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66節:秦氏、鳳姐淵源(5)      崔耀華 Cui Yaohua

  (3)作者藉賈政“賈‘存周’”之口說:“成日傢……到底念了些什麽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語在肚子裏,學了些精緻的淘氣,我閑一閑……再和那不長進的算賬!”……“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盜鈴’,‘哄人而已’。你去請學裏太爺的安,就說我說了:什麽《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衹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流言混語”:賈“存周”是典型的儒者,他主張的就是死背《四書》。《四書》是作為學習孔孟之學的必讀之書。“流言混語”、“精緻的淘氣”,指違背孔孟之道,不符合朱程理學之說的種種行為。
  “掩耳盜鈴,哄人而已。”此話是說寶玉,但意在提醒讀者寶玉“讀書”,名曰讀書,實有他圖、他意。在藝術上這叫做“瞞天過海”“欲蓋彌彰”之法。告訴讀者寶玉不是去讀書,是用掩耳盜鈴之法去做另一種不可告人之事。脂曰:“此等話似覺無味無理,然每多用此種法術。所謂百計經營、心力俱碎者。”真可謂:“文字經營獨到處,偷天妙手綉文章”也!
  2.鬧書房的核心是“不利儒子之心”。“原來這賈傢義學……專為訓課子弟(脂曰:“創立者之用心,可謂至矣!”)(註:指統治者用心良苦矣!),如今寶、秦……二人同來同往,同坐同起……寶玉終是不安分之人(脂曰:“安分守己,也不是寶玉了。寫寶玉總作如此筆。”)竟一味的隨心所欲,因此又發了癖性,又特嚮秦鐘悄說道:‘咱們兩個人一樣的年紀,況又同窗,以後不必論叔侄,衹論兄弟朋友就是了’(脂曰:“悄說之時何時?捨尊就卑何心?隨心所欲何癖?相親相密何情?”)。先是秦鐘不肯,當不得寶玉不依,衹叫他‘兄弟’,或叫他表字‘鯨卿’,秦鐘也衹得混着亂叫起來。”
  【解】
  學堂是推行朱程理學進行儒化教育之地,秦、寶代表的是老莊和秦法思想體係,故“正邪相遇,必要揭發搏擊”。寶玉和秦鐘之間的“亂叫”,是一種“非湯武而薄周禮”,“白眼看禮俗之士”的行為,但孔孟則認為“禮崩樂摧”是象徵國傢的敗落。作者通過二人將叔侄混叫成“兄弟”,這是違背封建禮法的大事。作者寫此,是點出秦、寶反儒性質。
  3.所謂秦、寶愛“香憐玉愛”“生得嫵媚風流”。此處以“嫵媚風流”喻代表的思想美好。秦寶和“香憐玉愛”“四人心中……有情意,衹未發跡。每日一入學,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脂曰:小兒之態活現,掩耳偷鈴者亦然,世人亦復不少。)不意偏又有幾個滑賊看出形景來,都背後擠眉弄眼,或咳嗽揚聲(脂曰:才子輩偏無不解之事。又畫出歷史學中一群頑皮來。)這也非止一日。”
  【解】
  脂批之意已昭然!指出此處是“假”藉小兒語,寫秦寶老莊和法傢人物在衆目睽睽之下,用秘密的方法進行反孔孟活動,社會中這樣的人“也不少見”。所謂“畫出歷史學中一群”用“詠桑寓柳,遙以心照……避人眼目”等,這是藉小兒口寫文人騷客進行非法社會活動。
  作者為點明寫“香憐玉愛”“嫵媚風流”的藝術用心,特點出:“別人雖都有羨慕之意,卻“‘不利於孺子’之心”。喻不利“儒子之心”!脂曰:“詼諧得妙,又似李笠翁書中之趣話。”所謂“香憐玉愛”,即憐香惜玉之意,這是寶玉性質之本質。香、花、粉、玉在“花解語”中將會詳述,它是表現寶玉“無事忙”——如同在百花叢中忙忙碌碌傳播真理這種藝術上蜜蜂兒性質的寫照;是寶玉愛紅、愛弄花兒、弄粉兒性質的體現。“香憐玉愛”是為述寶玉之情、之理、之哲,隨手采摘來的芳名。——寶玉上學臨行前就告訴黛玉:“那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製。”
  4.以狎昵之態寫社會政治之實。在寫秦寶用“掩耳盜鈴”之術密行“‘不利於孺子’之心”活動時,特插入薛蟠“動了竜陽之興”。“竜陽”:戰國時,魏有嬖臣竜陽,號竜陽君,後因稱男色為竜陽。指薛蟠喜歡上“男色”,後又喜歡上“香憐玉愛”,他被說成是一個“人形的動物”。薛蟠是寶釵之哥,他雖然不太美,但他不是壞人,他衹不過是個“呆霸王”而已。在對待美醜問題上,他總是蹀蹀躞躞,碰碰撞撞,開始不辨菽麥,但最後總能和寶玉殊途同歸,愛寶玉之所愛,喜寶玉之所喜。——這就是薛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出版前言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第16節:一事兩面(1)
第17節:一事兩面(2)第18節:一事兩面(3)
第19節:一事兩面(4)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第20節:一事兩面(5)第21節:一事兩面(6)
第22節:一事兩面(7)第23節:一事兩面(8)
第24節:一事兩面(9)第25節:一事兩面(10)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