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我眼裏的健康人生   》 第63節:保健常識方案(2)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8.高血壓分為哪幾類
  根據引起高血壓的原因,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大類。
  (1)原發性高血壓血壓升高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故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也叫高血壓病。它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徵,伴有血管、心髒、腦和腎功能性或器質性異常改變的全身疾病。根據統計,有90%-95%的高血壓病人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病。
  (2)繼發性高血壓是由於某些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産生的,原發疾病治愈後,血壓也就隨之下降。所以,這種高血壓又稱為癥狀性高血壓,占全部高血壓患者的5%——10%。患慢性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都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癥狀。
  9、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往往因人、因病期不同而異。
  某些病人起初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有的很像神經癥,如不測量血壓易造成誤診。特別要註意的是,病人的癥狀並不一定與血壓的高低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壓不太高,癥狀卻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壓雖然很高,但癥狀卻不明顯。高血壓患者常有的癥狀是頭痛、頭暈、頭重、失眠等。還有些人常有手指麻木和僵硬感,也有的人在手臂上有像螞蟻爬行一樣的感覺或兩小腿對寒冷特別敏感等。
  10、高血壓患者需要做哪些基本檢查
  (1)腎功能評價:
  包括尿蛋白、血肌和尿素氮、血鉀的測定。
  (2)血糖測定。
  (3)檢查有無高鈣血癥。
  (4)血尿酸水平。
  (5)血漿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
  (6)心電圖評定。
  (7)X綫胸片。
  11、高血壓患者為什麽要經常測量血壓
  目前高血壓病已發展成為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許多病人因缺乏應有的自我保健意識,不註意定期檢測血壓,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或引起嚴重並發癥。一般情況下,高血壓病人在血壓升高時,常會感到頭暈、頭痛、乏力等,但有些病人由於長期處於高血壓或血壓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會逐漸適應高血壓狀態,頭暈等癥狀並不明顯。若不定期檢測血壓指導用藥,在某些誘因的促發下,很容易發生心、腦、腎等嚴重並發癥,甚至危及生命。據報道,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的占70%,其中不能定期檢測血壓者占八成。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平時定期檢測血壓是多麽重要。
  12、血壓降得越快越好嗎
  不是。高血壓是一個長期的緩慢過程,人體對此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可以逐漸適應(故而有些患者並沒有不適的感覺),所以除了高血壓急癥以外,降壓治療應緩慢進行,不能求之過急。如果超出了調節範圍,重要髒器的血供不能保證,反而會造成頭暈、心悸等不適。從這個意義上講,某些長效製劑,比如洛汀新,是更為理想的降壓藥物。
  13、血壓降到多少合適
  首先強調,治療高血壓不能以簡單的降壓數值為標準,重要的是預防和控製器官的損害。目前,認為應把血壓降到最大可以耐受的程度。美國關於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6次報告認為:
  血壓的最佳標準是<120/80毫米汞柱;
  正常血壓標準是<130/85毫米汞柱;
  血壓的正常高限是130—139/85—89毫米汞柱;
  糖尿病病人的舒張壓高限是85毫米汞柱。
  14、高血壓病的藥物治療原則是什麽
  (1)將血壓控製到一個適當的水平,消除高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感,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2)盡量減少高血壓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爭取逐漸逆轉已經形成的損害。
  (3)在降壓治療的同時,要防治心、腦血管並發癥的其他危險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等。
  (4)方案應盡量簡便,能夠長期堅持。
  (5)堅持個體化,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做出方案。
  (6)提倡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強調病人與醫院、家庭要密切配合。
  (7)低劑量開始,如血壓未能達到控製目標,應根據服藥情況增加該藥的劑量。
  (8)如第一種藥物無效,應進行合理的聯合用藥,通常是加用小劑量的第二種降壓藥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劑量。有效的五類聯合用藥組合是:利尿劑 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 ACE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 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 ACE抑製劑;α-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
  (9)如果第一種藥物療效很差或不能耐受,可換另一類降壓藥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劑量或加用第二個藥物。
  15、一天中什麽時候用藥最合理?
  選擇長效的降壓藥物,適宜於晨起後頓服,一般不主張夜間服用,其原因是夜間血壓水平較低,大多數藥物的峰效應在服後2-6小時出現,故可能導致血壓過度降低。而比較特殊的是α1受體阻滯劑,由於可能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常在就寢前服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第1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第2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2)第3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3)
第4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4)第5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5)第6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6)
第7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7)第8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8)第9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9)
第10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0)第11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1)第12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2)
第13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3)第14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4)第15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5)
第16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6)第17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7)第18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8)
第19節:健康基礎知識(1)第20節:健康基礎知識(2)第21節:健康基礎知識(3)
第22節:健康基礎知識(4)第23節:健康基礎知識(5)第24節:中年人健康方案(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