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解析人格觸摸靈魂的書:童話人格   》 賈寶玉情結三(1)      柯雲路 Ke Yunlu

  我們將着重考察的,是賈寶玉作為一個男孩人格形成的規律。  首先,他雖然內心是敵視父親賈政的,然而在行動上又是識時務者。在公開的場合,他總是努力在表面上順從父親的意志,滿足父親維持權威地位的心理需要。  這不僅表明父親的權威在封建社會的絶對性,也表明作為一個男孩的賈寶玉在發展正常人格的過程中已經學會了如何正確對待父親。  當然,在骨子裏他對父親已成叛逆。這既是兒童性質的俄狄普斯情結,也帶有那個時代的社會性質。他叛逆的是父親的權威,又是父親所代表的封建主義政治倫理道德文化。  而兒子能否實現對父親的叛逆,就其童年的成長環境來講,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母親的庇護。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對這一規律的註釋。  作為母親的王夫人自然是軟弱的,她不足以抗衡丈夫賈政對賈寶玉的專橫與嚴酷。倘若衹有這個母親,賈寶玉勢必將軟弱得多。然而,賈寶玉的祖母賈母站到了他的身後。正是封建主義文化使得賈母能夠以足夠有力的庇護對抗賈政對賈寶玉的專製。  這是封建大家庭的奇特現象。  在兒子和妻子面前,賈政是絶對的權威;然而面對賈母時,他又成為畢恭畢敬的兒子。正是這個特殊的家庭環境,使得賈寶玉在父親面前形成了一個又順從又叛逆的人格。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父親的權威常常是絶對的,母親很難抗衡他對兒子的專製。而在大家庭中享有最高權威的祖母,給了賈寶玉以有力的庇護。她有如現代家庭中強有力的母親,安撫了兒子在父親嚴酷統治下受到的心理創傷,發展起能夠正確處理與父親的關係、同時又敢於對父親有所叛逆的人格。  當然,《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衹能對父親明順暗叛。倘若做父親的賈政更軟弱,做祖母的賈母更寵愛,賈寶玉對父親的專製會表現出更大的叛逆精神來。  賈寶玉這個從小在衆多丫環的照顧下成長起來的男孩,倒並沒有那種從小在母親的懷抱裏成長起來的兒童的單一的戀母情結。他與母親王夫人的距離應該說是疏密得當的。王夫人對兒子也絶非過分溺愛。賈寶玉並沒有畸形的戀母情結,他在衆多的同齡女孩與男孩的生活環境中成長了正常的男性人格。  十歲以後的賈寶玉已經能夠與同齡男女正確相處了。而對於不同年齡、不同輩分的男女,他也形成了正確相處的完善能力,  如果撇開對父親賈政所代表的封建正統文化的批判不言,那麽我們說,在賈寶玉人格成長的歷史上,不僅賈母的庇護是必要的,父親的嚴厲也是需要的。因為從祖母賈母到母親王夫人以及環繞的丫環小廝們,都給了賈寶玉太多的寵愛與簇擁,那是一個會把男孩慣壞的溺愛環境。這時,一個嚴厲甚至有些專製的父親的存在恰好與這一切平衡了。  從人格發展的條件來說,父親賈政的嚴厲與祖母的寵愛並存是賈寶玉完整人格得以形成的必要條件。  再接着,我們就看到了賈寶玉特殊的人生態度,這個態度常常被一些紅學家描述為賈寶玉的叛逆精神。  賈寶玉從內心深處拒絶接受父親的正統教育,他對父親教導的讀書做官、孔孟正道表現出了極大的逆反,對父親推崇的《四書》、《五經》厭惡之極,而對父親極力貶斥的濃詩豔詞、靡靡之音表現出濃烈興趣。他顯然不願意走父親指出的所謂正道。  結果,我們就看到了一個不願去西天取經而寧願縮在花果山中的孫悟空。  賈寶玉就縮在了大觀園的女兒國中。《紅樓夢》的故事在相當程度上是賈寶玉的故事,而賈寶玉的故事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回避父親指教、縮在大觀園女子群中的故事。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賈寶玉的這一表現確實可以說成對封建正統文化的反叛;然而,倘若從一個男孩人格成長的角度講,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拒絶成年”的現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一 為什麽活着(1)一 為什麽活着(2)二 人格的概念(1)二 人格的概念(2)
三 童年(1)三 童年(2)狼來了一狼來了二
狼來了三(1)狼來了三(2)狼來了四狼來了五
狼來了六狼來了七俄狄普斯情結一俄狄普斯情結二
俄狄普斯情結三(1)俄狄普斯情結三(2)俄狄普斯情結三(3)俄狄普斯情結四(1)
俄狄普斯情結四(2)俄狄普斯情結五(1)俄狄普斯情結五(2)俄狄普斯情結六(1)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