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62節:之六 歷史裏的人生智慧(6)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比方說風俗習慣、禮儀、節慶,哪怕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這年夜飯還是照吃的,也沒有中斷過,有些東西可能是斷掉了,比如祭神祭祖沒有了,那個時候政府還要加發油票、肉票,保證人們在年三十能包餃子吃。
  因此,民間用民間的方式在傳承,學院用學院的方式在傳承。
  過去的問題是,民間的傳承和學院的傳承,井水不犯河水,或者說風馬牛不相及;用上海話說,是不搭界的,當中缺少一座橋梁、一個中介、一個相互對接的平臺,而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的貢獻,就是搭建了這樣的平臺。
  平臺搭建了以後,需要有人在中間走來走去,於是就有人竟然以身試法,冒着犯遊蕩罪的風險在橋上走來走去。
  我和於丹不過是不怕犯遊蕩罪而走來走去的人而已,如果說我們引起了什麽反響、轟動,用傳媒的話說,引起了風暴之類的話;其實衹不過是從書齋走嚮大衆,使大傢發現,原來還有這樣的路可以走。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習慣了密集的圖像、簡潔的內容,喜歡上網查資料,不喜歡讀書,所以有人問我,怎樣才能讓年輕人愛上讀書?全民閱讀,先要讓大傢愛讀書。
  怎麽做到呢?我問你這麽一個問題,你怎麽能做到讓一個男人愛上你?可愛的人被人愛,很簡單。
  如果一個人是可愛的,就肯定會被人愛上,擋都擋不住。
  不是有不少網民說,嫁人要嫁易中天嘛。
  要讓大傢愛上一個人,就是要讓這個人可愛。
  如果要讓全民愛上讀書,衹有一條出路,就是書要可愛。
  沒有別的辦法。
  你板着一個面孔,拉着一張教師爺的臉,開口就訓人,或者寫的誰都看不懂,那你寫出來的書有人讀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傻子,就你最聰明?沒人讀,活該!賣不掉,活該!除了個別的出於科學研究必須出版的供少數人讀的書以外,我是主張大量的著作應該面嚮市場,由市場來檢驗。
  你為什麽要面目可憎呢?我們先哲的書,本來都是可愛的,古希臘的書,柏拉圖的對話錄,非常有趣啊。
  讀孔孟老莊的書,它們曾經也是非常可愛的書,衹是因為時代久了,語言上有了一些障礙而已。
  《史記》不好讀嗎?《史記》也是非常好讀的書。
  至於一個人選擇了學術為職業,他熱愛自己的職業,他不怕那些書難讀,這是另一個概念。
  全面閱讀與學者閱讀是兩個概念,學者閱讀應該不畏其難,越是難讀,他越是有興趣,就像警察破案一樣,案子越是難破,警察越是來勁,但不可能要求全民都去破案。
  十多年前,一些同行寄來他們的學術著作,我翻開書突然沒有了閱讀的興趣,我就想一個問題:如果我作為同行都不讀這部書,那麽誰會去讀?而後想第二個問題:一本書寫出來而沒有人讀,那還寫它幹嗎?接着想第三個問題:既然這類書沒有必要去寫了,那我應該幹什麽?當然,我現在還有事可幹,因為我的節目還有不少人會看,我的書還有不少人會讀,"學術超男"嘛!把我和於丹說成"超男"、"超女",是別人說的,不是我們自己說的。
  我和於丹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不同的地方,她是女人,我是男人。
  其實每個人都不會相同的,在《百傢講壇》中,她可能比我更現實些。
  我的《品三國》更多的是講那段歷史究竟是怎麽回事,把結論和思考留給觀衆和讀者;而於丹自己就講得很清楚,是"心得",她更偏重於對《論語》、《莊子》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解釋,不會在字句的解釋上糾纏,而我感悟的成分是很少的,往往是點到為止。
  但是,別以為易中天講了三國,大傢愛看《三國志》了,於丹講了《論語》,就以為國學熱了,這未免太天真了。
  哪來的國學熱?哪來的歷史熱?根本沒有的事兒。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先找到我們文化當中全人類共通的東西、普世性的東西,先把這一部分傳播出去,能讓更多的人産生共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