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疏證   》 第62節:泰伯篇第八(3)      楊樹達 Yang Shuda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禮記?樂記篇》曰: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
  《說苑?修文篇》曰:曾子有疾,孟儀往問之。曾子曰:“鳥之將死,必有悲聲;君子集大辟,必有順辭。禮有三儀,知之乎?”對曰:“不識也。”曾子曰:“坐!吾語汝。君子修禮以立志,則貪欲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修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修禮以仁義,則忿爭暴亂之辭遠。若夫置樽俎,列籩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雖勿能可也。”
  樹達按:此與《論語》少異。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詩?大雅板》曰: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偽尚書?仲虺之誥》曰: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荀子?大略篇》曰: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亡人好獨。《詩》曰:“我言維服,勿用為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言博問也。
  《淮南子?主術篇》曰:文王智而好問,故聖;武王勇而好問,故勝。
  《說苑?建本篇》曰:夫問訊之士,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以分別理。是故處身則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
  又《說叢篇》曰:君子不羞學,不羞問。問訊者,知之本;念慮者,知之道也。此言貴因人知而加知之,不貴獨自用其知而知之。
  《呂氏春秋?觀世篇》曰:譬之,若登山,登山者處已高矣,左右視,尚巍巍焉山在其上。賢者之所與處,有似於此。身已賢矣,行已高矣,左右視,尚盡賢於己。
  《韓非子?說林上篇》曰: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鼕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鼕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有若無,實若虛。
  《大戴禮記?曾子製言上篇》曰:良賈深藏如虛;君子有盛教如無。
  《老子》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中論?虛道篇》曰:人之為德,其猶虛器歟!器虛則物註,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士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衆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倦。《易》曰:“君子以虛受人。”《詩》曰:“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君子之於善道也,大則大識之,小則小識之。善無大小,鹹在於心,然後舉而行之。我之所有,既不可奪;而我之所無,又取於人。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後之也。
  《淮南子?繆稱篇》曰:後稷廣利天下,猶不自矜。禹無廢功,無廢財,自視猶觖如也。滿如陷,實如虛,盡之者也。
  《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篇》曰:滿而不漏,實如虛,過之如不及,是曾參之行也。
  樹達按:據此,曾子於此章雖稱其友,而曾子亦自實踐其言也。
  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韓詩外傳?捲九》曰: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顔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
  樹達按:吾友先儒皆謂指顔子,據《外傳》顔回之言,正與犯而不校之義相合也。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
  《列女傳?節義傳》曰:魯孝義保者,魯孝公稱之保母,臧氏之寡也。初,孝公父武公,與其二子長子括、中子戲朝周宣王,宣王立戲為魯太子。武公薨,戲立,是為懿公。孝公時號公子稱,最少,義保與其子俱入宮,養公子稱。括之子伯禦與魯人作亂,攻殺懿公而自立,求公子稱於宮,將殺之。義保聞伯禦將殺稱,乃衣其子以稱之衣,臥於稱之處,伯禦殺之。義保遂抱稱以出;遇稱舅魯大夫於外。舅問:“稱死乎?”義保曰:“不死,在此。”舅曰:“何以得免?”義保曰:“以吾子代之。”義保遂以逃。十一年,魯大夫皆知稱之在保,於是請周天子,殺伯禦,立稱,是為孝公。魯人高之。《論語》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其義保之謂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陳寅恪序第3節:自 序第4節:學而篇第一(1)
第5節:學而篇第一(2)第6節:學而篇第一(3)第7節:學而篇第一(4)第8節:學而篇第一(5)
第9節:學而篇第一(6)第10節:學而篇第一(7)第11節:學而篇第一(8)第12節:學而篇第一(9)
第13節:學而篇第一(10)第14節:為政篇第二(1)第15節:為政篇第二(2)第16節:為政篇第二(3)
第17節:為政篇第二(4)第18節:為政篇第二(5)第19節:為政篇第二(6)第20節:為政篇第二(7)
第21節:為政篇第二(8)第22節:八佾篇第三(1)第23節:八佾篇第三(2)第24節:八佾篇第三(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