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太平天國史   》 捲七十六 傳第三十五 翼殿遠征人物傳      羅璽綱 Luo Xigang

  石達開部隊轉戰西南,其中一部萬裏長徵,到達西北,與壯族、回族、彝族的關係,應有記載。本傳所記石鎮吉、賴裕新、李福酞三人都是與少數民族有關的。他們都為革命犧牲。雖然他們祗知服從主帥的命令,而昧於明辨革命內部的大是大非,但是,他們卻和那個走分裂路綫的主謀者張遂謀完全不同,李福猷在石達開大渡河覆敗後,還帶部隊苦戰謀歸天京。他們的部隊,都是太平天國的忠勇將士,更非分裂者。石鎮吉部,因與雲南回民起義軍聊合,壯烈犧牲於廣西百色。李福猷部,因歸天京,壯烈犧牲於廣東連州。賴裕新部,橫渡大渡河後,冒艱難,犯險阻,打破清軍到處截擊,到達陝西,與扶王陳德纔西徵軍會師,一直戰門到太平天國革命告終。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他們萬水千山,出死人生,為革命門爭百折不回,忠貞不移的事跡,與此伐軍的英烈,互相輝映於史册,作翼殿遠征人傳第三十五翼殿遠征人物傳
  石鎮吉賴裕新曹偉人李福猷傳。
  石鎮吉
  石鎮吉廣西貴縣竜山人,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生。他是石達開族弟,稱國宗,加提督軍務銜,隨石達開在長江流域各省徵戰,以功封協天燕。其後隨石達開遠征〔一〕。戊午八年七月,石達開在福建謀攻湖南。八月,他自帶大軍西經江西,而命石鎮吉分帶一軍南經廣東,用鉗形攻勢分兩路攻湖南。〔二〕。
  己未九年正月,石鎮吉率軍攻入福建漳州、汀州兩府。二月,進入廣東,連剋大埔縣、嘉應州。四月下旬,經韶州嚮湖南挺進,五月初,攻入湖南永明縣。進剋道州。時石達開攻寶慶大戰不下,改謀入廣西,乃命石鎮吉在永明、道州暫駐,伺機先行人桂〔三〕。
  六月,石鎮吉偵知廣西平樂府兵出徵,郡城無備,潛以偏師掩襲,不料清朝布政使蔣益灃帶兵先抵郡,軍到,敵閉城守禦,不剋而還。旋又偵知桂林省城空虛,石鎮吉遂率領全軍由興安、靈川直入桂林。七月十八日(夏歷七月二十九日),進抵桂林城下。石達開大軍也陸續從寶慶來會師。〔一〕。
  石鎮吉攻桂林一個多月不下,清朝援兵大至,八月二十六日(夏歷九月初十日),撤桂林圍,經修仁、荔浦、破象州。十月,攻入寶州,在此度歲〔二〕。
  庚申十年正月,石達開得雲南回族起義軍領袖杜文秀請太平軍從廣南、羅平一帶進攻昆明,回軍從大理等處接應的邀約〔三〕,於是派石鎮吉率軍數萬進攻百色廳,以通入雲南的道路。二十七日(夏歷二月十四日),石鎮吉軍抵百色廳城,用地雷兩次轟塌城垣,衝入城,敵人先戒備,開濠堅柵,抵死抗拒,都攻不下。二月二十六日(夏歷三月十五日),石鎮吉撤圍歸慶遠,與石達開合兵。道經田州,土官岑裕基、岑鋐父子進貢馬區投降。鎮吉傳令,不準騷擾。不料中隊人馬將男婦居民捉了千多,鎮吉下令釋放,如有私匿一人者斬。部衆遵令放回。詎有湖北先鋒館私匿婦人一名,即田州土官岑鋐之妻。岑鋐前來稟知。鎮吉立刻復發令箭三百枝,嚴加搜查,在湖北館內搜出,即將該先鋒梟首示衆。兩湖人譁言鎮吉襢護廣西人,藉此事扇惑衆人,私下結盟,謀刺鎮吉。鎮吉得報,急帶心腹親隨千人,連夜由紅水江沿江岸而下。行到安定土司,前後都是險隘,土司設伏邀截,入其伏中,血戰五日,死傷殆盡,鎮吉受傷被俘,解到桂林犧〔一〕。
