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王利鎖:感悟人生(11)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莊子不僅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個文化大師、思想大師,他還是一個文學大師、語言大師。我們說他是文學大師,也就是莊子在表現自己的思想時,他找到了一條最適宜表現他自己思想的方式,那就是寓言故事。在《莊子·天下篇》當中,莊子說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也就是說這個社會太污濁,我沒法跟你談高尚的嚴肅的理論。在這樣的狀態下怎麽辦?莊子說,他要用“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宣傳他的思想,來演繹他的理論,其中他選擇的寓言、重言和卮言,後人稱為“三言”,我們可以籠統地稱為寓言。這些寓言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個故事,實際上故事背後藴含的是豐富的人生哲理。大傢比較熟悉的,比如說“庖丁解牛”、“望洋興嘆”。“庖丁解牛”告訴你,人做什麽事情要依天理,順着自然規律的發展,不要違背自然規律。“望洋興嘆”告訴我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不要把自己看得很大。河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結果順河而下,一望無際,這個時候他發現,天外有天啊。
  莊子講了好多這樣的故事,而且有的故事讓我們讀後仿佛開了天眼,為什麽?因為莊子是站在宇宙的角度講的。莊子看世界是相對的,站在無限小的角度看世界,任何世界都無限大;反過來,站在無限大的角度看世界,任何東西都是無限小,這些都是相對的。他講過兩個能夠反映他的思想的故事。一個叫“任公子釣魚”——在座的好多人釣過魚,但是你們的釣魚都是小釣,任公子卻是大釣——任公子坐在會稽山上,拿個漁竿,漁鈎上挂了50頭牛,再放在東海裏。三年之內沒有任何魚咬這個鈎,突然有一天,魚咬鈎了!魚在水裏打了個滾,掀起的水花是三千裏,然後任公子把這個魚拉上來,魚殺掉以後,江南之人吃了三年。你說這個魚有多大?釣魚這個生活中常見的活動,被莊子寫得驚天動地,那是站在無限小的角度去看世界的,釣魚就是驚天動地的。
  反過來,你若要站在無限大的角度看,世界便微不足道。莊子寫過一個“觸蠻之爭”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內容。說有兩個國傢為了兼併土地在打仗,結果打得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兩個國傢在什麽地方打?莊子說,他們是在蝸牛前邊的兩個觸角這個地方打仗。莊子說,在我們看來,我們認為是天大的利,放到宇宙的角度去看,那什麽都不是,不過是蠅頭小利而已。就像我們上街買菜,為兩分錢爭過來爭過去的,其實秤桿稍微動一下,那就不是兩分錢的問題。這就是限製。
  《莊子》中好多的寓言故事還揭示了人情世道,比如說“麗姬悔泣”的故事。說有一個女麗姬,父母要把她嫁出去,她就不願意出嫁,天天哭。結果出嫁到婆傢以後,她纔發現婆傢各方面條件都比自己傢好,吃的穿的住的都比自己傢好,於是她很後悔當時為什麽傻乎乎地不願意嫁,還為此而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麽?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犯主觀主義的錯誤,想當然,我們往往用我們的想法去衡量世界。
  莊子講的寓言故事,不僅內容豐富深刻,而且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藝術魅力。《莊子》一書具有非凡的藝術生命力。別的我不說,我衹給大傢舉一個例子,你們就可以看出莊子這本書語言的生命力有多麽高,多麽強,多麽大。我們今天生活中的許多成語是從莊子書中過來的,至今還活躍在我們的口語當中,比如說鵬程萬裏、鯤鵬展翅、越俎代庖、朝三暮四、莊周夢蝶、遊刃有餘、躊躇滿志、螳臂當車、心齋坐忘、相濡以沫、亦步亦趨、空𠔌足音、莫逆之交、歧路亡羊、得心應手、東施效顰、吐故納新、望洋興嘆、邯鄲學步、故步自封、井底之蛙、鬼斧神工、每況愈下、運斤成風、涸轍之鮒、得意妄言、捉襟見肘、虎口餘生、探驪得珠、屠竜之技、害群之馬、觸蠻之爭、視死如歸等等。這些詞都是我們今天日常生活當中經常遇到的詞,由此可見莊子語言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
  當然,莊子的思想也仍然活躍在我們的思想當中,比如說,莊子對生死的看法。莊子的觀點我們可以不同意,但他對生命的認識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參考的視角,即我們怎麽看待自己的人生。我們講人生觀,人生下來註定有一個頭,到這個地方就死了,所以我們要註意,從這個地方到這個地方這個過程,這叫人生。所以我們要對青年進行人生觀教育:在這一段生命歷程中,我們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但不能因此就認為莊子的看法是錯誤的。莊子說,我們每個人如果站到自然的角度看,作為生命的個體,作為生命的存在體,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我們都在面對一個共同的目標——死亡。我們不在人生,我們在活一天,死一天,活一天,死一天,我們是在“嚮死而生”。莊子說你不要以為我們都在活着,其實我們的生命體是在死着。今天過去了,今天的我們都已經死亡了,明天就是明天。莊子站在自然的角度,說人這一生就是從生到死的自然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根本就不存在功名利祿,功名利祿都是我們附加給他的“外物”。今天給你個一百萬,明天你死了;今天給你個處長、科長,明天你死了。所謂的一百萬,所謂的處長、科長對你來說又有什麽意思?你一生忙忙碌碌,拼命勞累掙一百萬,卻不註重自己生命精神的保養,結果你死了,房子不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老婆也不是你的了,都變成別人的了——你是在給他人打工呀。莊子強調生命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自然過程,是一個“嚮死而生”的過程,雖然聽起來有點消極,但不能說這不是生命存在的本質所在。莊子掀翻了人生的社會意義,鼓起了生命的自然本質意義,莊子的人生理論是有其自身的哲學價值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