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喪傢狗 Funeral home dog 》
君子免不了餓肚子(1)
李零 Li Ling
15.2在陳絶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古代僧侶,很多都是苦行僧,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到處流浪,靠乞討為生。聖人也是如此。他們和叫花子有不解之緣。知識分子,原來是自由職業者。自由職業的特點就是靠人施捨,有人養他。聖人故事,少不了蒙難,唐僧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餓肚子是傢常便飯。
孔子周遊列國,主要有三次大難:一次是過匡被圍(前496年),見《子罕》9.5;一次是宋司馬桓魋要殺他(前492年),見《述而》7.23;一次是在陳斷糧(前489年),即此所述。這是第三次大難。
“在陳絶糧”,即在陳斷糧。“糧”,《釋文》引鄭註本作“粻”,字不同,意思一樣。孟子說“君子之厄於陳、蔡之間,無上下之交也”(《孟子?盡心下》),把斷糧地點說成陳、蔡之間。《荀子?宥坐》也提到此事,說“七日不火食,藜藿不糂,弟子皆有饑色”,即七天沒起火做飯,光吃野菜,粒米未進,餓得夠嗆。當時,子路想不通,孔子給他講了很多大道理,說你怎麽知道,我不會從“桑落之下”發跡呢?楊倞註:“桑落,九月時也,孔子當時蓋暴露,居此樹之下。”情況更具體,他們是在一棵樹葉飄零的桑樹下餓肚子。
這次餓肚子,可把大傢餓慘了,“從者病,莫能興”,大傢都餓得爬不起來了。
“固”,舊註都以為是固然之義,包括朱註,但朱註引程子說,卻把“固窮”解釋為“固守其窮”,後說不可取。
當時,子路氣得直跳腳,說“君子亦有窮乎”,即君子也該這麽餓肚子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即君子當然會受窮,但不像小人耐不住窮,一窮就歇斯底裏。
這裏,同是“君子”,理解不一樣。
子路認為,君子是體面人,不但一定有飯吃,而且還吃得很好,就像有些懷舊者說,過去當教授的,即使亂離之世,也有四菜一湯。他說的是“身份君子”。“身份君子”是貴族。
孔子說的君子不是這種君子。他說的是“道德君子”。“道德君子”,有君子風度,但不一定有錢有勢,弄得不好,難免餓肚子。君子窮,也要窮得有風度。他在上一篇說過,“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憲問》14.10),小人的特點就是受不了窮,窮了就會發牢騷,甚至大發脾氣。孔子的意思是,像你這樣,就是屬於“窮斯濫矣”。(君子免不了餓肚子)
15.3子曰:“賜也,女(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歟)?”對曰:“然,非與(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強調執簡馭繁。他不但不承認自己特別聰明,連知識多、記性好都不承認。
“識”,有兩種讀法:一種是表示記憶,讀zhì;一種是表示認識,讀shí。這裏指前者。
人的記憶分兩種:一種是死記硬背,機械記憶;一種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靠聯想來記憶。孔子跟子貢講的話,意思是說,你以為我是博聞強記啥都記得住嗎?不是。其實,我是靠“一以貫之”。
這種“一以貫之”的“一”,不是提示性的綫索,如關鍵詞或關鍵的例子,而是貫穿性的綫索,如原理、原則。清李中孚說,“劉文靖謂丘文莊博而寡要,嘗言丘仲深雖有散錢,惜無錢繩貫錢。文莊聞而笑曰:‘劉子貴雖有錢繩,卻無散錢可貫。’”(《四書反身錄》)。散錢和錢繩,比喻很形象。“一以貫之”的東西,就是像錢串子那樣可以把零散記憶串連起來的東西。
中國學術,研究自己,人很多,文章和書也很多,毛病是雞零狗碎,缺乏理論穿透力和內容的整體把握,衹有散錢,沒有錢繩,讓歐美學者和日本學者看不起,碰到別人批評,還反唇相譏,說我有的是錢,比你闊多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李零簡介及自序(1) | 自序(2) | 自序(3) | 自序(4) | 自序(5) | 為什麽我要讀《論語》(1) | 為什麽我要讀《論語》(2) | 孔子獲罪的原因(1) | 孔子獲罪的原因(2) |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1) |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2) | 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 | 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 |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 |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 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 禮之用,和為貴(1) | 禮之用,和為貴(2) |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 |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1) |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2) | 怎麽消滅無恥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