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法律與影像的結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62節:專論一:偷情與法律(3)      徐昕 Xu Xin

  從上述偷情類電影看來,女人偷情也有種種理由或托辭,主要可歸納為:(1)丈夫埋首工作;(2)
  寂寞與酒精作祟;(3)報復心理;(4)第三者喜歡自己;(5)丈夫懷疑自己在外鬼混,自己厭倦了他
  的懷疑與指責,索性“名符其實”;(6)性生活不協調等。
  從表面上看,婚姻是男女雙方的私事,他們有選擇和决定“自己的婚姻生活”的權利。但事實上,婚
  姻更是一種社會行為。人類創造婚姻制度,就在於通過規範男女兩性的性關係和性行為,來保障人類自身
  的再生産,保證社會生活的健康有序發展。費孝通曾經指出:“我說婚姻是用社會力量造成的,因為依我
  所知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把婚姻視作當事人間個人的私事,別的人不加過問的。”[ 費孝通.鄉土中
  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33]
  男女兩性之間的性行為是否正當合理,要看其是否符合愛情與婚姻這兩個基本條件。衹有既有愛情又
  有婚姻關係的兩性性行為,纔符合社會規範,纔是正當合理的性行為。恩格斯曾經指出:“對於性交關係
  的評價,産生了一種新的道德標準,不僅要問:它是結婚的還是私通的,而且要問:是不是由於愛情,由
  於相互的愛而發生的?”[ 馬剋思恩格斯選集.第4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由此可見,凡是既
  無愛情又無婚姻關係的性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偷情作為一種既無愛情又無婚姻關係的行為,無疑是一種
  不道德的性行為。那麽,衡量偷情的道德界限究竟是什麽?我們知道,道德的根本是為了自身的幸福。因
  此,從維護人類個體幸福的根本道德原則出發,不應該把性行為僅僅限製在維護婚姻表面形式的範圍內,
  而應該以愛情作為衡量的基礎。
  作為從猿類進化而來的高級動物,人類如同其他同類那樣對性有着固定的需要。而不同的是,人類發
  明了“愛情”,並使“獨占”成為了合法和道德的口號。不幸的是,愛情和獨占之間時常發生矛盾和衝突
  。於是 “偷情”便成了緩和矛盾的一種最古老的手段。但是,偷情到底是以愛情之名行淫亂之實,或是
  用性的顫動去反抗愛情的壓製,或許衹有當事人自己纔知道。
  偷情其實是一個悖論。外遇是香豔的,但當外遇成為常態,厭倦亦會隨之而來。最終的結果是,一次
  緊接一次的追逐,讓人成為一雙停不下來的“紅舞鞋”,直至摔倒在地。偷情男女的結局往往都不好,但
  在電光火石之間,偷情男女的理智又能做幾分主呢?正如電影《快樂到死》所展現的那樣。
  偷來的愛情總是要比有“執照”(結婚證)的愛情更加彌足珍貴。對女人而言,那張執照既是愛情的
  束縛,又是生存的保護傘。當愛情與生存的問題糾結在一起,至少在兩個執照的更替之間,偷情是很難避
  免的。此外,處在一個經濟主導一切的社會,任何東西都能轉化成一種資源,既然是資源,就免不了交換
  ,性也不例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1)(圖)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第4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3)第5節:評《暴劫梨花》(1)(圖)第6節:評《暴劫梨花》(2)
第7節:評《因父之名》(1)(圖)第8節:評《因父之名》(2)第9節:評《失控的陪審團》(1)(圖)
第10節:評《失控的陪審團》(2)第11節:評《完美世界》(1)(圖)第12節:評《完美世界》(2)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第14節:評《少數派報告》(2)第15節:評《少數派報告》(3)
第16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1)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第18節:評《律政俏佳人》(圖)
第19節:評《亞當的肋骨》(圖)第20節:評《永不妥協》(1)(圖)第21節:評《永不妥協》(2)
第22節:評《陌路人》(1)(圖)第23節:評《陌路人》(2)第24節:評《魔鬼代言人》(1)(圖)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