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金正昆奥运说礼仪:国际礼仪金说   》 第63节:第9讲 热情有度(5)      金正昆 Jin Zhengkun

  第三,要注意场合合理,公私有别。
  工作中需要产生的批评,可以当众指出。但是一般性人际交往时,给的批评和建议最好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再说,否则的话会伤及个人尊严。要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小孩犯了错误,你当着众人批评,孩子肯定接受不了,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换一个场所,在没有旁人的地方告诉他,他也会很容易接受。人是有尊严的。
  我们讲的热情有度的第四个关键就是距离有度。热情有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要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按照国际礼仪的说法,人们在交往中,实际上有这样一些不同的距离:
  第一种距离,是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一般半米或小于半米,准确的讲就是半米之内,乃至无穷接近。这些对象主要是家人、朋友和恋人,换一个人恐怕就不行了。这在欧美国家,即使是同性,如果两人不熟,离得这么近也容易产生误会。在中国,如果两个女同学关系不错,在宿舍里可能就两个人挤到一张床上说悄悄话。这在欧美很罕见,搞不好别人会说是同性恋。所以私人距离,除了老、弱、病、残、孕与家人、朋友另当别论之外,其他的人是不能离得很近的,小于半米乃至无穷接近,这是私人距离。
  第二种距离,是交际距离。
  交际距离,又称为常规距离,是在一般性人际交往中,或站或坐或立或行时和外人保持的正常距离,半米到一米半之间。
  我们俗话说的一步之遥,不近不远。离得太远,有排斥和抵触的心理。离得太近,侵害别人的私人空间,让别人感到压抑和不快,这是常用距离。
  第三种距离,是礼仪距离。
  礼者,敬人也。它就是向别人表示尊敬的距离,又叫做敬人的距离。一般是一米到三米之间的距离。
  比如一个标准的会议厅,主席台和第一排的距离大概就是这个尊重距离。有意拉开距离,距离产生美感和尊严。如果主讲者和演说者离第一排的人太近,采用亲密距离和常规距离,如果说话时声调突然一变,慷慨激昂,吐沫星子有可能喷出来,离得太近的人可能会被溅一脸。有三米左右的距离,大概就不会产生这种问题了。
  第四种距离,是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的是三米之外。这种距离在国际社会又叫做有距离的距离,实际上是指在公众场合,跟陌生人应该保持的距离。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到国外去,特别是到西方发达国家,要特别注意。如果在公众场所,距离陌生人太近,对方会不高兴。不像我们国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得远近没有关系。但是在国外这点行不通。
  最后,交往有度。
  交往有度指的是在社会交往中要注意的几个分寸。首先,你和对方的正常交往,不要影响对方的工作;第二,不要影响对方的休息;第三,不要影响对方的正常生活,不要打扰对方的正常安排;最后一点,不要影响对方其他的社会活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
第1节:序第2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1)第3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2)
第4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3)第5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4)第6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5)
第7节:第1讲 国际礼仪概述(6)第8节:第2讲 遵守惯例(1)第9节:第2讲 遵守惯例(2)
第10节:第2讲 遵守惯例(3)第11节:第2讲 遵守惯例(4)第12节:第2讲 遵守惯例(5)
第13节:第2讲 遵守惯例(6)第14节:第2讲 遵守惯例(7)第15节:第2讲 遵守惯例(8)
第16节:第2讲 遵守惯例(9)第17节:第2讲 遵守惯例(10)第18节:第2讲 遵守惯例(11)
第19节:第3讲 入乡随俗(1)第20节:第3讲 入乡随俗(2)第21节:第3讲 入乡随俗(3)
第22节:第3讲 入乡随俗(4)第23节:第3讲 入乡随俗(5)第24节:第3讲 入乡随俗(6)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