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63节:第十九章 经营与新闻自由(2)      张圭阳 Zhang Guiyang

  由于每月有十万元的亏蚀,行政委员会亦难以下决心去推行学生纸计划,最后还是在金庸着眼于培养下一代读者的考虑,全面展开《明报》学生纸推广计划。到了1991年3月,学生纸销量达八千份,而且还有潜力上升至一万份,对于支持《明报》的销量,非常有利。报纸只有维持一定的销量,才可以取得更高的广告费。至此,行政委员会才发觉,发行学生纸,培养学生作为下一代的新读者,是学生纸的另一重意义。
  电脑化生产
  提高印刷质量,美化版面,也是促销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化版面的一个手段,便是生产程序全面电脑化。电脑编印的字体,可以取代崩缺的铅字,不会出现个别字形残缺不全,难以辨认的情况;电脑植字,又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一个熟练的排字工人,一小时可以排一千至一千二百字;一个电脑植字员,一小时可以打出三千至四千个字,是排字工人的三四倍。电脑排版,更比人手拼版简单方便,而且不受栏线的限制,版面变化更大,标题及图片的处理,有更大的弹性。香港中文报业最早全面引入电脑植字及电脑排版的是《新报》。《明报》在这方面的发展,是颇为迟缓的,从1987年开始推行电脑植字,一直到1992年,还在研究应否用某一种电脑排版系统。
  《明报》在生产电脑化的进度缓慢,主要是受到编务人员的阻挠;而一力推动生产电脑化的,是经理部人员。
  1987年,由经理部成立的电脑植字部,已在有限度地工作。经理部还希望,1988年底能把排版工序全面电脑化。而编辑部却多次称编辑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电脑打字员也不熟练,又或强调加价期近,不宜冒险尝试。也有以编辑部与传统字房的合作较熟练,较易控制整个程度为由,希望保留字房。
  到了1988年11月,编辑部在经理部多番催促下,勉强同意把报纸特辑部分改用电脑生产。1988年12月,编辑部再提出把新闻版面分三阶段转用电脑生产,每个阶段试行六个版位。每一阶段完成后稍停一个月,再开始另一阶段。1989年3月23日的经编两部联络会议上,原定同年5月底完全解散字房,但5月开始,经理部为了害怕生产流程受电脑化的影响,暂停转用电脑排版,仍以字房负责要闻版的排字,保证安全生产。字房则延至6月底才解散。《明报》的全面电脑化生产程序,一直至到1994年才能全面落实
  节省用纸
  白报纸价格,在八十年代一直向上攀升,已经是办报人的一种莫大负担。五十年代,一张白报纸只是四五分钱;到了1987年,一般香港的中文大报,出纸八张至十五张不等。出纸愈多,报社的边际利润愈低。以《明报》为例,少出半张纸,一年下来,便可以节省纸费二百三十万元;到了1988年,少出一张纸,一年便可以节省九百万元。基于此,《明报》的管理层决定,1988年出纸不超过十二张纸为限。沈宝新更建议,把每版十七栏改为十八栏,以每天出四十版计算,可节用两版多的纸,一年就可以节省三百万元;而《东方日报》、《成报》已经是一版十八栏。这项建议受到编辑部的反对,认为报纸一个版划分成为十八栏,外观上太小家,十七栏的版面看上来较为清爽。沈宝新的建议并没有实行。
  白报纸纸价有升有降,以1991年为例,纸价由每吨六百四十美元降至每吨五百七十美元。因此,报社在什么时候买入纸张?买入多少?往往也影响报社的边际利润。《明报》过去一直由沈宝新决定何时买入及购买的数量。1987年开始,金庸有意逐步让执行董事郑君略及集团总会计师许孝栋参与购买白报纸的决定。而许孝栋亦多次在行政委员会会议上批评过去《明报》存放七个月的纸量,浪费仓租及运费。1991年9月,白报纸价格降至每吨五百美元,《明报》仍然有五个月的存纸。许孝栋认为《明报》的存纸政策太过保守,《南华早报》存纸量约值二千五百万元,《东方日报》一千六百万元,《明报》在1991年3月底的存纸量值五千二百万元,比起前述的《东方日报》和《南华早报》,《明报》存纸量值高出二点二倍及一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