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春秋列國志傳   》 第六十二回 楚靈王大會諸侯 秦哀公設會圖伯      餘邵魚 Yu Shaoyu

  平公詔叔嚮送齊侯,叔嚮執晏子之手而問曰:“齊國政事何如?”晏子對曰:“齊之國政乃末世也!不數代將歸於陳氏乎!”叔嚮曰:“何以知之?”晏子曰:“吾主不恤於民,民心皆散,中軍大夫田乞者,陳完之後,公賣私恩,厚恤百姓,放官粟時,以大鬥量出,小鬥為入,百姓歸田氏者大半,吾是以知其必代齊而興也!”叔嚮曰:“然推此可以識彼,因近可以知遠,吾晉不數世亦將瓜分於六卿矣!”晏子曰:“何以知之?”叔嚮曰:“吾晉,政在六卿,公室無權,後世君弱臣強,其國不歸於六傢者鮮矣!”晏子曰:“然則二國之衰弱及此,吾與子皆為大夫,不行救治,何以稱職?”叔嚮曰:“非我等不盡臣職,然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也!”晏子低頭無語,但目視叔嚮,二人籲嗟不已,相辭而別。其後齊國果歸田氏,晉室果入六卿。後史官有一絶,以贊二子之先見雲:百姓鹹知田氏惠,六卿皆奪晉邦權,賢哉叔嚮與平仲,明達先知兩國源。
  晏子既辭叔嚮,與齊景公東歸,叔嚮亦回覆命。平公惡諸侯不來朝賀,乃欲發兵徵討,六卿與叔嚮祁奚等皆諫,以為不可,平公方止。於是,諸侯皆有叛晉之意。卻說楚兵自鄢陵一敗,康王不能復振,至靈王人才稍集,國勢漸張,聞晉平公崇臺好色,以失諸侯,遂有復伯之志。問於群臣曰:“昔我先君,莊王東徵西討,伐萊滅戎,遂成伯業,及我先君共王嗣位,鄢陵一敗,遂失伯權,數十年來,中國盟主,一歸於晉,寡人常有快悒不忿之意,恨不得舉荊襄百萬之衆,並吞晉室,以消父兄之仇。卿等以為何如?”上大夫伍奢進曰:“夫善濟事者在乘時勢而已,大王欲舉兵伐晉,以消鄢陵之恨,正其時也!臣聞晉侯祟臺好色,重求諸侯之寶,當今諸侯怨望晉侯,皆欲背叛,爭奈目下無一大國敢受,大王誠能以千乘之楚,修先王餘業,傳檄以會列侯,列國若叛晉歸楚,然後連諸侯以伐,則鄢陵之恥,一舉可削。”靈王於是築壇於申,佈告列國,諸侯來會者,以禮相待。不數月間,諸侯背晉投楚者十二國,即齊景公、宋平公、蔡靈公、滕悼公、陳哀公、杞文公、薛獻公、秦哀公、許悼公、葛丘公,獨曹、邾、魯、衛四國之君不敢叛晉,但稱疾不赴。
  靈王登自臺上,諸侯朝賀畢,乃降階問曰:“晉彪無道,貪求無厭,寡人以禮會公等,今者曹、邾、魯、衛守晉不來赴會,公等助孤一陣,先徵四國,然後伐強晉,消爾諸侯之恨!
