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甲午悲歌--北洋水師的覆沒 》
5日軍大“掃蕩”
鄭彭年 Zheng Pengnian
日軍“南徵”受挫,樺山資紀决定改變計劃,打算先控製臺北、新竹的局勢,再全力“南徵”。近衛師團長北白川能久親王,根據樺山資紀的指令,對臺北、新竹間的義軍進行大“掃蕩”。
1895年6月28日,近衛步兵第一旅團長川村景明少將,命第一聯隊第一大隊長三木一少佐率部攻打安平鎮,欲使新竹的後路暢通。安平鎮是義軍鬍嘉猷所部的根據地。鬍嘉猷屢率義
軍襲擊日軍,使其在新竹的後路受到很大威脅。是日凌晨4時,由三木一率領的第一大隊從中壢出發,嚮安平鎮進犯,上午8時到達安平鎮外。義軍早就得到消息,以竹叢中的房屋為據點,頑強抵抗。義軍在暗處,日軍久不能攻下,傷亡迭出。最後三木一用火攻,命士兵收集茅草,在竹林中放火,但火總是放不起來。戰至10時30分,三木一隻得下令撤退,擡着傷兵返回中壢。
7月1日,三木一率部來安平鎮,進行第二次進攻。此次改變戰術,使用炮擊,調來了一個炮兵中隊和一個工兵中隊。是日黎明,日軍從中壢出發,7時左右到達安平鎮,炮兵中隊擺開陣勢,不久開始炮擊。鬍嘉猷則用老式大炮還擊,日軍沒有占優勢。9時半,三木一命令所部圍攻鬍嘉猷和另一位義軍首領黃娘盛所住的房屋。日軍拼命攻打,義軍堅守不退。雙方戰至下午3時,義軍的氣勢絲毫未減。日軍的炮彈已告罄,三木一隻得命工兵潛入墻邊,用炸藥去炸墻壁,終於打開一個缺口。但義軍加強射擊,並從日軍背後抄襲,使其無法發動衝鋒。至下午5時,日軍一事無成,衹好丟下士兵的屍體,背着11名輕傷員,擡着8名重傷員,夾着尾巴回到了中壢。
7月6日,日軍對安平鎮發動第三次進攻。是日早晨,日軍槍炮對安平鎮轟擊一陣,不見義軍動靜。當日軍進入安平鎮後,發現義軍已經撤離,便放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房屋。原來上次的炮擊,打毀了水井,飲水發生睏難,鬍嘉酞不得不退至竜潭陂。
義軍以竜潭陂為根據地襲擊中壢,成為日軍的心腹之患。能久親王命近衛步兵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組成一個混成支隊,欲打下竜潭陂。7月12日,山根混成支隊從臺北出發,至桃仔園宿營。13日抵達中壢。14日上午7時,日軍前衛到達竜潭陂。義軍仍利用房屋作掩護,頑強抵抗。不久日軍主力開到,用6門大炮輪流轟擊,發炮50餘發,將竜潭陂夷為平地。義軍死傷慘重,鬍嘉酞率殘部突圍,繼續進行抗戰。
山根支隊南犯時,是分兵兩路的。一路是主力部隊,沿鐵路綫經中壢到竜潭陂;另一路由坊城少佐率領第三聯隊第二大隊沿大姑陷河右岸進攻,於竜潭陂與支隊會合。坊城大隊的糧食皆由大姑陷河運送,計有150多包大米和30餘桶梅幹,分載於18衹木船。這支運糧隊共35人,由櫻井茂夫帶隊。運糧隊於7月11日晚由臺北出發,12日下午抵達三角涌。三角涌是一村莊,離臺北50多公裏,連接海濱;山青叢深,徑路險麯,地近內山,與生番為鄰。村民皆有武器,善於戰鬥。這裏有一支由蘇力率領的義軍。據日軍所說:“大姑陷河兩岸一帶,尚充滿着不服我皇化的敵兵。他們對我優勢的軍隊,即以所謂‘簟食壺漿’出迎,巧裝良民,對小部隊即予奇襲。”蘇力早已掌握了運糧隊的行動,準備對該隊進行襲擊。
