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64節:論語心得(64)      劉廣宇 Liu Anyu

  很多人都犯了相同錯誤:誤以為“能力”等於“快樂”。但是,一人“能”做的事,並不一定就是他“想”做的事。譬如說,一個“能”賺200萬年薪的人,他“想”做的也許衹是陪心愛的小女兒遊戲。
  為了別人而活,為錢而活使得多數人陷入進退維𠔌的境地,他們過着不快樂的生活,做着不願意做的事,即使是他們當中不乏外表看起來功成名就的人,但是,心中隱隱然老是有一種想“衝破現狀”的欲望。
  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縱使職位愈爬愈高,薪水也節節上漲,不過,這並不是你真正想過的日子,儘管人人羨慕你,但其實這些表象衹不過是生活無趣的“安慰品”罷了,你心裏想的很可能衹是散散步、種種花、飼養動物、看幾本好書、和好友把酒言歡這些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而已。
  其實生活的意義並不在於事業的成敗,也不在於仕途的窮達,更不在於擁有金錢的多少,而在於擁有能夠體悟快樂的美好心靈。知足無憂,胸襟坦蕩,既不為個人的私欲而戚戚,也不為非分的企求而患得患失,淡泊寧居,安享生活的樂趣與美好。
  就像孔子心憂天下,也不一定要做出一幅憂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憂形於色,是膚淺的,是做給人看的,無助於現實問題的解决,衹能是修養不足的作秀。承擔文化傳承的重任,為道德文化奠基,為天下蒼生立命,並不與生活的快樂相矛盾。
  令我們生活快樂,使我們心情保持愉快,輕鬆地度過每一天,是我們盡力追求的生活常態。超脫於塵俗的瑣屑與卑下,顯示人生的境界與深度,是我們生活的理想。既能夠平靜地高居榮盛的熱鬧,也能夠安然地靜處退居的寂寞,始終以平常心態對待面臨的一切,既不為一時的所得而歡欣,也不為正常的付出而失去心理的平衡,努力使自己的生活保持恬靜,是我們潛心修養以求達到的心境。所謂“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要找出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其實不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你的心中尋找綫索。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在過去的經驗裏,有哪些嗜好曾經令你振奮?如果說,維持基本的物質需求無虞,你會把剩餘的時間、精力用在哪裏?你是不是花了太多的力氣去追逐身外之物,或者為了滿足別人,而把自己內心的真愛丟棄不顧?
  想為自己活,就是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窮畢生之力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談何容易“為自己活”?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很有意思:
  兩衹老虎,一隻在籠子中,生活安逸,衣食無憂,卻羨慕籠外老虎的自由;還有一隻在籠外自由自在,卻羨慕籠內老虎生活的富裕,不用辛苦捕獵食物,於是兩衹老虎商量了一下,决定交換彼此的生活,籠外的老虎到籠子裏面來,籠裏的老虎到了野外去生活。最後,兩衹老虎都沒有生存下來,重回自然的那衹雖然獲得自由,但不具備生存的能力;而安逸生活的那衹雖衣食無憂,但卻沒有籠中之虎的心境,終日在狹小天地裏,食之無味,憂鬱而終。
  由此可見,羨慕別人是沒用的,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讓我們簡單快樂地過自己的生活,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便是快樂,別無他物。人生沒有冒險,便像大海沒有風景;人生沒有冒險終將一事無成;年輕是本錢,不努力就不值錢;人才擺對位置才能稱之為人才;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方為最好。
  節儉是永恆的美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儉是一種行為規範,它是對浮華浪費行為的一種有效而且有益的約束。李商隱在《詠史》一詩中說出了勤儉的好處和奢侈的惡果:“歷覽前賢國與傢,成由勤儉破由奢。”由此可見,提倡勤儉對於家庭幸福和國傢安寧關係重大,因為家庭和國傢都需要道德的維係,而在各種道德修養中,儉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節儉是一門藝術,它能使人最大程度地享用生活。熱愛節儉是一切美德的根本。
  儉是一種人生觀念,它涉及到人的幸福觀和苦樂觀。儉的本身需要約束,需要剋製,所以儉的過程可能是有痛苦的。但是,有了約束,有了剋製,人就降低了奢望,抑製了貪欲,減少了煩惱,因而儉的結果往往又是幸福的,快樂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