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十八章 洞庭湖吳南罹難 武昌城方灣辭別(2)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李白、吳南悄悄上島。於草庵不遠黑暗處,匿下身子,等待時機。
  草庵內,燈火通明。烏金劍客、瞭然道人、陰陽子酒至半酣。瞭然道人酒量不深,正在說鬍話:“巫教數年來效力神主,搜尋各地寶圖。全仰仗道兄幫扶,方知真偽。你我再飲此杯!”
  方灣眼力不差,李白果見陰陽子舉止有度,雖飲數樽美酒,尚無醉意。陰陽子笑道:“我等皆效力神主,自是分內之事,安能以此為功?蜀地山河社稷圖帶來否?”
  “我等耗盡心智,死傷百名鬼卒,方得此圖,實不易也!”瞭然道人許紀接道,“因衛府追查甚密,此圖未敢隨船攜來,暫放於一詭秘處。我等奉神主之命,今日前來接陰陽子入江陵鑒圖。我已於江陵備下美女數名,以待道兄共鑒。”
  陰陽子鬍元聞言大笑,舉杯道:“道兄如此客氣,焉不從命?”
  烏金劍客石林附言道:“皆是神主囑托。”
  陰陽子滿飲一杯美酒,正色道:“神主英明!體察我等。我從大漠而來,若無神主昔日恩德,恐不能與二位於此暢飲。”
  烏金劍客石林連忙將二人酒樽補滿,殷勤道:“陰陽子前輩,石林嚮往大漠久矣!二十年前,我赴長安科考失意,報國無門,遠投突厥將軍。剛過青海子,就聽戰事已息,衹好滿懷惆悵回至蜀地。恰好我有一結義兄弟韓鳳,搜羅一些上好刀槍,欲往吐蕃換些金銀,不料為官傢緝拿,押入死牢。兄弟全家變賣傢産,厚賄縣令,仍被定下秋後斬!我捨身相救,險些喪命,衹好浪跡江湖。後來於突厥將軍府結識副教主‘人鬼將軍’,纔撥雲見日!”
  瞭然道人插話道:“這次又多虧人鬼將軍長安周旋,撤去益州衛使程智矯,方解巫教之難。”
  “有安將軍做靠山,巫教以後,順心順意。”陰陽子鬍元接道,“石護法義薄雲天,喝酒喝酒!”烏金劍客石林連飲數杯,轉眼落淚,“可惜我兄弟玉面判官韓鳳歷經數次大難不死,數日前,竟為李白所殺!”二人聞言驚詫,陰陽子道:“李白?詩人李太白?”石林傷心垂首。瞭然道人許紀道:“韓鳳劍法不弱,武藝超群,如何為李白所殺?”烏金劍客石林遂將桃紅中箭落江、李白盛怒復仇、大戰安祿山經過,細細相告。二人聞聽,皆默然不語。三人一通悶酒,烏金劍客石林已醉。
  李白、吳南見時機已到,先由吳南端起鐵弩,嚮陰陽子咽喉一箭射去。陰陽子果然厲害,聽到輕響,身子一側,箭中臂膀。口中叫道:“有刺客!”手中已多出一對黑白乾坤刺,一躍而起,若大鳥撲嚮吳南。正欲施招,不想口中泛起白沫,踉蹌幾步,訇然倒地。李白大喝一聲,竜彩劍直刺瞭然道人許紀。那道人亦好功夫,大醉之中,一個激靈,已自醒來,手中金剛麈尾蕩起,若蟒蛇吐芯。太白醉劍接連施出玲瓏秋月、月臨大江、銀河懸月、月依柳梢數招,直攻得瞭然道人疲於應付。若在平時,瞭然道人許紀未必輸於李白,今日大醉,鞭法已亂。那邊吳南已與烏金劍客交手。石林浣花劍法精熟,巨劍力猛,大醉之時,反倒妙招迭出,數招裏,已迫吳南下風。
  烏金劍客石林瞥眼見李白仗劍相鬥許紀,驚道:“李白沒死!道長小心!”瞭然道人知是李白,情知不妙,心中又惦記陰陽子安危,頓生主意。許紀霎時抖擻精神,接連幾個殺招,趁李白防護之時,一把拽起陰陽子,狂奔而去。烏金劍客石林本已勝算在握,如此卻形勢陡變。李白、吳南各持長劍,夾攻石林。烏金劍客果然了得,巨劍施出劈、掃、剁、挑之招,平地捲起一陣狂風,口中大叫:“李白小兒,快拿命來!”一劍直刺過去!吳南衹道石林劍刺李白,卻不想烏金巨劍投胸而過!李白咆哮一聲,幾乎同時,一記仙子奔月,竜彩劍也亦穿透烏金劍客石林胸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前言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楔子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