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金瓶梅 Golden Lotus   》 第六十三回 韓畫士傳真作遺愛 西門慶觀戲動深悲      蘭陵笑笑生 Lan Lingxiaoxiaosheng

  詩曰:香杳美人違,遙遙有所思。
  幽明千裏隔,風月兩邊時。
  相對春那劇,相望景偏遲。
  當由分別久,夢來還自疑。
  話說西門慶被應伯爵勸解了一回,拭淚令小廝後邊看飯去了。不一時,吳大舅、吳二舅都到了。靈前行禮畢,與西門慶作揖,道及煩惱之意。請至廂房中,與衆人同坐。
  玳安走至後邊,嚮月娘說:“如何?我說娘每不信,怎的應二爹來了,一席話說的爹就吃飯了。”金蓮道:“你這賊,積年久慣的囚根子,鎮日在外邊替他做牽
  頭,有個拿不住他性兒的!”玳安道:“從小兒答應主子,不知心腹?”月娘問道:“那幾個陪他吃飯?”玳安道:“大舅、二舅纔來,和溫師父,連應二爹、謝爹、韓夥計、姐夫,共爹八個人哩。”月娘道:“請你姐夫來後邊吃罷了,也擠在上頭!”玳安道:“姐夫坐下了。”月娘吩咐:“你和小廝往廚房裏拿飯去。你另拿甌兒粥與他吃,怕清早晨不吃飯。”玳安道:“再有誰?止我在傢,都使出報喪、買東西,王經,又使他往張親傢爹那裏藉雲板去了。”月娘道:“書童那奴才和你拿去是的,怕打了他紗帽展翅兒!”玳安道:“書童和畫童兩個在靈前,一個打磐,一個伺候焚香燒紙哩。春鴻,爹又使他跟賁四換絹去了──嫌絹不好,要換六錢一匹的破孝。”月娘道:“論起來,五錢的也罷,又巴巴兒換去!”又道:“你叫下畫童兒那小奴才,和他快拿去,衹顧還挨甚麽!”玳安於是和畫童兩個,大盤大碗拿到前邊,安放八仙桌席。衆人正吃着飯,衹見平安拿進手本來稟:“夏老爹差寫字的,送了三班軍衛來這裏答應。”西門慶看了,吩咐:“討三錢銀子賞他。寫期服生帖兒回你夏老爹:多謝了!”
  一面吃畢飯,收了傢夥。衹見來保請的畫師韓先生來到。西門慶與他行畢禮,說道:“煩先生揭白傳個神子兒。”那韓先生道:“小人理會得。”吳大舅道:“動手遲了些,衹怕面容改了。”韓先生道:“也不妨,就是揭白也傳得。”正吃茶畢,忽見平安來報:“門外花大舅來了。”西門慶陪花子由靈前哭涕了一回,見畢禮數,與衆人一處,因問:“甚麽時侯?”西門慶道:“正醜時斷氣。臨死還伶伶俐俐說話兒,剛睡下,丫頭起來瞧,就沒了氣兒。”因見韓先生旁邊小童拿着屏插,袖中取出描筆顔色來,花子由道:“姐夫如今要傳個神子?”西門慶道:“我心裏疼他,少不得留個影像兒,早晚看着,題念他題念兒。”一面吩咐後邊堂客躲開,掀起帳子,領韓先生和花大舅衆人到跟前。這韓先生揭起千秋幡,打一觀看,見李瓶兒勒着鴉青手帕,雖故久病,其顔色如生,姿容不改,黃懨懨的,嘴唇兒紅潤可愛。那西門慶由不的掩淚而哭。來保與琴童在旁捧着屏插、顔色。韓先生一見就知道了。衆人圍着他求畫,應伯爵便道:“先生,此是病容,平昔好時,還生的面容飽滿,姿容秀麗。”韓先生道:“不須尊長吩咐,小人知道。敢問老爹:此位老夫人,前者五月初一日曾在嶽廟裏燒香,親見一面,可是否?”西門慶道:“正是。那時還好哩。先生,你用心想着,傳畫一軸大影、一軸半身,靈前供養,我送先生一匹緞子、十兩銀子。”韓先生道:“老爹吩咐,小人無不用心。”須臾,描染出個半身來,端的玉貌幽花秀麗,肌膚嫩玉生香。拿與衆人瞧,就是一幅美人圖兒。西門慶看了,吩咐玳安:“拿與你娘每瞧瞧去,看好不好。有那些兒不是,說來好改。”
