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東度記   》 第六十三回石剋辱討飯乞兒 嘍囉報冤傢債主      方汝浩 Fang Ruhao

  道士乃說出幾句詞話,他道:我玄門,豈輕說,輕說天機便漏泄。
  你今要入我玄門,我這門中無生滅。
  第一不貪世上財,第二不戀人間色。
  財色冤愆結禍殃,生死輪回無了劫。
  要識五行顛倒顛,深知八卦坎離訣。
  築基煉己心性降,姹女嬰兒丹鼎結。
  上藥三品神氣精,得完一旦朝金闕。
  誰說玄門容易投,不是神仙做不得。
  道士說罷,捕竊說:“玄門難做,陶情老兄攜帶我小子遊方,另尋個生理做罷。”陶情笑道:“我們遨遊四方,到如今無處容身,如何帶得你?”捕竊說:“也不曾請問恩兄三位高姓大名,為何遨遊四方沒個容身之處?”陶情道:“我等無他巧藝,衹會造成春夏秋鼕,引惹東西南北,可恨身無資本,哪計經營。實不瞞說,我這終日昏、百年渾,也衹因幫隨着兩個酷好的傷了殘生,走到此處,要想再幫隨兩個,卻聞知東度僧人專一演化酷好的,破了他生意,因此想法兒攔阻。不意我等想法兒弄人,倒被法兒自弄。偏生不得湊巧,嚮來怕的是出傢僧道,義氣不相合,道師猶可,衹有禪師拒人千裏太甚。如今我想,倒不如皈依了釋門,求個出路。若問我姓名,這道師知道。”僧人道:“汝等不必多談,好歹隨我同道兄,到海潮庵求高僧度化罷。”捕竊乃辭別老嫗,隨僧遠出。這老嫗哭將起來,說道:“侄兒,你出傢固是好事,也要心無罣礙,積些功德。你便削發除煩惱,丟的老不老。無倚又無依,陰功反害了。”捕竊道:“姑娘你耐心,我去了就回。”老嫗道:“出傢比不得做客。做客的,身在異鄉,心挂傢裏;出傢的,要心無罣礙,一任東西,還想什麽回來。我也罷了,不過是你傢出嫁的姑娘。還有一等,拋了父母、妻子、弟兄、朋友出傢的,朋友、弟兄各有産業營生,拋棄猶可;若是父母、妻兒,倚靠何人?你卻出傢,那佛爺爺有靈,也不忍孤苦的想念!”這老嫗哭啼說着,衹見僧、道二人齊齊開口說道:“老嫗,你說的雖是,哪知生死所關,無常最大。出傢人為了生死,哪裏顧得別人!”老嫗又說道:“你便為自己出傢,這忍心拋了別人,卻不損了陰騭。我聞出傢,陰騭乃第二要緊。古語說得好:』三千功滿,八百行完,方能成佛作祖。『我如今也不攔阻你,衹是早去早回,免人思念。”捕竊聽了這話,一則是道心不堅,二則善根不實,被老嫗長長短短,乃嚮道士、僧人說道:“二位師父與陶兄三位前行,我小子打點了安傢,隨後來罷。”僧人笑了一笑,與道士一直大路前行,按下不提。
  且說副師弟兄三位,輪流上殿,講明經義,開度愚蒙。衹見把來思跪拜殿前,說道:“我小子仗道力慈悲,尋着老母來了,衹是懇求超度,可有什麽作過惡孽?”副師道:“善哉,善哉。大道能完,橫惡自免,無復惡報矣。”來思方纔拜謝。衹見座間一個隨喜善信問道:“師父,你說大道能完,卻是什麽大道?”副師道:“這一位把善信孝遇其母,免了他一種惡報。”那善信道:“如師父之言,怎麽我鄉村有一個富良,名叫石剋。此人壯年也失了雙親,不憚千裏,經歷了兩載,果也尋得父母回傢。