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 第62节:之六 历史里的人生智慧(6)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于丹 Yu Dan

  比方说风俗习惯、礼仪、节庆,哪怕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年夜饭还是照吃的,也没有中断过,有些东西可能是断掉了,比如祭神祭祖没有了,那个时候政府还要加发油票、肉票,保证人们在年三十能包饺子吃。
  因此,民间用民间的方式在传承,学院用学院的方式在传承。
  过去的问题是,民间的传承和学院的传承,井水不犯河水,或者说风马牛不相及;用上海话说,是不搭界的,当中缺少一座桥梁、一个中介、一个相互对接的平台,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贡献,就是搭建了这样的平台。
  平台搭建了以后,需要有人在中间走来走去,于是就有人竟然以身试法,冒着犯游荡罪的风险在桥上走来走去。
  我和于丹不过是不怕犯游荡罪而走来走去的人而已,如果说我们引起了什么反响、轰动,用传媒的话说,引起了风暴之类的话;其实只不过是从书斋走向大众,使大家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路可以走。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密集的图像、简洁的内容,喜欢上网查资料,不喜欢读书,所以有人问我,怎样才能让年轻人爱上读书?全民阅读,先要让大家爱读书。
  怎么做到呢?我问你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能做到让一个男人爱上你?可爱的人被人爱,很简单。
  如果一个人是可爱的,就肯定会被人爱上,挡都挡不住。
  不是有不少网民说,嫁人要嫁易中天嘛。
  要让大家爱上一个人,就是要让这个人可爱。
  如果要让全民爱上读书,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书要可爱。
  没有别的办法。
  你板着一个面孔,拉着一张教师爷的脸,开口就训人,或者写的谁都看不懂,那你写出来的书有人读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傻子,就你最聪明?没人读,活该!卖不掉,活该!除了个别的出于科学研究必须出版的供少数人读的书以外,我是主张大量的著作应该面向市场,由市场来检验。
  你为什么要面目可憎呢?我们先哲的书,本来都是可爱的,古希腊的书,柏拉图的对话录,非常有趣啊。
  读孔孟老庄的书,它们曾经也是非常可爱的书,只是因为时代久了,语言上有了一些障碍而已。
  《史记》不好读吗?《史记》也是非常好读的书。
  至于一个人选择了学术为职业,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他不怕那些书难读,这是另一个概念。
  全面阅读与学者阅读是两个概念,学者阅读应该不畏其难,越是难读,他越是有兴趣,就像警察破案一样,案子越是难破,警察越是来劲,但不可能要求全民都去破案。
  十多年前,一些同行寄来他们的学术著作,我翻开书突然没有了阅读的兴趣,我就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作为同行都不读这部书,那么谁会去读?而后想第二个问题:一本书写出来而没有人读,那还写它干吗?接着想第三个问题:既然这类书没有必要去写了,那我应该干什么?当然,我现在还有事可干,因为我的节目还有不少人会看,我的书还有不少人会读,"学术超男"嘛!把我和于丹说成"超男"、"超女",是别人说的,不是我们自己说的。
  我和于丹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不同的地方,她是女人,我是男人。
  其实每个人都不会相同的,在《百家讲坛》中,她可能比我更现实些。
  我的《品三国》更多的是讲那段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把结论和思考留给观众和读者;而于丹自己就讲得很清楚,是"心得",她更偏重于对《论语》、《庄子》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解释,不会在字句的解释上纠缠,而我感悟的成分是很少的,往往是点到为止。
  但是,别以为易中天讲了三国,大家爱看《三国志》了,于丹讲了《论语》,就以为国学热了,这未免太天真了。
  哪来的国学热?哪来的历史热?根本没有的事儿。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先找到我们文化当中全人类共通的东西、普世性的东西,先把这一部分传播出去,能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言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第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2)第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3)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第6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5)
第7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6)第8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7)
第9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8)第10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9)
第11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0)第1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1)
第1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2)第1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3)
第15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第16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2)
第17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3)第18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4)
第19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5)第20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6)
第21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7)第22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8)
第23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9)第24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0)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