  玳安拿到後邊,嚮月娘道:“爹說叫娘每瞧瞧,六娘這影畫得如何,那些兒不象,說出去教韓先生好改。”月娘道:“成精鼓搗,人也不知死到那裏去了,又描起影來了。”潘金蓮接說道:“那個是他的兒女?畫下影,傳下神,好替他磕頭禮拜!到明日六個老婆死了,畫六個影纔好。”孟玉樓和李嬌兒接過來觀看,說道:“大娘,你來看,李大姐這影,倒象好時模樣,打扮的鮮鮮的,衹是嘴唇略扁了些。”月娘看了道:“這左邊額頭略低了些,他的眉角還彎些。虧這漢子,揭白怎的畫來!”玳安道:“他在廟上曾見過六娘一面,剛纔想着,就畫到這等模樣。”
  少頃,衹見王經進來說道:“娘每看了,就教拿出去。喬親傢爹來了,等喬親傢爹瞧哩。”玳安走到前邊,嚮韓先生道:“裏邊說來,嘴唇略扁了些,左額角稍低些,眉還要略放彎些兒。”韓先生道:“這個不打緊。”隨即取描筆改過了,呈與喬大戶瞧。喬大戶道:“親傢母這幅尊像,真畫得好,衹少了口氣兒。”西門慶滿心歡喜,一面遞了三鐘酒與韓先生,管待了酒飯,又教取出一匹尺頭、十兩白金與韓先生,教他:“先攢造出半身來,就要挂,大影,不誤出殯就是了。俱要用大青大緑,冠袍齊整,綾裱牙軸。”韓先生道:“不必吩咐,小人知道。”領了銀子,教小童拿着插屏,拜辭出門。喬大戶與衆人又看了一回做成的棺木,便道:“親傢母今已小殮罷了?”西門慶道:“如今仵作行人來就小殮。大殮還等到三日。”
  喬大戶吃畢茶,就告辭去了。
  不一時,仵作行人來伺候,紙札打捲,鋪下衣衾,西門慶要親與他開光明,強着陳敬濟做孝子,與他抿了目,西門慶旋尋出一顆鬍珠,安放在他口裏。登時小殮停當,照前停放端正,閤家大小哭了一場。來興又早冥衣鋪裏,做了四座堆金瀝粉捧盆巾盥櫛毛女兒,一邊兩座擺下。靈前的彝爐商瓶、燭臺香盒,教錫匠打造停當
  ,擺在桌上,耀日爭輝。又兌了十兩銀子,教銀匠打了三副銀爵盞。又與應伯爵定管喪禮簿籍:先兌了五百兩銀子、一百吊錢來,委付與韓夥計管帳;賁四與來興兒管買辦,兼管外廚房;應伯爵、謝希大、溫秀纔、甘夥計輪番陪待吊客;崔本專管付孝帳;來保管外庫房;王經管酒房;春鴻與畫童專管靈前伺候;平安與四名排軍,單管人來打雲板、捧香紙;又叫一個寫字帶領四名排軍,在大門首記門簿,值念經日期,打傘挑幡幢。都派委已定,寫了告示,貼在影壁上,各遵守去訖。衹見皇莊上薛內相差人送了六十根杉條、三十條毛竹、三百領蘆席、一百條麻繩,西門慶賞了來人五錢銀子,拿期服生回帖兒打發去了。吩咐搭采匠把棚起脊搭大些,留兩個門走,把影壁夾在中間,前廚房內還搭三間罩棚,大門首紮七間榜棚,請報恩寺十二衆僧人先念倒頭經,每日兩個茶酒伺候茶水。
  花大舅、吳二舅坐了一回,起身去了。西門慶交溫秀纔寫孝帖兒,要刊去,令寫“荊婦奄逝”,溫秀纔悄悄拿與應伯爵看,伯爵道:“這個禮上說不通。見有如今吳傢嫂子在正室,如何使得?這一出去,不被人議論!就是吳大哥,心內也不自在。等我慢慢再與他講,你且休要寫着。”陪坐至晚,各散歸傢去了。
