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63節:某種錯誤(1)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某種錯誤
三十六歲的女人,是妻子已經十一年了。婚後第二年生了個女兒。但丈夫希望她生的卻是兒子。於是這女人仿佛有了罪。在丈夫面前逆來順受,幾乎由妻子的身降低為婢女了。
女兒還未滿周歲,丈夫進城打工去了。她所在的村並非一個窮村。人們衹要勤勞,每傢的小日子都能豐衣足食地過着。
丈夫是因為嫌棄她和他們的女兒纔離鄉的。
這一點女人心裏十分清楚。
女兒一歲半那一年的春節,丈夫回傢過一次;女兒四歲那一年,丈夫第二次探傢;女兒七歲那一年,丈夫在傢裏住的日子最短,纔十幾天。
至今丈夫再沒回過傢。
起初還寄信回傢,還寄錢回傢;後來信寫得短了,錢數少了;再後來衹能收到錢,收不到信了……
終於,連錢也收不到了。
這樣的事,在人世間是不少的呀。農村有,城市也有;中國有,外國也有。
所以朋友講給我聽時,我並不特別往心裏去。
女人和朋友沾點兒親,他對她的生活現狀挺關註。
他接着講到的事,竟使我也成了關心那女人的一個人:
她是一個省吃儉用的女人。一分也不亂花丈夫寄給她的錢。不僅小有積蓄,還蓋了兩架塑料棚,種時令菜蔬,每年收入也可以。她雇了一名外省的幫工,曾做過他三年半的女東傢。
丈夫第三次探傢以後她雇的那幫工。他是一個流浪的打工者。有時也從城市流浪到農村,替別的農民種糧種菜。她是在縣裏的“勞力市場”上見到他的。詢問了他一番,覺得他怪憨厚老實的。她又是個有心的女人,嚮勞力資格登記處的人方方面面地詳細瞭解他。人傢對她說衹管放心地雇他。說他已經由這個“勞力市場”中介,被雇過數次了。沒有雇主對他不滿意的。
登記表上,寫着那小夥子二十七歲,未婚。
“二十七歲了怎麽還沒成傢呢?”
“這話問的,窮地方的人啊!就是為了掙點兒錢娶媳婦纔離開家乡的嘛!”
於是她將他帶回村裏,帶回了自己傢,騰空院子裏的倉房讓他住。
小夥子是個盡職的人,責任心很強。將她傢的兩架大棚當成自己傢的一樣精心侍弄。她每年靠那兩架大棚所獲的收入自然更值得欣慰了。她也和氣地對待他,不當他是外人。
當年春節前,小夥子要回家乡去了。她大方地多給了他二百元工錢,還買了些東西送給他。
他臨走問她:“東傢,今年還雇我不?”
她說:“當然雇呀。不過你可以和老父母多團圓些日子。衹要你五月底前能回來,我保證不雇別人。”
他走後,她想——這種關係,雇工哪有講什麽信用的?不可信他一過完春節就回來的話啊。他那麽問我,無非因為我多給了他二百元工錢和些東西,他表示滿意罷了。
她决定一開春就到“勞力市場”去再雇個人。
不料他初八就回到了她傢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 | 第2節:筆 | 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 | 第4節:“過年”的斷想 | 第5節:我的小學(1) | 第6節:我的小學(2) | 第7節:我的小學(3) | 第8節:我的小學(4) | 第9節:我的小學(5) | 第10節:時間即“上帝” | 第11節:讓我遲鈍(1) | 第12節:讓我遲鈍(2) |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 | 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 | 第15節:“剋隆”一個我 | 第16節:我與兒子 |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 | 第18節:心靈的花園(1) | 第19節:心靈的花園(2) | 第20節:體恤兒子 |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 | 第22節:父親的遺物(2) | 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 | 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