7月13日晨,日軍運糧隊從三角涌出發,前進約2公裏。即遭到500多名義軍的伏擊。櫻井茂夫將運糧隊分成兩隊,自帶一隊抵擋左岸(南岸)的進攻,江橋勇次郎軍曹帶一隊抵擋右岸(北岸)的進攻。雙方激戰約3小時,櫻井中彈身亡。江橋見雙方力量懸殊,便下令突圍。突圍中死於義軍刀下或被擊斃的25人,衹有9人殺出重圍,其中江橋等5人受重傷。江橋深知劫數難逃,對重傷員說:“與其被敵人殺死,不如自殺全節,以體現日本武士的光榮。”4個重傷員頓時黯然,兩人取劍互刺,兩人自刎,江橋則拉開衣服切腹自荊
三角涌的消息傳到臺北,能久親王大怒,立即派一騎兵小隊前去偵察。騎兵小隊共22人,山本為小隊長,於7月15日正午離開臺北,1時30分到盤杭頭。衹見城上樹起白旗,城門大開,居民成群出城勸騎兵小隊“休息”,城門附近有富豪林氏的傢丁殷勤“犒勞”日本騎兵小隊。下午2時多,騎兵隊從盤杭頭出發,他們陷入了民衆戰鬥的汪洋大海。據日方記載:“我騎兵一行從盤杭頭前進一裏多路時,發現左邊高地上有人埋伏,繼而見刀光閃閃,山本小隊長便命宮崎上等兵前去偵察。宮峙帶一名士兵,渡兩條河至該處一看,全是農民和婦女、小孩,他們似在熱心申述不懷兩意。宮崎回來報告並無異狀,於是他們便安心前進。這一帶都是廣阔的稻田,右邊是大姑陷河,僅有一條山脈蜿蜒而上,草木蒼鬱,真是夾擊敵人的理想之地。從山峰到河岸之間1000米,山畔有民房點點,農民在各處往來,從事耕作,仍然假裝無二心的模樣。我騎兵一行迷失道路,問諸農民,農民假裝親切,事實卻指示不可通行的狹路。當我軍睏頓路上,正在徘徊躊躇時,忽然槍聲四起,響徹山中,眼看假裝農民的人們,拿起預先藏好的步槍,齊嚮我軍亂射,婦幼亦拿起了武器。宮崎上等兵欲退到一民傢後稍事休息,但是房頂上也有敵兵,嚮我狙擊發射。我衹有在萬死中期得一生,好不容易纔到了盤杭頭附近。然而舉目一看,婦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攜長槍,嚮我追趕而來。”最後,全小隊22人中,衹有中士村鬆精一郎、上等兵宮崎吉三郎、一等卒櫻田不二麻呂3人生還。
至於由坊城少佐率領的第三聯隊第二大隊,在大姑陷河岸被義軍圍困,糧食不濟,彈藥將盡,個別中隊糧食完全繼絶。最後與山根的主力部隊取得聯絡,纔免於全軍覆滅。
7月16日上午11時,山根支隊本部援救被圍困的坊城大隊,經過激烈戰鬥,始終沒有打退義軍。山根使出慣用的火攻,縱火焚燒大山科山坎市街。義軍首領蘇根銓陣亡;黃源鑒負傷,突圍而出,喬裝漁夫潛渡鷺江;蘇力突圍後內渡;江國輝被俘後就義;與江國輝同時被俘的義民江排合、林萬得等150餘人,被日軍押到田心仔村,全部被刺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錄 | 1野心初露 | 2侵略臺灣吞併琉球 | 3《江華條約》與朝鮮新舊黨之爭 | 4火燒日本公使館 | 5《濟物浦條約》簽訂 | 6壬午兵變平息與大院君被擄 | 7開化黨發動政變 | 8甲申政變失敗 | 9再燒日本使館與 | 1金玉均之死 | 2北洋海軍檢閱與朝鮮東學黨起義 | 3中日出兵朝鮮 | 4起義平息與李鴻章失策 | 5中日撤兵談判破裂 | 6日本御前會議决定開戰 | 7演出“逼宮”醜劇 | 8李鴻章的幻想 | 1豐島海戰 | 2屈辱與光榮 | 3成歡之戰與中日正式宣戰 | 4“避戰保船”與“主動出擊” | 5平壤大會戰 | 6黃海海戰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