  西門慶晚夕也不進後邊去,就在李瓶兒靈旁裝一張涼床,拿圍屏圍着,獨自宿歇,止春鴻、書童兒近前伏侍。天明便往月娘房裏梳洗,穿戴了白唐巾孝冠孝衣、白絨襪、白履鞋,[糹至]帶隨身。
  第二日清晨,夏提刑就來探喪吊問,慰其節哀。西門慶還禮畢,溫秀纔相陪,待茶而去。到門首,吩咐寫字的:“好生答應,查有不到的排軍,呈來衙門內懲治。”說畢,騎馬去了。西門慶令溫秀纔發帖兒,差人請各親眷,三日誦經,早來吃齋。後晌,鋪排來收拾道場,懸挂佛像,不必細說。
  那日,吳銀兒打聽得知,坐轎子來靈前哭泣上紙。到後邊,月娘相接。吳銀兒與月娘磕頭,哭道:“六娘沒了,我通一字不知,就沒個人兒和我說聲兒。可憐,傷感人也!”孟玉樓道:“你是他幹女兒,他不好了這些時,你就不來看他看兒?”吳銀兒道:“好三娘,我但知道,有個不來看的?說句假就死了!委實不知道。
  ”月娘道:“你不來看你娘,他倒還挂牽着你,留下件東西兒,與你做一念兒,我替你收着哩。”因令小玉:“你取出來與銀姐看。”小玉走到裏面,取出包袱,打開是一套緞子衣服、兩根金頭簪兒、一技金花。把吳銀兒哭的淚如雨點相似,說道:“餓早知他老人傢不好,也來伏侍兩日兒。”說畢,一面拜謝了月娘。月娘待茶與他吃,留他過了三日去。
  到三日,和尚打起磐子,道場誦經,挑出紙錢去。閤家大小都披麻帶孝。陳敬濟穿重孝[糹至]巾,佛前拜禮,街坊鄰捨、親朋長官都來吊問,上紙祭奠者,不論其數。陰陽徐先生早來伺候大殮。祭告已畢,擡屍入棺,西門慶交吳月娘又尋出他四套上色衣服來,裝在棺內,四角又安放了四錠小銀子兒。花子由說:“姐夫,倒不消安他在裏面,金銀日久定要出世,倒非久遠之計。”西門慶不肯,定要安放。不一時,放下了七星板,擱上紫蓋,仵作四面用長命釘一齊釘起來,一傢大小放聲號哭。西門慶亦哭的呆了,口口聲聲衹叫:“我的年小的姐姐,再不得見你了!
  ”良久哭畢,管待徐先生齋饌,打發去了。闔傢夥計都是巾帶孝服,行香之時,門首一片皆白。溫秀纔舉薦,北邊杜中書來題銘旌。杜中書名子春,號雲野,原侍真宗寧和殿,今坐閑在傢,西門慶備金帛請來。在捲棚內備果盒,西門慶親遞三杯酒,應伯爵與溫秀纔相陪。鋪大紅官[糹寧]題旌,西門慶要寫“詔封錦衣西門恭人李氏柩”十一字,伯爵再三不肯,說:“見有正室夫人在,如何使得!”杜中書道:“曾生過子,於禮也無礙。”講了半日,去了“恭”字,改了“室人”。溫秀纔道:“恭人係命婦,有爵;室人乃室內之人,衹是個渾然通常之稱。”於是用白粉題畢,“詔封”二字貼了金,懸於靈前。又題了神主。叩謝杜中書,管待酒饌,拜辭而去。
  那日,喬大戶、吳大舅、花大舅、韓姨夫、瀋姨夫各傢都是三牲祭桌來燒紙。
  喬大戶娘子並吳大妗子、二妗子、花大妗子,坐轎子來吊喪,祭祀哭泣。月娘等皆孝髻,頭須係腰,麻布孝裙,出來回禮舉哀,讓後邊待茶擺齋。惟花大妗子與花大舅便是重孝直身,餘者都是輕孝。那日李桂姐打聽得知,坐轎子也來上紙,看見吳銀兒在這裏,說道:“你幾時來的?怎的也不會我會兒?好人兒,原來衹顧你!”
