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古典名画的深婉曲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63节:陌上花已发(2)      杨紫陌 Yang Zibai

  他开创了吴越的盛世,使得几千年来吴越文化源远流长几百年而不间断,这个在吴越间称帝的乱世英雄,横刀立马成就天下,但却少读书,只这一句写给妻的话柔柔地出自心头,不事雕饰,比"涉江采芙蓉"更是简静自然,豁然明艳,昭昭地开在天意人事处。他曾命三千铁弩射回八月钱塘江潮,但世人记得他却不是因为他雄霸吴越,这个小名叫"婆留"的君王,之所以为人铭记,只缘于这个万般风情的一句写给妻的话,可见他做人的真实大气。
  "吴越王简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钱鏐思之。王以书遗妃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恻然。"
  春色将老,简妃却迟迟未归,做了多年的夫妻,不必说得太多,只这一句,心意已相通,哪个女人看了不是心就即刻化成了水,再怎样的陌上花色在这一刻也变得模糊,手心里握的眼睛里浸的全是湿润的蜜意绸缪,恨不得抬抬腕就能摸得着他的脸。
  女人思夫即是咬着银牙一字一顿地说:"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男人借陌上花开起"兴",说可缓缓归矣,结果却使归宁的女人,即刻就登了程。男人这样的大胸怀,一般如日如月。
  他不是文士更不是武将,是那样真纯本色的一个男人,让天下女人只想一生一世就让他伏在自己的膝上,抚着他的发际眉梢,永不放他走。这份爱,什么也抵得住。可以抵粟米,可以当衣穿,拥着他,定会眼神明媚若春花,永不会老去。
  可想那个简妃也一定是"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才让英雄柔肠如此荡气回环。
  这幅画与这个故事无关,或许是因为吴地文化一脉相承,打开此画时,莫名地想到了吴王想到了他的简妃。此画亦出自仿仇英的"苏州片",具有浓重的吴门画风。吴门画构思精雅,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有端然风致,都是有性情的。
  画中光景也是如此富贵悠然的日子,车前芳草,都有说之不尽的情思,如春恨,更行更远还生。宛若就是再现当年的简妃归省,看见了紫气红尘中的千年世景。男人一边治着天下一边闲话着家常,妻回乡归宁,也不过是嘱咐她备齐各色好礼,玉如意,沉香拐,银项圈,金银锞,锦缎宫匹,一趟一趟由侍女搬上车子,嫁得这样的金龟婿,这娘家岂是好回的。看着她装满车子,轧轧远去了。他踱回到堂前与众臣议事,蓦然觉得空荡荡。日头东升西落,一日一日他忙忙碌碌。
  为治理钱塘江海水,今日在官邸刚刚议完修筑钱塘海堤之事,明日他想去西湖看看,不单单是赏春,他想使人挖掘湖底的水草淤泥,疏浚西湖,使风光长秀。外面春正好,他走出来,抬头见春色将残,忽然就觉得她已离开了好久,不由得那么强烈地想念她。
  原来治世的君王也亦如邻家子,淡淡光阴,寸寸流转,念远思归中,便缔造了一个山明水秀的吴越国,
  这件作品真迹原是出自明仇英之手。
  此作原本只是诗与字,管夫人将自己所做《织锦回文诗》书写于其上,因诗书双绝,流传到明代后,仇英在诗后配了图。仇英是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明中期吴门派的代表。但本书中此画已非仇英亲笔,人物造型和技法都与仇英有差别,更接近南宋院体人物画,但是配景具有浓厚的"吴门派"特色。明中期以后,苏州的书画作为行业,其产品即所谓"苏州片",最主要的仿冒对象即仇英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画。此画即为苏州片里的精品,据考证,包括仇英款也是一并伪造的。今管夫人书法不见,《织锦回文诗》的内容更难以考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前言 只恐夜深花睡去(1)第2节:前言 只恐夜深花睡去(2)第3节:知君用心如日月(1)第4节:知君用心如日月(2)
第5节:知君用心如日月(3)第6节:知君用心如日月(4)第7节:争如我解语花(1)第8节:争如我解语花(2)
第9节:争如我解语花(3)第10节:争如我解语花(4)第11节:会向瑶台月下逢(1)第12节:会向瑶台月下逢(2)
第13节:会向瑶台月下逢(3)第14节:繁华事散逐香尘(1)第15节:繁华事散逐香尘(2)第16节:繁华事散逐香尘(3)
第17节:繁华事散逐香尘(4)第18节:红拂夜奔(1)第19节:红拂夜奔(2)第20节:红拂夜奔(3)
第21节:红拂夜奔(4)第22节:红拂夜奔(5)第23节:呖呖莺声花外啭(1)第24节:呖呖莺声花外啭(2)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