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疏證   》 第63節:泰伯篇第八(4)      楊樹達 Yang Shuda

  《史記?趙世傢》曰:晉景公時,趙盾卒,謚為宣孟。子朔嗣。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韓厥告趙朔:“趣亡。”朔不肯,曰:“子不絶趙祀,朔死不恨。”韓厥許諾,稱疾不出。賈不請而擅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宮,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趙朔客曰公孫杵臼,杵臼謂朔友人程嬰曰:“鬍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兒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已脫,程嬰謂公孫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後必且復索之,奈何?”公孫杵臼曰:“立孤與死孰難?”嬰曰:“死易,立孤難耳。”公孫杵臼曰:“趙氏先君遇子厚,子疆為難者,吾為其易者,請先死。”乃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之以文葆,匿山中。程嬰出,謬謂諸將軍曰:“嬰不肖,不能立趙孤。誰能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諸將皆喜,許之。發師隨程嬰攻公孫杵臼。杵臼謬曰:“小人哉程嬰!昔下宮之難,不能死,與我謀匿趙氏孤兒。今又賣我,縱不能立,而忍賣之乎?”抱兒呼曰:“天乎!天乎!趙氏孤兒何罪?請活之!獨殺杵臼可也!”諸將不許,遂殺杵臼與孤兒。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然趙氏真孤乃反在,程嬰卒與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晉景公疾,卜之,“大業之後不遂者為祟。”景公問韓厥,厥知趙孤在,具以實告。於是景公乃與韓厥謀立趙孤兒,召而匿之宮中。諸將入問疾,景公因韓厥之衆以脅諸將而見趙孤。趙孤名曰武;於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諸將遂反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趙武田邑如故。及趙武冠,為成人,程嬰乃辭諸大夫,謂趙武曰:“昔下宮之難,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後。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趙武啼泣,頓首固請曰:“武願苦筋骨以報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嬰曰:“不可。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遂自殺。趙武服齊衰三年,為之祭邑,春秋祀之,世世勿絶。
  《後漢書?李固傳》曰:“固既策罷,知不免禍,乃遣三子歸鄉裏。時燮年十三,姊文姬為同郡趙伯英妻,賢而有智,密與二兄謀,豫藏匿燮,托言還京師,人鹹信之。有頃,難作,下郡,收回三子,二兄受害,文姬乃告父門生王成曰:“君執義先公,有古人之節,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滅,其在君矣。”成感其義,乃將燮乘江東下,入徐州界內,令變名姓為酒傢傭,而成賣卜於市,陰相往來,燮從受學。酒傢異之,意非恆人,以女妻燮。燮專精經學,十餘年間,梁冀既誅,而災眚屢見。明年,史官上言,當存錄大臣冤死者子孫,於是求固後嗣。燮乃以本末告酒傢,酒傢具車重厚遣之,遂還鄉裏,追服。姊弟相見,悲感傍人。後王成卒,燮以禮葬之;每四節,為設上賓之位而祠焉。
  可以寄百裏之命。
  《白虎通?封公侯篇》曰:諸侯封不過百裏,象雷震百裏,所潤雲雨同也。
  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呂氏春秋?知分篇》曰:晏子與崔杼盟,其辭曰:“不與崔氏而與公孫氏者,受其不祥。”晏子而飲血,仰而呼天,曰:“不與公孫氏而與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說,直兵造胸,句兵鈎頸,謂晏子曰:“子變子言,則齊國吾與子共之;子不變子言,則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獨不為夫《詩》乎?《詩》曰:‘莫莫葛,延於條枚,愷弟君子,求福不回。’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賢者,不可殺也。”罷兵而去。
  《後漢書?耿恭傳》曰:時焉耆、龜茲攻沒都護陳睦,北虜亦圍關寵於柳中。會顯宗崩,救兵不至,車師復畔,與匈奴共攻恭,恭厲士衆擊走之。後王夫人,先世漢人,常私以虜情告恭,又給以糧餉。數月,食盡窮睏,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推誠同死生,故皆無二心,而稍稍死亡,餘數十人。單於知恭已睏,欲必降之,復遣使招恭曰:“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虜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於大怒,更益兵圍恭,不能下。初,關寵上書求救,肅宗遣徵西將軍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餘人。建初元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北虜驚走,車師復降。會關寵已沒,蒙等聞之,便欲引兵還。先是恭遣軍吏範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隨王蒙軍出塞,羌固請迎恭,諸將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與羌,從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餘,軍僅能至,城中夜聞兵馬聲,以為虜來,大驚。羌乃遙呼曰:“我範羌也,漢遣軍迎校尉耳。”城中皆稱萬歲,開門,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隨俱歸,虜兵追之,且戰且行。吏士素饑睏,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衣履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將鄭衆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及恭至雒陽,鮑昱奏:“恭節過蘇武,宜蒙爵賞。”於是拜為騎都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陳寅恪序第3節:自 序第4節:學而篇第一(1)
第5節:學而篇第一(2)第6節:學而篇第一(3)第7節:學而篇第一(4)第8節:學而篇第一(5)
第9節:學而篇第一(6)第10節:學而篇第一(7)第11節:學而篇第一(8)第12節:學而篇第一(9)
第13節:學而篇第一(10)第14節:為政篇第二(1)第15節:為政篇第二(2)第16節:為政篇第二(3)
第17節:為政篇第二(4)第18節:為政篇第二(5)第19節:為政篇第二(6)第20節:為政篇第二(7)
第21節:為政篇第二(8)第22節:八佾篇第三(1)第23節:八佾篇第三(2)第24節:八佾篇第三(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