  吳銀兒道:“我也不知道娘沒了,早知也來看看了。”月娘後邊管待,俱不必細說。
  須臾過了,看看到首七,又是報恩寺十六衆上僧,朗僧官為首座,引領做水陸道場,誦《法華經》,拜三昧水懺。親朋夥計無不畢集。那日,玉皇廟吳道官來上紙吊孝,就攬二七經,西門慶留在捲棚內吃齋。忽見小廝來報:“韓先生送半身影來。”衆人觀看,但見頭戴金翠圍冠,雙鳳珠子挑牌、大紅妝花袍兒,白馥馥臉兒,儼然如生。西門慶見了,滿心歡喜。懸挂材頭,衆人無不誇奬:“衹少口氣兒!
  ”一面讓捲棚內吃齋,囑咐:“大影還要加工夫些。”韓先生道:“小人隨筆潤色,豈敢粗心!”西門慶厚賞而去。
  午間,喬大戶來上祭,豬羊祭品、金銀山、緞帛彩繒、冥紙炷香共約五十餘擡,地吊高撬,鑼鼓細樂吹打,纓絡喧闐而至。西門慶與陳敬濟穿孝衣在靈前還禮。
  喬大戶邀了尚舉人、朱堂官、吳大舅、劉學官、花千戶、段親傢七八位親朋,各在靈前上香。三獻已畢,俱跪聽陰陽生讀祝文曰:維政和七年,歲次丁酉,九月庚申朔,越二十二日辛巳,眷生喬洪等謹以剛鬣柔毛庶羞之奠,致祭於故親傢母西門孺人李氏之靈曰:嗚呼!孺人之性,寬裕溫良,治傢勤儉,禦衆慈祥,剋全婦道,譽動鄉邦。閨閫之秀,蘭蕙之芳,夙配君子,效聘鸞凰。藍玉已種,浦珠已光。正期諧琴瑟於有永,享彌壽於無疆。鬍為一病,夢斷黃粱?善人之歿,孰不哀傷?弱女襁褓,沐愛姻嬙。不期中道,天不從願,鴛伴失行。恨隔幽冥,莫睹行藏。悠悠情誼,寓此一觴。靈其有知,來格來歆。尚饗。
  官客祭畢,回禮畢,讓捲棚內桌席管待。然後喬大戶娘子、崔親傢母、朱堂官娘子、尚舉人娘子、段大姐衆堂客女眷祭奠,地吊鑼鼓,靈前吊鬼判隊舞。吳月娘陪着哭畢,請去後邊待茶設席,三湯五割,俱不必細說。
  西門慶正在捲棚內陪人吃酒,忽前邊打的雲板響。答應的慌慌張張進來稟報:“本府鬍爺上紙來了,在門首下轎子。”慌的西門慶連忙穿孝衣,靈前伺候。即使溫秀纔衣巾素服出迎,左右先捧進香紙,然後鬍府尹素服金帶進來。許多官吏圍隨,扶衣[扌芻]帶,到了靈前,春鴻跪着,捧的香高高的,上了香,展拜兩禮。西門慶便道:“老先生請起,多有勞動。”連忙下來回禮。鬍府尹道,“令夫人幾時
  沒了?學生昨日纔知。吊遲,吊遲!”西門慶道:“側室一疾不救,辱承老先生枉吊。”溫秀纔在旁作揖畢,請到廳上待茶一杯,鬍府尹起身,溫秀纔送出大門,上轎而去。上祭人吃至後晌方散。
  第二日,院中鄭愛月兒傢來上紙。愛月兒進至靈前,燒了紙。月娘見他擡了八盤餅饊、三牲湯飯來祭奠,連忙討了一匹整絹孝裙與他。吳銀兒與李桂姐都是三錢奠儀,告西門慶說。西門慶道:“值甚麽,每人都與他一匹整絹就是了。”月娘邀到後邊房裏,擺茶管待,過夜。
  晚夕,親朋夥計來伴宿,叫了一起海????子弟搬演戲文。李銘、吳惠、鄭奉、鄭
  春都在這裏答應。西門慶在大棚內放十五張桌席,為首的就是喬大戶、吳大舅、吳二舅、花大舅、瀋姨夫、韓姨夫、倪秀纔、溫秀纔、任醫官、李智、黃四、應伯爵、謝希大、祝實念、孫寡嘴、白賚光、常峙節、傅日新、韓道國、甘出身、賁第傳、吳舜臣、兩個外甥,還有街坊六七位人,都是開桌兒。點起十數枝大燭來,堂客便在靈前圍着圍屏,垂簾放桌席,往外觀戲。當時衆人祭奠畢,西門慶與敬濟回畢禮,安席上坐。下邊戲子打動鑼鼓,搬演的是韋臯、玉簫女兩世姻緣《玉環記》。