後來雙親棄世,凡遇着四時八節,祭祀蒸嘗,再無遺缺,或遇着往來遊方僧人,便請在傢,誦經禮懺,超度父母,雖說趁風使船,衹吃他碗素齋,沒甚大錢鈔布施,卻也難得這一點孝意。這石剋衹因存了這點心,鄉黨宗族,哪個不稱贊他孝。他既孝,便是能完大道,怎麽不能免一種惡報?”副師便問道:“此人既能追遠,為何有甚惡報?”善信道:“說起話長。這石剋傢頗富饒,衹因秋收甚熟,佃戶供送糧食,盈倉滿囤。內有一個佃戶,差了租糧二升,他千奴萬畜,駡不絶口。那佃戶無知,也回答了他兩句惡語,傢僕便要打,石剋隨即喝住道:』無知愚人,知甚尊卑大小。衹因我以富勢辱他,他隱忍不過,動了愚蠢之性,回我兩句。我有容人之量,何必計較爭打。『鄉村莫不誇他大量。又有一宗好處:粗布衣,常穿不洗;淡齏飯,每食不嫌。杯餚人傢易請,遠路獨自徒行。村人哪個不稱他節儉。且是財帛交人,分文不苟;田租帳目,升合都清。裏中大傢小戶,哪個不說他公道。卻為何一件奇禍,送了他的性命?”副師道:“什麽奇禍?”善信乃笑道:“石剋也是一時遷怒不是。衹因算佃戶二升之租,痛駡不止。忽有一個乞兒在旁,乞他一合之𠔌,不知石剋正在那發怒之時,大喝道:』看你堂堂一個漢子,不去執鋤負擔,尋個道路營生,卻腼着羞臉討飯,乞人半合之糧。『那乞兒不去,衹要討𠔌,石剋便把駡佃戶的惡言,將乞兒駡一頓。這乞兒看了他一眼,怒色去了。豈知事已過了十餘年,石剋貪心不足,裹了百金,千裏之外,經商覓利。路過一處地方,石剋正行之際,衹見一座高山在前。他看那山中景緻,忽然高頂上走下三四個嘍囉來,把石剋拿住,繩拴索綁上山,盡把他的行李金帛搶擄一空,仍要害他性命。衹見嘍囉綁了石剋到山上,卻有一個強人,坐在虎皮交椅上,問嘍囉:』有了金寶麽?『嘍囉答道:』有了。『強人道:』得人錢財與人消災。放了他去罷。『三四個嘍囉聽說,即解了繩索,放了石剋,叫:』漢子好好去罷。『石剋得了生命,衹該走去罷休,誰叫他戀戀不捨金帛,回頭幾次看那行李,復走到強人前,乞求賞他行囊中被臥。他道:』大王爺,金寶雖說是小人筋骨眼裏掙出來的,平常不捨得穿,怎捨得吃,積聚到今,不料被大王收去,氣也沒用,惱也沒幹,衹當捨了乞兒。衹是被臥行李,走長路,店傢見你沒有行李,便不容留。『強人問道:』因何店傢見沒有行李便不留?『石剋也是為財帛,失了心昏,真是倒運,說道:』店傢不留,說是做盜賊的歹人,方纔沒行李。『衹這一句話,那強人便惱怒起來,叫嘍囉掌石剋的嘴。這強人總是得了金寶,寬放他好意。卻不想那嘍囉中,一個古古怪怪模樣漢子,聽了石剋說的』衹當捨了乞兒『,他便提動心間事,走近石剋前,估上估下,看了一回,乃問道:』客人,你傢住哪裏?『石剋便說出傢住之處。衹見那嘍囉又復相相道:』是了,是了。大恩人因何到此?『石剋不知,衹道是真個有恩到他的故人,便把實言為商的話說出來。那嘍囉又問:』如何不在傢耕田種地,討些自在糧食,卻出外經商,做這刀尖上生理?便是做這生理,出外為商,也要寬和得衆,結納善良,遇着冤傢債主須當奉承幾句美言,卻為何嚮我寨主說那惡言?你如今想起當年前一合之糧不捨,辱駡乞兒麽?此恨不為別的,衹說一個佃戶,一年兩季受百千辛苦與你耕耘,你坐享其勞,雖然是你資本,田土也虧他出力。縱你富貴,也該把他當個主客,相愛相敬,為何千奴萬畜,駡得他立身無地,這也可恨。