  賴裕新
  賴裕新廣西潯州府入〔二〕。太平天國乙榮五年十月,時任殿左二十七檢點,領軍隨石連開從湖北嚮江西進軍〔三〕,擔任進攻瑞州。十一月十三日(夏歷十一月十一日),剋復瑞州府城〔一〕。於是以瑞州為根據地,設總製、監軍等鄉官,建立地方政權,命賴裕新為鎮守,以經略江西全什二〕。賴裕新驍勇善戰、紀律嚴明,在當時鎮守江西諸將中,與守九江的林啓容、守湖口的黃文金齊名〔三〕。
  丙辰六年六月,曾國藩湘軍從湖北入攻瑞州〔四〕。旋天京事變起,敵圍攻愈急。丁巳七年正月,曾國藩親到瑞州,定計合圍,開挖長濠三十一裏,斷絶太平軍接濟〔五〕。賴裕新率衆堅守,糧盡援絶,至七月二十五日(夏歷七月十三日),嚮敵軍作猛烈衝擊,把曾國藩部下著名兇悍的將領劉騰鴻打死,然後全軍安全撤退〔一〕。
  石達開放棄江西,賴裕新從達開入湖南,攻寶慶不下,回軍廣西,連剋慶遠、寶州等地,受達開封為翼殿天台左宰輔〔二〕。辛酉十一年秋,隨達開遠征,轉戰黔、滇、川之效。
  壬戍十二年鼕,石達開進軍四川,派賴裕新率中旗二萬餘人為先鋒,從貴州郎岱廳分路繞赴四川建昌,謀乘敵不備,長驅深入。進至寧遠府河西司被阻,暫退德昌駐紮。川、滇失業群衆三、四萬人紛紛加入。癸好十三年二月初二日(夏歷正月二十六日),復行進軍〔三〕。十一日(夏歷二月初六日)四更,從中所壩場進嚮越嶲廳城,火炬遍山,旌旗如林,風馳電捲,趨繞教場而東。這一夜,宿營王傢屯。先是土司嶺承恩奉越嶲廳檄帶彝兵來救,駐所廳北九十裏的臘關頂,安設滾木雷石。此處山勢峭削,左壁右嚴,羊腸一綫,下為白沙溝,是一個路險而逼的地帶。〔一〕第二天,賴裕新率軍至。嶺承恩窺伺得間,急發滾木雷石下擊,賴裕新被土司彝兵擊中犧牲。〔二〕。
  賴裕新死後,部隊推唐日榮、楊遠富統率,〔三〕分為三隊前進。前隊三萬人,至大樹堡,駐三日,渡大渡河。中隊二萬人,續至堡,鋒更銳,一天就渡過大渡河。惟後隊渡大渡河時,搭浮橋過河,因橋索用布扭成,中斷,緻有墜河死的。既過大渡河,越邛崍九折坡(即大相嶺),直嚮榮經,繞過天全,〔四〕到處遭清軍阻擊,歷經大邑、崇慶、溫江、郫縣、羅江、三臺而至平武,復從平武山內進入甘肅文縣邊界的畢口地方。〔五〕這年八月,中旗攻剋陝西略陽,進至鳳縣、郿縣。遇清軍抗阻,退回甘肅兩當、徽縣。軍威所屆,直至西和、秦州、禮縣、成縣等地。〔六〕旋聞扶王陳德纔率領西徵軍到達陝西漢中,中旗前來褒城與啓王梁成富會師〔一〕。他們經過萬裏長徵,終於在陝南回歸大隊。甲子十四年正月,隨扶王陳德纔回救天京〔二〕。其後天京失陷,中旗在遵王賴文光、梁王張宗禹領導之下,一直奮鬥到太平天國革命告終。
  賴裕新母參加革命。她沒有隨石達開遠征。天京失陷,突圍出。其後轉戰到廣東嘉應州。乙好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從嘉應州撤退,到黃沙嶂戰敗被俘犧牲〔三〕。
  曹偉人
  曹偉人廣西人,太平天國己未九年秋,石達開回桂,他率領一枝起義部隊加入太平軍。庚申十年秋,他和賴裕新部會合,與周春廣東天地全部隊分從粵、桂嚮湖南進攻石達開遠征,稱為軍師,號臥虎先生,運籌帷幄,多用其策〔二〕。