  不一時吊場,生扮韋臯,唱了一回下去。貼旦扮玉簫,又唱了一回下去。廚役上湯飯割鵝。應伯爵便嚮西門慶說:“我聞的院裏姐兒三個在這裏,何不請出來,與喬老親傢、老舅席上遞杯酒兒。他倒是會看戲文,倒便益了他!”西門慶便使玳安進入說去:“請他姐兒三個出來。”喬大戶道:“這個卻不當。他來吊喪,如何叫他遞起酒來?”伯爵道:“老親傢,你不知,象這樣小淫婦兒,別要閑着他。──快與我牽出來!你說應二爹說,六娘沒了,衹當行孝順,也該與俺每人遞杯酒兒。”
  玳安進去半日,說:“聽見應二爹在坐,都不出來哩。”伯爵道:“既恁說,我去罷。”走了兩步,又回坐下。西門慶笑道:“你怎的又回了?”伯爵道:“我有心待要扯那三個小淫婦出來,等我駡兩句,出了我氣,我纔去。”落後又使玳安請了一遍,三個纔慢條條出來。都一色穿着白綾對衿襖兒、藍緞裙子,嚮席上不端不正拜了拜兒,笑嘻嘻立在旁邊。應伯爵道:“俺每在這裏,你如何衹顧推三阻四,不肯出來?”那三個也不答應,嚮上邊遞了回酒,設一席坐着。下邊鼓樂響動,關目上來,生扮韋臯,淨扮包知木,同到勾欄裏玉簫傢來。那媽兒出來迎接,包知木道:“你去叫那姐兒出來。”媽雲:“包官人,你好不着人,俺女兒等閑不便出來。
  說不得一個‘請’字兒,你如何說‘叫他出來’?”那李桂姐嚮席上笑道:“這個姓包的,就和應花子一般,就是個不知趣的蹇味兒!”伯爵道:“小淫婦,我不知趣,你傢媽怎喜歡我?”桂姐道:“他喜歡你?過一邊兒!”西門慶道:“看戲罷,且說甚麽。再言語,罰一大杯酒!”那伯爵纔不言語了。那戲子又做了一回,並下。
  廳內左邊吊簾子看戲的,是吳大妗子、二妗子、楊姑娘、潘姥姥、吳大姨、孟大姨、吳舜臣媳婦鄭三姐、段大姐,並本傢月娘姊妹;右邊吊簾子看戲的,是春梅、玉簫、蘭香、迎春、小玉,都擠着觀看。那打茶的鄭紀,正拿着一盤果仁泡茶從簾下過,被春梅叫住,問道:“拿茶與誰吃?”鄭紀道:“那邊六妗子娘每要吃。
  ”這春梅取一盞在手。不想小玉聽見下邊扮戲的旦兒名字也叫玉簫,便把王簫拉着說道:“淫婦,你的孤老漢子來了。鴇子叫你接客哩,你還不出去。”使力往外一推,直推出簾子外,春梅手裏拿着茶,推潑一身。駡玉簫:“怪淫婦,不知甚麽張緻,都頑的這等!把人的茶都推潑了,早是沒曾打碎盞兒。”西門慶聽得,使下來安兒來問:“誰在裏面喧嚷?”春梅坐在椅上道:“你去就說,玉簫浪淫婦,見了漢子這等浪。”那西門慶問了一回,亂着席上遞酒,就罷了。月娘便走過那邊數落小玉:“你出來這一日,也往屋裏瞧瞧去。都在這裏,屋裏有誰?”小玉道:“大姐剛纔後邊去的,兩位師父也在屋裏坐着。”月娘道:“教你們賊狗胎在這裏看看,就恁惹是招非的。”春梅見月娘過來,連忙立起身來說道:“娘,你問他。都一個個衹象有風病的,狂的通沒些成色兒,嘻嘻哈哈,也不顧人看見。”那月娘數落了一回,仍過那邊去了。