就是那乞兒,可憐他資生無策,饑寒所迫,或聾或瞽殘疾貧人,有𠔌與他半合,有鈔濟他分文,也是陰騭積在自己。你既不捨,還要呼叱辱駡。想那乞兒,當時睏辱,不能報你,這恨便在九泉,也不饒你。你今日若記不得,我卻認的。『嘍囉說罷,恐怕強人放他,乃嚮強人說道:』這個人是我恩主,請容他下山,嘍囉屋內,待他一飯。『強人依言,乃容嘍囉同石剋下得山來,到得一個草屋之內。那嘍囉果然拿些酒餚來,一面擺着,一面把大門關了,說道:石剋,你今記得,說我』堂堂一個漢子,腼着羞臉討飯『麽?人生在世,誰不願做個富貴豪傑,衹為時運不遇,遭際不良,做此乞食。你若憐孤恤寡,愛老哀貧,肯捨一文半合,便厚人幾句,人有不受蹴爾而與,嗟來而食的,尚不肯卑污苟賤,況有俠氣,沒奈何甘為求乞,如齊人不愧乞食,管仲寧受檻車,這樣人肯容你凌辱乎!我記恨汝仇,十餘年矣,今日天賜相報,你可盡度前杯酌,讓我也快一個心胸,出了那昔日仇氣。石剋聽了此話,骨解筋酥,慌張失錯,泣跪在地,念了一聲:』救苦救難!衹求饒個活命回傢,可憐妻兒老小懸望。『嘍囉道:』誰叫當年倚恃財富,今日自送上門。『可憐講那嘍囉不過,求饒半句不聽,一旦被嘍囉剿了不存。這不是』前能完大道,後卻受災殃『?師父,你道這是或然之數,還是不必然之理?”副師道:“依小僧看來,乃是見在功果,生前報應。石剋鄙吝,自招狹隘所致。”善信道:“師父,怎見得?”副師道:“小僧也不明。看我祖師可曾出靜,善信當去問明。”
  這人正要起身到靜室拜謁祖師,衹見座間一個僧人看着副師說道:“這位善信說石剋事跡雖詳,卻有一件未盡知道,我僧欲說,且待他拜謁了祖師,看師意何發,當再明說。”當下善信進入靜室,衹見祖師正纔出靜,這人拜禮師前,把石剋的一番事,從頭一一又說了一番。祖師閉目微笑,頃又大睜雙目,說道:生前不捨養,死後祭空齋。
  忍辱寧甘薄,總貪無義財。
  這人聽了拜謝,出得靜室,到了殿上,把四句念與副師及衆在座善信等聽。那僧人方纔說出石剋被嘍囉殺害後一段情節。他道:“善信,你這一番話從哪裏來?”善信道:“有人自外鄉傳來。”僧人道:“傳之者前句不假,後卻未知。這嘍囉果然把石剋邀入草屋,將酒食款待,執過刀斧,正欲加害,忽然一個長老往草屋前過,衹見一個老婆子,手提着一尾魚籃,叫聲:』長老,快去那草屋內,救一無辜被害。『長老聽得,方要問婆婆何人何事被何害。那婆子道:』不暇細講,遲了無益。『指着草屋,叫長老打門而入。長老遲疑,那婆子忽然不見,長老方纔推開大門,打開二門,衹見石剋見了長老,叫:』師父救人!『那嘍囉手軟氣促,不能舉刀,卻被長老將戒尺抵住,救了石剋。長老細看石剋,卻是往日過其傢誦念經文,受石剋齋供,與他追薦亡靈的施主,乃再三求嘍囉釋放。嘍囉說道:』長老,你縱救他這一時,卻也難保他過此山。『長老道:』我自有法。『乃扯着石剋往草屋外走。嘍囉一人難敵長老,衹得放了石剋,卻飛奔上山。長老乃嚮石剋道:“嘍囉上山,必喚了同夥強人,我一人怎救?』石剋慌懼,跪在地埃,口口衹叫:『師父救命!』長老想了個法兒,道:“除非剃了你頭髮,衹說是我徒弟。聞山上強人叫做名寬,有願不劫僧人,嘍囉料然不敢。衹是沒有剃刀,你發如何得剃?”