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鄧小平改變中國 In 1978, the turn of the fate of China: Deng Xiaoping changed China   》 第64節:華國鋒從湖南躍入中央(2)      葉永烈 She Yonglie

  毛澤東離長沙去南昌後,華國鋒立即作出了在湖南全省學唱《國際歌》和《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兩首歌的决定。
  後來,人們纔明白,毛澤東的這幾次談話,叫做"吹風",又叫"打招呼"。毛澤東在此前後幾次談話後來整理成《毛主席在外地巡視期間同沿途各地負責同志的談話紀要》。
  毛澤東在談話中直截了當地點了林彪的名:
  廬山這一次的鬥爭,同前九次不同。前九次都作了結論,這次保護林副主席,沒有作個人結論,他當然要負一些責任。對這些人怎麽辦?還是教育的方針,就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對林還是要保。不管誰犯了錯誤,不講團结,不講路綫,總是不太好吧。回北京以後,還要再找他們談談。他們不找我,我去找他們。有的可能救過來,有的可能救不過來,要看實踐。前途有兩個,一個是可能改,一個是可能不改。犯了大的原則的錯誤,犯了路綫、方向錯誤,為首的,改也難。歷史上,陳獨秀改了沒有?瞿秋白、李立三、羅章竜、王明、張國燾、高崗、饒漱石、彭德懷、劉少奇改了沒有?沒有改。
  我同林彪談過,他有些話說得不妥嘛。比如他說,全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纔出現一個天才,不符合事實嘛!馬剋思、恩格斯是同時代的人,到列寧、斯大林一百年都不到,怎麽能說幾百年纔出一個呢?中國有陳勝、吳廣,有洪秀全、孫中山,怎麽能說幾千年纔出一個呢?什麽"頂峰"啦,"一句頂一萬句"啦,你說過頭了嘛。一句就是一句,怎麽能頂一萬句。不設國傢主席,我不當國傢主席,我講了六次,一次就算講了一句吧,就是六萬句,他們都不聽嘛,半句也不頂,等於零。陳伯達的話對他們纔是一句頂一萬句。什麽"大樹特樹",名曰樹我,不知樹誰人,說穿了是樹他自己。還有什麽人民解放軍是我締造和領導的,林親自指揮的,締造的就不能指揮呀!締造的,也不是我一個人嘛!
  毛澤東領唱《三大紀律八項註意》,為的是要大傢"服從命令聽指揮";領唱《國際歌》,為的是說明世上從來沒有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批判林彪的"天才論"。
  毛澤東在跟華國鋒談話的時候,還說了這麽一句:"葉劍英在這個關鍵時刻是有功勞的。"華國鋒雖然跟葉劍英不熟,但是毛澤東的這句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後來,華國鋒在粉碎"四人幫"時倚重葉劍英,最初就是始於毛澤東的這句話。
  1971年9月13日,毛澤東的"親密戰友"林彪叛逃身亡。
  1971年鼕,在全國開展批判林彪的"批修整風"時,華國鋒又一次表示自己對於毛澤東的忠誠:帶領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和一部分地、市委書記冒着嚴寒,前往毛澤東故鄉韶山,在那裏舉辦學習班。
  1972年3月26日,公安部部長謝富治病故,中間一度由李震代理,後來,毛澤東提名華國鋒擔任公安部部長。
  謝富治,1909年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區一個貧農家庭。少年時做過木匠。1930年參加工人糾察隊,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他參加過長徵、解放戰爭,屢立戰功。1952年起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書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後來擔任國務院政法辦公室主任、內務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北京軍區第一政治委員等職。在"文化大革命"中,謝富治追隨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迫害老幹部,鎮壓革命群衆,參與一係列篡奪黨和國傢最高領導權的反革命陰謀活動。1970年,謝富治因患胃癌,做了手術。雖經醫護人員全力調治,但終因癌細胞轉移,久治不愈,於1972年3月26日病故於北京。
  儘管華國鋒從未從事過公安工作,但還是被毛澤東提議擔任公安部部長這一職務。公安部部長地位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從此,華國鋒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小引(1)第2節:小引(2)
第3節:"毛的遺孀被捕"震驚世界第4節:關於"毛的遺孀被捕"的種種傳聞(1)
第5節:關於"毛的遺孀被捕"的種種傳聞(2)第6節:張耀祠和汪東興說出"拘江"內幕(1)
第7節:張耀祠和汪東興說出"拘江"內幕(2)第8節: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决策"拘江"
第9節:聶榮臻、李先念、陳雲也起了大作用(1)第10節:聶榮臻、李先念、陳雲也起了大作用(2)
第11節:聶榮臻、李先念、陳雲也起了大作用(3)第12節:吳德說出了內幕
第13節:華國鋒談粉碎"四人幫"第14節:毛澤東逝世,結束了"毛澤東時代"
第15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夤夜上玉泉山(1)第16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夤夜上玉泉山(2)
第17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夤夜上玉泉山(3)第18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1)
第19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2)第20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3)
第21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4)第22節:遲浩田奉命進駐人民日報社(1)
第23節:遲浩田奉命進駐人民日報社(2)第24節:中國新聞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