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傳   》 第62節:第三十四章 筆係香江 前途問題縱橫談(3)      冷夏 Leng Xia    辛磊 Xin Lei

  英國繼續租藉香港、對香港擁有主權已不可能,於是在以後的談判中要求以主權換回政權,引起中方的強烈反對。到了1984年初,英國外相賀維正式聲明:“要達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後仍然由英國管治的協議,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段時間,香港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頻頻訪問英國,嚮英方反映香港“民意”。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更提出了“羅保動議”。動議聲明:“任何有關香港前途問題之建議,在未達成最後協議之前,必須在本局辯論。”
  “羅保動議”的消息公佈之後,引起各界震動,中方更透過輿論,指責“羅保動議”是利用香港“民意”“搞三腳凳”,干涉中英兩國政府的談判。
  對於中方極力抨擊的“羅保動議”,查良鏞給予很大的支持。1984年3月7日,他在題為《充分討論對大局有益》的《明報》社評中,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
  ……到目前為止,香港人無權參與中英關於香港前途的會談,無權獲知會談的內容,所知者不過會談是“有益而有建設性的”而已。這正如舊式包辦婚姻,雙方傢長為兒女談婚嫁,不準兒女自己提意見,甚至瞞得密不通風,不讓兒女知道自己終身大事的前途。雙方傢長都肯定地認為:“爹娘為你着想,是為了你好,决不會錯。”
  其實,中英港三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香港的“民意”並不可怕,未必與中方所提的各種建議有何重大歧異,中國所提“九七後50年三個不變”,事實上已超過了香港民意的要求。立法局對這些建議進行辯論,相信絶不至於反對中國保證九七後50年三個不變。
  看來,問題的關鍵是在:“對於中方所提的這種種建議,中國提供了什麽具體保證,使香港人信得過將來必定會充分實現?保證充分而具體,香港人信心大增,香港就能有長期的穩定與繁榮。在法理上,香港可以無權參與談判;為了會談的順利進行,香港人可以無權獲知會談內容。但信心、穩定、繁榮,終究不能從法理與權力中産生。香港人至少“有權缺乏信心”。在述評了香港人“無權獲知會談內容”、“有權缺乏信心”之後,查良鏞最後指出——
  立法局中充分進行辯論,是香港人討論自己前途的途徑之一。立法局的辯論是公開的,其過程與內容報上會詳細報道。如果對某幾位立法局議員的意見不同意,任何人可以通過各種傳播媒介予以駁斥反對。香港公衆可以判斷哪一方面比較有理。北京與倫敦也可衡量哪一方面的意見對大局更加有利。
  立法局辯論中的發言,很可能有些是北京(甚至倫敦)所不願意聽到的,然而畢竟值得考慮,或許由此而能使最後協議草擬得更加妥善些。在决定一件大事之前,與其聽到的盡是一片喝彩叫好之聲,不如也聽一些逆耳之言。說不定這場辯論會使會談受到某些阻延,和諧的氣氛受到若幹影響,港幣幣值有些波動,恆生指數下跌多少點。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對於達成中英港三方面所共同尋求的目標會有助益。對最後協議的內容有益而有建設性,就是對中英港三方面有益而有建設性。不一定贊成的意見纔有益而有建設性,在極大多數情況下,反對意見往往更加有益而有建設性。“羅保動議”最後是被通過了,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中英談判的進程。1984年4月份,英國方面發表聲明,宣佈英國已同意於1997年前將香港的主權和治權交還給中國,保證香港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方式50年不變。
  至此,香港的人終於死了一條心:香港的前途已定,不可能再有什麽改變的了。1984年4月22日,查良鏞在題為《惟一可能的結果》的《明報》社評中引述1981年2月19日和20日這兩日的社評,表明自己對香港前途問題的一慣看法。社論最後說——
  我們重提三年多之前的兩篇文字,用意是在說明,從大局來觀察,香港的前途衹能這樣發展,實在不可能有別的道路可走。那是在幾年之前便可預見到的。因此,我們不能對目前的結局有什麽抱怨,或者對哪一方面、哪一些人提出指責。仍然以冷靜的態度作理智判斷,應當認為:中國和英國方面處理這件事所有的有關人員,都已盡了很大的努力,已在最大的可能範圍中尊重了香港人的基本願望。
  到此,查良鏞關於香港問題的論證也暫告一段落。
  自1981年開始專註於筆論香港前途以來,查良鏞以滿腔熱情去關註、評論這個問題。平均每隔兩、三天,就有一篇關於香港前途的社論。就文章的數量而言,環顧香港所有的時事評論員,沒有一個能與查良鏞相比。查良鏞撰寫社評幾十年,但他似乎對關於香港前途的社評情有獨鐘。1984年年中,他曾從中挑選出二百多篇,匯集成《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出版。
  到了1984年9月26日,中英雙方終於在北京草簽了關於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中方代表周南和英方代表伊文思兩支筆一揮,宣告香港的殖民統治行將結束。從此,香港進入了回歸祖國的過渡期。
  而查良鏞,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之後,也和香港一樣,踏進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查良鏞的一段不尋常的、掀起不少驚濤駭浪的歷史,又將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1)
第3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2)第4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3)
第5節:第二章 與書為伍 八歲開始讀武俠第6節:第三章 文章惹禍 被聯合高中開除
第7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1)第8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2)
第9節:第五章 進大公報 身無分文走香江第10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1)
第11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2)第12節:第七章 新晚報裏 常與梁羽生對弈
第13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1)第14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2)
第15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1)第16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2)
第17節:第十章 雪山驚天 射雕奠宗師地位第18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1)
第19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2)第20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1)
第21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2)第22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1)
第23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2)第24節:第十四章 傾力報道 逃亡潮帶旺《明報》(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