  公等之意何如?”壇上諸侯皆曰:“謹奉命!”忽臺下文官之中閃出一人,歷階而上曰:“晉所以失盟主之權者,以其徵伐無常故也!今大王欲收衆望,而為中國盟主,誓墨未幹,便欲動甲兵,臣竊以為軍馬未動諸侯復叛矣!”衆視之,乃齊國下大夫慶封也!靈王怒曰:“慶封乃助崔杼弒君之賊!敢在我面前彈唇鼓舌,以阻吾意!”喝令腰斬慶封示衆!伍奢諫曰:“慶封言雖不遜,然天下諸侯初來歸服,若初會便斬一大夫,恐塞來歸之意,願大王詳審之!”靈王聞伍奢之言,俯思半晌,令赦慶封之死,但枷號於壇前,令其自呼曰:“為人臣者,莫學慶封助讒弒君,得罪最大!”楚將士即將慶封枷號於壇下,慶封不肯自念其詞,靈王令笞其背,務要揚念其詞,慶封受笞不過,乃改其詞,大呼曰:“列國褚候,聽我一言,為人君者,莫學楚圍弒君篡位,強合諸侯!”靈王聞之,大駡:“匹夫!焉敢數孤短處,何不為我速斬!”言未已,公子棄疾仗劍搶出,斬慶封之首懸於高竿。並聲言:“自今有諫伐晉者,依慶封之罪!”於是,列國諸侯嚇得冷汗浹背,面面相駭,靈王令列國之兵先伐魯、衛,然後伐晉。及次日,列國之君,皆私逃去,不肯助伐。靈王欲追列國之兵,伍奢曰:”諸侯見大王殺一慶封,俱皆解散,若更追之,必激其變,不如退修德義,以圖再會!”
  靈王然之,抽兵歸國。
  且說秦哀公既歸西國,召集群臣商議曰:“吾秦自穆公大伯西戎以來,數十餘年,諸侯降服。自穆公已死,伯業遂衰,權歸晉楚。吾每思之,秦自函關以西,地方八百餘裏,天下形勢吾為一,況有雄兵百萬,文武同心,既不能恢復先業而伯天下,安能過晉越楚,束手以受他人之號令哉?卿等有何妙計,獻與寡人!丕振伯業,奪得中國盟主,吾必加官重賞,共享富貴!”道猶未了,左班中閃出一大夫曰:“臣有一計,管教盟主之權,垂手歸秦!”衆視之,乃景公之弟公孫後,字子箴也。
  哀公曰:“叔父有何妙計,願聞其說!”後曰:“當今晉彪無道,楚圍失德,中國諸侯,往來無主,大王誠設會,令天下諸侯來赴,待其俱入潼關,伏兵四起,挾其各立降秦文字,議定朝貢,方許返國,有不來者,就座中披而斬之,誰敢不服?”
  哀公大悅!便差使臣佈告列國,約其赴會。子箴又曰:“昔者齊桓、晉文,能總九合之柄者,以其主挾天子之令故也。今日此舉亦宜奏聞天子,請傳聖旨,然後方能號令諸侯。”公曰:“設會定伯乃秦一己之事,焉可請聖旨?子箴又曰:“周室微弱,號令不行,自五伯之後,列國朝貢,歲無尺寸入周,今日此會,稱鬥寶之會,先請聖旨告於列國諸侯,不拘大小寶物,皆赴此會鬥寶,然後收集貢於天子,上不失尊周之意,下不得專會之名,天子既許吾設會,則天下諸侯誰敢不赴!”哀公善其言,遂具表文,差子箴入周請旨。
  子箴領表徑投洛陽來見天子。時,周景王在位,子箴呈上表文,具奏前事,景王覽其表曰:具表臣秦鎮稽首頓首上奏。臣聞禹開九州,據土産俾貢方物;周封列國,總乾綱令貢朝儀。夫何東遷以來,王政不行,五霸去後,諸侯愈叛,禮樂徵伐,每每出自於諸侯。異寶奇珍,常常欺罔乎天子。臣聞其禍大者而機微,厥患顯者而形隱。今日雖曰不貢,異時安能保其無楚莊問鼎之志哉!臣僻居西土,力薄邦微,然荷先王分土之恩,懷陛下隆遇之德,不能無悼於斯也。所以冒進微言,敢幹天聽,伏望陛下斷自淵衷,下絲綸而許臣糾合,丕振皇武,頒旄鉞而賜我匡扶。臣若不能糾集群侯,聚貢寶物,則甘心就戮,罪尚何逃。臣無任瞻天仰聖,不勝戰慄之至。
  景王覽表,喜不自勝,曰:“有臣如此,則吾東周有主,何惜一道詔書而不許乎?”遂差使臣,賜其白旄黃鉞,玉劍金牌,並詔書一道,往秦宜諭。子箴謝恩出朝,即日與王使來鹹陽。哀公聞知王使來至,伏聽宜詔命曰:竜睏淵潭,必有雲屯其上,虎蹲峻險,豈無風聚其中。伏惟國傢遇運厄之秋,值紐解之日,霸令不行,朝貢不入,每悼於斯,嘆無良策。咨爾秦侯,有志尊周,誠可稱羨,今命使臣,賫到寶劍一口,金牌一面,白旄黃鉞賜爾施設,候在邦國來朝,功成政舉,重議封賞。詔書到日,敬此施行。
