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李敖大傳 》
第63節: 護衛思想導師殷海光(13)
汪幸福 Wang Xingfu
他在文中還憤怒地指責道:
《春蠶吐絲》其實是配合國民黨官方、徐高阮、鬍秋原、徐復觀等打擊殷海光
的一慣作業,是這種打擊的一種延續,它着力在把被打擊的殷海光死後扭麯化,春
蠶到死,給他吐另一種妖絲,把殷先生弄得面目前非。……對這卑鄙陰謀,我實在
看不過去,我非點破不可。
…………
客觀地看,陳鼓應教授編的《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一書,確實有缺點。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對殷海光在《自由中國》時期的巨大成就及影響忽略了,使這本書的份量輕了不少。此外,陳也確實刪去了與李敖有關的內容,這是甚為遺憾的事情。
話又說回來,儘管這本書有上述不足,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陳鼓應教授能領頭做這件事,還是值得肯定的。
處理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陳鼓應與李敖應從大局出發,放棄前嫌,以對歷史及老師負責的態度,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商量一下重新修訂《春蠶吐絲》,把這本書編得更真實、更公正,水平更高一些。
可惜,功成名就的殷門弟子們太不團结,而且積怨太深,一直未做這項工作。後來,香港出版的《殷海光紀念集》,臺灣出版的《殷海光全集》均未收錄這本書的一些內容,估計與殷門弟子們的矛盾太大有關。
殷海光逝世後,殷門弟子們對他非常懷念,並舉行過多次紀念活動。
進入80年代,臺灣的政治環境逐步寬鬆,殷海光在臺灣又火紅起來。有趣的是,殷海光的一些學生,無論是開會,還是舉行學術活動,還是開展教學,都以“殷門弟子”自居,大傢都覺得,當年做過殷海光的學生,是很光榮、很不簡單的事情。
李敖因與陳鼓應、林毓生、張浩、王嘵波等人的關係不好,加之陳、林、王等人後來又與當年瘋狂打擊、迫害殷海光的鬍秋原、徐高阮等人打得火熱,李敖抓住這點,說他們未繼承殷海光的遺志,是殷門“叛徒”,他們現在紀念殷海光,是別有用心。
他還在《殷鑒遠了嗎?》一文中憤怒地說:“20年過去了,由於國民黨的強駑之末,由於殷師母的一元復始,殷海光已不再被禁錮,已從封閉中解放出來。但是,各種利用他的秀局,卻方興未艾。……他們在殷海光受難之際,苦難之際,不但沒援之以手,甚至是殷海光的敵人的同路人,這些人今天以知己嘴臉,重現江湖,江湖之中,可沒有這種不要臉。”
基於上述原因,林毓生、張浩、陳鼓應、王曉波他們後來舉行的任何紀念殷海光的活動,他慨不參加。他認為,與那些“偽殷門弟子”在一起,是一種恥辱。
殷門弟子們及臺灣學術界連續舉行了幾次較大的紀念殷海光的活動後,李敖終於忍不住了。一天,殷海光的另一弟子、著名政論傢孟絶子來看李敖時,李對他說:“我看到殷海光被許許多多別有用心的所謂親友、學生們窄化、神化、小化,我真忍不住生氣。為了維護老師的形象,弘揚老師的思想,我再不能沉默。我要寫一篇紀念老殷的,因為他們總抱住老殷,說老殷是他們的,我倒要開開玩笑,來篇《我的殷海光》。我要告訴海內外的混蛋們。你們上了殷海光親友、學生的當了!真的殷海光,是我李敖筆下的。”
孟絶子極力贊成李敖寫這篇文章。他覺得,李敖與殷海光關係密切,學老師學得最像,最到位,對老師的幫助最大,兩人之間的坎坷也最多,他寫出來的文字,其價值和意義非常之大。
果然,李敖於1981年在獄中服刑期間,一氣寫了26000字的《我的殷海光》。這篇文章沒要任何參考資料,全憑記憶寫成。在這篇長文中,李敖將他與殷海光從相識到相知的經過全部寫了出來,並對殷海光的偉大與失誤、長處與短處、為人與個性,作了比較客觀的評價。他說:
殷海光在這11年(指《自由中國》時期)的表現裏,在使人頭腦清楚方面,
做了中國有史以來沒有人做得到的大成績,他以簡明的分析,高明的遠見,清明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文出版社 |
|
|
第1節:引子 | 第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 | 第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2) | 第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3) | 第5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4) | 第6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5) | 第7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6) | 第8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7) | 第9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8) | 第10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9) | 第11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0) | 第1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1) | 第1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2) | 第1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3) | 第1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 | 第16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2) | 第17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3) | 第18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4) | 第19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5) | 第20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6) | 第21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7) | 第22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8) | 第23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9) | 第24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0)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