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紅色後代的蘇聯印記 》
兒童院成了冰窟窿
趙嘉麟 Zhao Jialin
葛萬青 Ge Moqing
與此同時,莫斯科軍民也在為誓死保衛首都盡力。在他們的頑強抵抗下,從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軍損失官兵15萬5千人,坦剋770多輛,而莫斯科仍然屹立不倒。
12月初,莫斯科的氣溫已下降到攝氏零下20多度。不少沒有棉衣禦寒的德軍被凍傷,納粹的飛機引擎和坦剋馬達也因為嚴寒而無法發動。但是蘇聯紅軍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僅習慣寒帶生活,而且有大量短皮大衣、氈靴、防寒內衣、棉背心和護耳皮帽源源不斷地從本國後方和盟國運到前綫。
終於,反攻的時機到來了。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開了大規模軍事行動。1942年初,蘇軍擊潰了進攻莫斯科的德軍,擊斃擊傷16萬8千人,把德軍趕離莫斯科100—250公裏,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在1941年德蘇戰場的整個鼕季戰役中,德軍被擊潰50個師,陸軍傷亡83萬多人。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令希特勒以閃電戰擊敗蘇聯的圖謀徹底破産,也讓不可一世的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嘗到了重大失敗的滋味。
莫斯科保衛戰的捷報傳到了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大傢歡欣鼓舞。不久後,又接到了上級通知:由於形勢好轉,原先將兒童院師生疏散到塔什幹的計劃被取消。
雖然這個消息表明兒童院所受的威脅已經基本解除,但這對於師生們來說,並不能稱作完全意義上的好消息——由於當初接到疏散的命令,因此沒有為在這裏過鼕做準備。而現在,嚴寒已經來臨。
由於頓巴斯、烏剋蘭、高加索等煤礦、石油和糧食基地全被德國法西斯占領,各種燃料嚴重短缺。全蘇的交通運輸全部改用木柴代替煤和石油,優先保障軍隊係統,而機關、學校的鼕季供暖基本停止,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也不例外。和平時代,國際兒童院的宿舍和教室總是烤得暖暖和和,但是現在全都成了冰窟窿。學員們的手腳上因此都生了凍瘡,手指頭個個腫得像鬍蘿蔔一樣又紅又亮。
嚴寒讓趙施格想起了哥哥趙令超:“哥哥就是因為鼕天患病,最後纔死去的。我應該努力鍛煉身體,抵禦嚴寒。”趙施格找到了好朋友——同班同學、南斯拉夫男孩拉津·斯巴達剋和比他們大3歲的保加利亞男孩布拉戈伊·卡薩博夫。3個人一通商量後,决定每天早上練習長跑。
第二天一大早,3個男孩子從被窩裏爬出來。他們戴上手套,上身套外衣,下身穿短褲、腳蹬氈靴走下樓,環繞着宿舍跑開了。跑了幾圈後,他們就從路邊撿起積雪,回到宿舍用它來擦身體。然後再下樓跟其他學員一起做早操。
不久,兒童院的大夫瑪麗亞·達維多娃知道了3人的情況,把他們叫到了醫務室。
男孩們以為會受到批評,沒想到,達維多娃很贊成他們的想法。
“孩子們,鍛煉身體是完全正確的,不過,你們要記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雪來擦身體,因為這會造成身體局部冷熱不均,是要影響健康的。你們最好改成衝冷水浴。水不像雪,它是流動的。一開始你們可能會受不了,衹要慢慢習慣就好了。再有,衝冷水浴之前的室外活動時間要延長一些。記住了嗎?”
3個孩子高興地點了點頭。他們的做法得到了其他孩子的仿效。此後,即便室外溫度下降到攝氏零下20多度,這群意志堅強的孩子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獨特的鍛煉方式。
伊萬諾沃市的學校逐漸開始復課。但是,由於多數教室還是起着臨時軍醫院的作用,因此學生們衹能在“點”上上課——所謂“點”就是一些當地學生的傢裏,同年級的學生都集中在這裏,由老師前來上課。對兒童院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傢就在兒童院,所以院方擠出了幾間房當教室。
由於寒冷,墨水瓶裏的墨水全凍成了冰。孩子們為了完成作業,衹能把鋼筆放在懷裏暖一暖,然後再寫,結果墨水都印到衣服上,弄得一塌糊塗。整個鼕天孩子們的課程斷斷續續,學年考試也被取消了。
①李立三:1899年生於湖南。1928年黨的六屆一中全會,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兼秘書長、宣傳部長,1930年犯“左”傾冒險錯誤,後去蘇聯學習。
②李明:李立三化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劉少奇揮別子女(1) | 劉少奇揮別子女(2)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1)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2)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1)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2) | 迪化巧遇小夥伴(1) | 迪化巧遇小夥伴(2) | 任弼時“賠不是” | 賀子珍的遭遇(1) | 賀子珍的遭遇(2) | 毛氏兄弟(1) | 毛氏兄弟(2) | “沉睡”的列寧(1) | “沉睡”的列寧(2)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1)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2)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1)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2) | 天堂般的生活(1) | 天堂般的生活(2) | 難學的俄語 | 毛岸英的疑惑 | 鄧穎超“打前站”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