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走嚮共和 》
第十章 彗星東來(四)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翁同龢沉默着,半晌,纔徐徐道:“請諸位來,是想為明日的御前會議做些準備。面對倭寇猖獗尋釁,倒底是戰是和,想聽聽諸位的意見……”
一個叫黃紹箕的說:“應該先知道聖意若何?”
文廷式:“珍妃娘娘說,皇上是想打的。太後呢,似在兩難當中……我看她老人傢心裏是不想打的。”
翁同龢:“李鴻章最明白太後的心思。”
張謇:“他也不想打。”
黃紹箕:“北洋海軍、淮軍都是他的私傢軍,一打,他就要大蝕血本。”
文廷式嚴正地說:“他不想打,逼也要逼着他打!據廷式所知,朝臣中十有八九是力主對倭寇開戰的。另外,湖廣張之洞、兩廣劉坤一等督府,都紛紛上書請戰,真可謂同仇敵愾!李鴻章若以一己私利而置國之安危不顧,他將遭千夫所指,遺臭萬年1
翁同龢贊同地說:“你說的很好。我想過了,這個仗是非打不可。其一,一鼓蕩平倭寇兇焰,保我大清江山永固;其二,聖上自‘親政’以來,因多方掣肘,未能有大建樹,正好通過此役擊敗倭寇,成就聖上偉業,如此聖上方能天威日隆,真正主宰朝綱了……”
黃紹箕:“若打敗了也有一大好處。”
出語驚人,衆人都愕然望着他。
黃紹箕:“朝廷目前能用之軍,淮軍和北洋水師而已。若戰敗,是李鴻章敗也!李鴻章敗,則吾輩興,吾輩興,則國傢興矣1
一個官員拍案叫絶道:“黃兄此論,真正深刻到骨髓裏面去了1
張謇卻搖頭道:“我卻不敢苟同。吾輩與李鴻章雖政見不同,卻都是大清臣民,都是中國人,哪有見中國給打敗了還叫好的1
黃紹箕冷笑道:“黃某快人快語,衹是沒有那麽多冠冕堂皇的矯飾罷了1
翁同龢沉下臉,嚴肅地對黃紹箕說:“季直的話不是矯飾,是春秋大義!難道中國敗了你會高興?”他轉對衆人,“不管怎樣,諸位主戰的立場是一致的,明日朝堂之上,定要申明大義,輔助聖上,不讓主和謬議得逞1
四
養心殿正殿,濃濃的戰爭陰雲,似乎也籠罩在朝堂之上。
幾位王爺,翁同龢等軍機處諸大臣以及張謇、文廷式等翰林、御史們都是神態凝重,有的甚至顯出慷慨以赴國難的樣子,使本來就緊張的氣氛更顯得不同尋常。與他們相比,李鴻章雖然鎮靜如常,但臉上也比往日多了幾分沉重。
光緒說話了,“眼下日本咄咄逼人,開戰有不可避免之勢。李中堂,朕想先聽聽你的意見?”因為是“親政”以來,第一次獨力主持如此重大會議,光緒內心異常激動,這從他年輕臉上的紅暈,微微顫抖的語調,都可以看出來。
李鴻章沉住氣答道:“回皇上的話,臣以為目前是戰是和,不可輕易結論。惟有一方面積極備戰,一方面敦請英、俄等國,居間調停,視形勢發展而定。”
光緒:“若調停不成,打起來我大清能操勝券否?”
李鴻章:“不能。”
光緒臉色變了,“為何不能?”
李鴻章:“若以陸、海而言,臣可調之軍衹有淮軍和北洋水師。淮軍兵力不厚,除駐紮直隸,拱衛京師外,其餘精銳盡佈置在奉天一帶,那是大清竜脈所在,萬萬出不得一點紕漏。若令出境援朝擊倭,則會留下空隙,為敵所乘。至於北洋海軍,目前各鐵甲快艦能進行海戰的衹有八艘,其餘船艦衹能供運輸和操練用,真正海上交鋒,恐非勝算。”
一聽此話,朝堂上一片嘩然。
光緒也火了,厲聲問道:“不是遠東第一強大之艦隊嗎?怎麽變成衹有八艘能戰的軍艦了?又怎麽連小日本都打不贏了?”
李鴻章:“稟皇上,事物無一成不變之理。北洋水師自成軍以來,六年未添置一艦,前不久,朝廷更停了北洋海軍的保命錢,連添置炮彈的區區六十萬銀子,戶部都寧肯讓騙子揮霍而不肯給北洋!日本則舉全國之力,發展海軍,如今他們艦隊的總噸位、艦速和射速都已超過北洋海軍了1
翁同龢本來早就想發言,如今見李鴻章將海軍落後的責任推到他頭上,按捺不住,冷笑道:“據我所知,北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力量,當在伯仲之間,李中堂一味地把自己說得那麽可憐,是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吧?”
他一開口就戳到李鴻章的痛處,李鴻章十分惱怒,也知道朝廷上下都對自己抱有這樣一個看法,所以說話的語調也激動起來:“我李鴻章連人都是朝廷的,有什麽自己的實力可保存?若是國傢亡了,對我又有什麽好處?我所以不輕言開戰,是因為此時的國傢猶如一個體弱多病之人,善自醫調,還惟恐傷了元氣,如果再好勇鬥狠,那就有性命之憂了1
聽了這話,大臣中有人不禁默默點頭。
文廷式卻上前一步,站出來道:“李中堂畏敵如虎,卻有一番理論。且不說我大清朝是不是體弱多病?就衹我與倭寇當前爭端而言,彼麯我直,理直者氣壯,氣壯者鬥志昂揚!以我鬥志昂揚的正義之師,敵彼失道寡助的無恥之徒,又怎麽叫做好勇鬥狠?又怎麽能夠不穩操勝券?”
李鴻章又好氣又好笑,斜睨着眼睛看着他說:“文學士真個是慷慨激昂,我衹問學士一句話,你知道什麽叫航速?什麽叫射速嗎?”
文廷式:“不知道卻又怎地?”
李鴻章臉一沉說:“那你就連紙上談兵都不配!我來告訴你,我‘定遠’主力艦的航速是十四點五節,而日本‘吉野’艦的航速是二十二點五節,這也就是說,他想打你的時候,馬上就可以攆上你,你想打他的時候,他一溜煙就跑了!而射速呢,我方艦隊是五分鐘開一炮,敵人的是一分鐘開五炮,你說說,打起來誰吃虧?”
李鴻章幾句話就把文廷式堵得啞口無言。提起兵旅之事,特別是新興的海軍,其他的大臣也沒有一個人能插上嘴,朝堂之上不覺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 | 《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 | 《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 | 第一章 修園子(一) | 第一章 修園子(二) | 第一章 修園子(三) | 第一章 修園子(四) | 第一章 修園子(五) | 第一章 修園子(六)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 | 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