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奧運說禮儀:國際禮儀金說 》
第63節:第9講 熱情有度(5)
金正昆 Jin Zhengkun
第三,要註意場合合理,公私有別。
工作中需要産生的批評,可以當衆指出。但是一般性人際交往時,給的批評和建議最好在沒有旁人的時候再說,否則的話會傷及個人尊嚴。要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小孩犯了錯誤,你當着衆人批評,孩子肯定接受不了,說不定還會産生逆反心理。換一個場所,在沒有旁人的地方告訴他,他也會很容易接受。人是有尊嚴的。
我們講的熱情有度的第四個關鍵就是距離有度。熱情有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為要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正所謂"距離産生美"。按照國際禮儀的說法,人們在交往中,實際上有這樣一些不同的距離:
第一種距離,是私人距離。
私人距離,又叫親密距離。一般半米或小於半米,準確的講就是半米之內,乃至無窮接近。這些對象主要是傢人、朋友和戀人,換一個人恐怕就不行了。這在歐美國傢,即使是同性,如果兩人不熟,離得這麽近也容易産生誤會。在中國,如果兩個女同學關係不錯,在宿舍裏可能就兩個人擠到一張床上說悄悄話。這在歐美很罕見,搞不好別人會說是同性戀。所以私人距離,除了老、弱、病、殘、孕與傢人、朋友另當別論之外,其他的人是不能離得很近的,小於半米乃至無窮接近,這是私人距離。
第二種距離,是交際距離。
交際距離,又稱為常規距離,是在一般性人際交往中,或站或坐或立或行時和外人保持的正常距離,半米到一米半之間。
我們俗話說的一步之遙,不近不遠。離得太遠,有排斥和抵觸的心理。離得太近,侵害別人的私人空間,讓別人感到壓抑和不快,這是常用距離。
第三種距離,是禮儀距離。
禮者,敬人也。它就是嚮別人表示尊敬的距離,又叫做敬人的距離。一般是一米到三米之間的距離。
比如一個標準的會議廳,主席臺和第一排的距離大概就是這個尊重距離。有意拉開距離,距離産生美感和尊嚴。如果主講者和演說者離第一排的人太近,采用親密距離和常規距離,如果說話時聲調突然一變,慷慨激昂,吐沫星子有可能噴出來,離得太近的人可能會被濺一臉。有三米左右的距離,大概就不會産生這種問題了。
第四種距離,是公共距離。
公共距離指的是三米之外。這種距離在國際社會又叫做有距離的距離,實際上是指在公衆場合,跟陌生人應該保持的距離。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到國外去,特別是到西方發達國傢,要特別註意。如果在公衆場所,距離陌生人太近,對方會不高興。不像我們國人因為種種原因,離得遠近沒有關係。但是在國外這點行不通。
最後,交往有度。
交往有度指的是在社會交往中要註意的幾個分寸。首先,你和對方的正常交往,不要影響對方的工作;第二,不要影響對方的休息;第三,不要影響對方的正常生活,不要打擾對方的正常安排;最後一點,不要影響對方其他的社會活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1) | 第3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2) | 第4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3) | 第5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4) | 第6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5) | 第7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6) | 第8節:第2講 遵守慣例(1) | 第9節:第2講 遵守慣例(2) | 第10節:第2講 遵守慣例(3) | 第11節:第2講 遵守慣例(4) | 第12節:第2講 遵守慣例(5) | 第13節:第2講 遵守慣例(6) | 第14節:第2講 遵守慣例(7) | 第15節:第2講 遵守慣例(8) | 第16節:第2講 遵守慣例(9) | 第17節:第2講 遵守慣例(10) | 第18節:第2講 遵守慣例(11) | 第19節:第3講 入鄉隨俗(1) | 第20節:第3講 入鄉隨俗(2) | 第21節:第3講 入鄉隨俗(3) | 第22節:第3講 入鄉隨俗(4) | 第23節:第3講 入鄉隨俗(5) | 第24節:第3講 入鄉隨俗(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