正說間,衹見那婆婆從山前走來,手裏不提魚籃,卻拿着一頂布道巾,說道是魚換來的,看着長老說道:『此山非僧道難過。除非這位客人包這項道巾,說是你隨身行者道人,自然過去。』石剋衹要救命,忙忙接過來,戴在頭上,口裏卻又念了一聲:『救苦菩薩。』婆婆道:『也衹因你進嘍囉門,見了刀斧,稱贊這一聲,動了人慈悲,故有此救。』說罷往山下飛星去了。道巾正纔包上,衹見嘍囉同着幾個洶洶下山而來,見長老同着一個道人,他便神差鬼使,眼裏不認得石剋,衹叫:『師父,你救了那客人,放他走到哪路去了?』長老道:『往山南去了。』嘍囉道:『我衹問你要人。』卻來扯長老。那夥衆說道:『甚麽要緊,費工夫惹和尚。』便扯了他去。寨主也要看僧面釋放,衆嘍囉一齊扯去了。長老方纔救了石剋回傢。”那善信道:“據師父說,石剋不曾遇害,得了長老救回,如今多少時了?”僧人道:“三兩日間。”善信道:“師父你如何知道?”僧人笑道:“那長老即是小僧,小僧親見這段冤愆。果也是這石剋,他母在日,不捨孝養,雙親死後,空修齋設醮。明明忍厚,暗暗損財,都是心地不明,幾乎喪命。”副師聽了道:“善信如今當勸他:『積金不如積德,剋衆不如濟人。”善信笑道:“小子往常也曾把這樣言語勸他。他說得好:』我石剋生來秉性儉嗇,喜的是剋衆,怕的是濟人,寧嗇殺了不怨。『“在堂衆人聽了,也有笑的,也有點頭的。那笑的何意?他笑的是石剋辛苦聚得錢鈔,鄙吝不捨分文,一旦遠送與嘍囉,還受他一場嘔氣。早知道半合之糧果報,便捨乞兒升鬥,也免這幾乎傷命。那點頭的何意?他說道:“石剋儉約成傢,雖一時受了嘍囉之辱,卻免了平日求人之苦。俗語說得好:』勤儉免求人。『幾曾見儉嗇的嚮人藉貸?多是奢侈的,蕩了傢私,開口告人之難。何不學那儉嗇的,自傢省約。”這兩樣人裁懷在腹,故此一笑一嘆,卻不知高僧見貌知情。衹見副師坐在法座上說道:“太奢招損,太儉招尤。”卻是何說,下回自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南印度王建佛會 密多尊者闡禪宗第二回道童騎鶴闖妖氛 梵志惺庵留幻法
第三回蒲草接翅放青鸞 槍棒化蛇降衆少第四回衆道徒設法移師 說方便尊者開度
第五回三尖嶺衆賊劫庵 兩刃山一言化盜第六回本智設法弄師兄 美男奪俏疑歌妓
第七回純一報恩留長老 酒傭懷忿算高僧第八回巫師假托白鰻怪 尊者慈仁螻蟻生
第九回擾靜功頑石化婦 報仇忿衆惡當關第十回賽新園巫師釋道 靈通關商客持經
第十一回兇黨回心因善解 牛童正念轉輪回第十二回元通說破靈通關 梵志擴充法裏法
第十三回指迷人回頭苦海 持正念靜浪平風第十四回破幻法一句真詮 妙禪機五空覺悟
第十五回茶杯入見度傢僧 一品遺書薦梵志第十六回弄戲法暗調佳麗 降甘霖衆感巫師
第十七回賽新園復修舊廟 東印度重禮真僧第十八回二十七祖傳大法 達摩老祖度元通
第十九回清寧觀道副投師 輪轉司元通閱捲第二十回陶情逞能誇造酒 風魔設法警陶情
第二十一回妾婦備細說衷腸 王範相逢謀道路第二十二回詠月王陽招諷誚 載酒陶情說轉輪
第二十三回貪嗔癡路過分心 清寧觀僧投老祖第二十四回神司善惡送投生 和尚風魔警破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