  癸開十三年三月,石達開從雲南米糧霸入四川寧遠府,繞熱水塘直抵高岩子,西趨冕寧縣的梳妝臺。時前面城市村莊多被中旗摧毀,館捨無資所,山險復難行。偉人訪知冕寧有小路捷徑達紫大地,他嚮石達開說建議,捨大路不行,取冕寧小路直趨紫大地。石達開從其議。即而被睏紫大地,石達開嚮偉人說:「食盡道窮,將若何?」偉人說:「王不聞絶處逢生的話嗎?目前形勢,急應拔營奪路,沿岩扁東奔小水(即鹿子河),倘得出險,再圖良策」。石達開說:「歷小水易,踰涼橋難,若得過涼橋,出海棠大道,豈不轉敗勝」。四月二十七日(夏歷四月二十三日),石達開率軍東出,過小水後,奔到老鴉河,水勢險惡,不能涉。清軍派人來誘降。石達開夜與左右密義對策。偉人說:「敵人是用計來騙我們的,衹有死裏求生,戰鬥到底。請王明早鼓勵將士,臨河决一死戰,幸而勝則衝出絶地,不勝則拼盡最後一滴血,與敵偕亡。斷不投降,免延頸受斧鉞辱,貽笑天下後世。望王裁决」!石達開點頭。宰輔曾仁和反對,說:「草根吃盡,進退無路;山窮水惡,突圍無術,何不暫時答應清妖。剛纔接諜報說南去溯流而上十裏即涼橋,過橋就是洗馬𠔌,妖兵已守橋阻去路。何不如將計就計,暫時詐降。待我軍過河出險,那時智勇方有用武之地」。石達開聽了,又覺得曾仕和的計可齲他躊躇了一回,不從偉人的忠言,卻聽了曾仕和的話。他命偉人起草一封給清朝四川總督駱秉章的詐降書。
  偉人不得不遵命。他寫了詐降書,就投河死,要用死來勸諫石達開。後來石達開在突圍到涼橋被敵人四面包圍道盡路絶的時候,竟「釋兵表降」,遭了敵人屠殺,果不出偉人所料〔一〕
  李福猷
  李福猷廣東英德人,驍勇善戰,機警多謀〔二〕,封掀天燕,任翼殿人臺左宰輔〔三〕。石達開稱他「深知調度」〔一〕。
  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鼕,石達開定計取四川,命李福猷率軍三萬人從雲南昭通府副官村分途嚮貴州大定、畢節出發,打算從貴州邊境繞入四川境,以乘敵人不備〔二〕。癸開十三年四月,李福猷進軍至黔邊瓢兒井、毛臺村等處。距川境僅數十裏〔三〕。旋聞石達開在大渡河軍覆,折而東,經正安、婺川,入川東酉陽州境,謀東進湖南。時貴州銅仁苗民起義領袖包毛仙正率軍在黔、川邊界,李福猷打算與他合軍攻湖南,不果。這年七月,遂從酉陽等處潛襲湖南永綏廳屬,直趨幹州,嚮辰州、常德前進〔四〕。至辰溪縣浦市被阻不得東,乃從浦市南趨芷江、黔陽境,連下會同、綏寧雨縣城。敵軍追至,八月,從湖南青林界入廣西〔一〕。經竜勝、全州、灌陽而東,打算取道湖南道州,越嶺東,入江西,以歸天京。進至道州境,被敵截擊〔二〕,復退入廣西境。十月,轉戰到懷集縣屬的石塋、坑尾等處,戰敗,李福猷走到廣東連州鐵杭,敵追至,力竭被執犧牲〔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一 劉大年序二 𠔌霽光
序三序四 邢鳳麟
自序凡例 湯錫竜
第一部份 捲一 序論第二部分 捲二 紀年
第三部份 捲三至捲二十一 表捲二十二 志第一 上帝教
捲二十三 志第二 天朝田畝制度捲二十四 志第三 資政新篇
捲二十五 志第四 政權捲二十六 志第五 政體
捲二十七 志第六 食貨捲二十八 志第七 官爵
捲二十九 志第八 兵捲三十 志第九 刑律
捲三十一 志第十 志第禮製捲三十二 志第十一 天歷
捲三十三 志第十二 科舉附招賢捲三十四 志第十三 外交
捲三十五 志第十四 地理捲三十六 志第十五 交通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