  聽詔已畢,哀公望北謝恩,厚待使者,遣歸。又問子箴曰:“天子已降詔許我施行,必須在何處為會,方成此計?”子箴曰:“臣觀關中地土寬平,宜在此處設一大會,號曰“鬥寶之會”,埋伏大兵於金斧山下,先遣使臣,奉檄告列國,約在本年三月朔旦,各要重寶前來赴會鬥寶,以獻天子。其不赴者,則挾天子之旨而徵之,其來赴會者,逼立降秦文字,有不然者,即擒而斬之,此時入我圈套,誰敢不從?”哀公大悅!便寫檄遣使,通告列國。
  卻說秦使來至楚國,將書呈上,楚靈王拆開讀書曰:秦鎮諸侯敬奉大國,天子之詔,約在本年三月朔旦,會天下列侯於本邦驪邑,設一大會名曰“鬥寶之會”,令天下大小諸侯,各要奇珍異寶,前來鬥明,如有失期無寶者,許孤徵伐,今特遣使告知,伏望至期不爽。周景王五年正月上朔,贏智書。
  靈王讀罷,令使者去傳列國,使者辭出,靈王問群臣曰:“秦伯此會,其意何如?”大夫伍奢曰:“秦設此會,非是鬥寶,特假天子之名,實欲設計,以約天下諸侯也!”王曰:“何以知之?”奢曰:“天下形勢,秦得其一,地寬八百餘裏,兵聚百有餘萬,無欲並吞中原,衹憚晉楚相救,今約諸侯,俱入關中,赴會鬥寶,埋伏大兵,諸侯聽其約束,則由命歸國,其不從者,必陷其計。此行若聽其說而赴之,是謂以羊投虎口,安能免其患哉?”王曰:“然則不赴何如?”奢曰:“楚方欲伯天下,若不赴會,是又見怯於秦,焉可不赴?必得文武全纔之士以保王駕,一則不示怯於天下,二則可以製服於強秦,如此方為萬全之計!”靈王連問班中誰敢保駕?多少豪傑老臣,無人敢答,惟右班中一少年小將,生得身長八尺,虎背熊腰,連聲應曰:“臣敢保駕西遊!”欲知如何赴鬥寶之會,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蘇妲己驛堂被魅 雲中子進斬妖劍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第三回 紂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脫囚歸歧周第四回 西伯建臺鑿池沼 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災 西伯侯初聘姜尚第六回 西伯再訪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七回 周武王議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九回 太公遺計收五將 紂王拜將徵西歧第十回 太公興周滅商紂 武王分土封諸侯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誅管蔡 成王感變啓金滕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於郟鄏 召公奭宣佈王化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膠舟溺昭王第十四回 穆王西遊昆侖山 楚人大戰麒麟𠔌
第十五回 周穆王趙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國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馬受封 十丈臺李巫監謗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徵儼狁 薑皇后脫簪諫王第十八回 盧妃懷孕十八年 幽王舉火戲諸侯
第十九回 鄭桓公驪山救駕 周平王棄鎬東遷第二十回 穎考叔捨羹悟主 州籲恃寵弒桓公
第二十一回 衛石碏仗義殺子 陳穆公以婚救衛第二十二回 鄭莊公祖宮演武 周鄭於繻葛大戰
第二十三回 鄭太子救齊辭偶 鄭祭仲殺婿逐君第二十四回 魯桓公入齊遭弒 齊襄公出狩遇怪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