  那時,喬大戶與倪秀纔先起身去了。瀋姨夫與任醫官、韓姨夫也要起身,被應伯爵攔住道:“東傢,你也說聲兒。俺每倒是朋友,不敢散,一個親傢都要去。瀋姨夫又不隔門,韓姨夫與任大人、花大舅都在門外。這咱晚三更天氣,門也還未開,慌的甚麽?都來大坐回兒,左右關目還未了哩。”西門慶又令小廝提四壇麻姑酒,放在面前,說:“列位衹了此四壇酒,我也不留了。”因拿大賞鐘放在吳大舅面前,說道:“那位離席破坐說起身者,任大舅舉罰。”於是衆人又復坐下了。西門慶令書童:“催促子弟,快吊關目上來,吩咐揀着熱鬧處唱罷。”須臾打動鼓板,扮末的上來,請問面門慶:“‘寄真容’那一折可要唱?”西門慶道:“我不管你,衹要熱鬧。”貼旦扮玉簫唱了回。西門慶看唱到“今生難會面,因此上寄丹青”
  一句,忽想起李瓶兒病時模樣,不覺心中感觸起來,止不住眼中淚落,袖中不住取
  汗巾兒搽拭。又早被潘金蓮在簾內冷眼看見,指與月娘瞧,說道:“大娘,你看他好個沒來頭的行貨子,如何吃着酒,看見扮戲的哭起來?”盂玉樓道:“你聰明一場,這些兒就不知道了?樂有悲歡離合,想必看見那一段兒觸着他心,他睹物思人,見鞍思馬,纔掉淚來。”金蓮道:“我不信。打談的掉眼淚──替古人耽憂,這些都是虛。他若唱的我淚出來,我纔算他好戲子。”月娘道:“六姐,悄悄兒,咱每聽罷。”玉樓因嚮大妗子道:“俺六姐不知怎的,衹好快說嘴。”
  那戲子又做了一回,約有五更時分,衆人齊起身。西門慶拿大杯攔門遞酒,款留不住,俱送出門。看收了傢夥,留下戲廂:“明日有劉公公、薛公公來祭奠,還做一日。”衆戲子答應。管待了酒飯,歸下處歇去了。李銘等四個亦歸傢不題。西門慶見天色已將曉,就歸後邊歇息去了。正是,得多少──紅日映窗寒色淺,淡煙籠竹曙光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第一回 西門慶熱結十弟兄 武二郎冷遇親哥嫂第二回 俏潘娘簾下勾情 老王婆茶坊說技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賄 設圈套浪子私挑第四回 赴巫山潘氏幽歡 鬧茶坊鄆哥義憤
第五回 捉姦情鄆哥定計 飲鴆藥武大遭殃第六回 何九受賄瞞天 王婆幫閑遇雨
第七回 薛媒婆說娶孟三兒 楊姑娘氣駡張四舅第八回 盼情郎佳人占鬼卦 燒夫靈和尚聽淫聲
第九回 西門慶偷娶潘金蓮 武都頭誤打李皂隸第十回 義士充配孟州道 妻妾玩賞芙蓉亭
第十一回 潘金蓮激打孫雪娥 西門慶梳籠李桂姐第十二回 潘金蓮私僕受辱 劉理星魘勝求財
第十三回 李瓶姐墻頭密約 迎春兒隙底私窺第十四回 花子虛因氣喪身 李瓶兒迎姦赴會
第十五回 佳人笑賞玩燈樓 狎客幫嫖麗春院第十六回 西門慶擇吉佳期 應伯爵追歡喜慶
第十七回 宇給事劾倒楊提督 李瓶兒許嫁蔣竹山第十八回 賂相府西門脫禍 見嬌娘敬濟銷魂
第十九回 草裏蛇邏打蔣竹山 李瓶兒情感西門慶第二十回 傻幫閑趨奉鬧華筵 癡子弟爭鋒毀花院
第二十一回 吳月娘掃雪烹茶 應伯爵替花邀酒第二十二回 蕙蓮兒偷期蒙愛 春梅姐正色閑邪
第二十三回 賭棋枰瓶兒輸鈔 覷藏春潘氏潛蹤第二十四回 敬濟元夜戲嬌姿 惠祥怒詈來旺婦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