)第23节:二、太阳系形成(1)第24节:二、太阳系形成(2)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